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色纺织品] 从咏柳一诗来说“绿丝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5 09: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咏柳一诗来说“绿丝绦”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绦即绦带,是一种用丝线织造或编织而成的窄幅织物(带子),呈狭带状的服饰品,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应用较为广泛,常用作衣带、裤带、鞋带、帽带和其它器物带,还会在衣领、衣襟、下摆、袖缘等处与衣袍相配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绦不仅具有装饰功能,更随着服装和礼制的发展,绦带所呈现的精美程度,一方面展现了古代织造技艺的臻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统治阶级贵族服饰上所维护的等级制度及尊卑标志,体现着穿戴者的权利和地位。
7 T' Z0 k) `3 {6 k( x% n据古文献记载,绦,还有被称作:诸、组等,《说文》:“组,绶属,其小者以为冠缨。”《礼记·少仪》:“甲不组腾”,注:“组腾,以组饰之及紟带也。”这两句说明了组的用途,《诗大叔于田》:“执如组”,则说明了组的形状。《战国策·宋策》中有“束组三百绲”,注:“组,斜文纷绶之属。”说组是织有花纹的带子。等等,所以也有学者把绦带称为“组带”,但不论是怎样的名称,其基本的形状都是织幅在6厘米左右的狭长装饰带。如果一定要有所区别的话,组是偏于用编织方法形成的带子,由两组呈45º角丝线互成90º角作斜向编织,基本结构有平纹、斜纹,边缘则是将丝线向内回折90º角后再继续编织。而绦是偏于经纬线作纵横交织形成的带子,且以提花结构居多,有经向提花和纬向提花,还有用挑经回纬的方式显花的独特结构。
) |5 @/ F% E% i2 {: G! O就目前发掘出土的绦带实物了解到,这类织物主要出现在周代、春秋战国和汉唐时期,大都用作腰带、衣带、衣缘边饰等。从绦带的工艺结构形式来看,基本有织造类、编织类和刺绣类。. I2 ~  D( J' T. ~  G%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4 22: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