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化纤] 化纤厂空气调节,林福海,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7 21: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v# d' o# O6 s! Y
化纤厂空气调节,林福海主编,郭静、徐德增、周淼、张凤山,PDF。有电子目录,16M
化纤厂空气调节,林福海,PDF.png
内容提要

& O8 U, x2 R0 e
本书内容包括化纤厂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化纤厂空气调节过程;空调车间冷、热、湿负荷计算;空气的热湿处理设备、热工计算及空气输送;水系统与制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自动控制及常用检测设施;熔纺生产中丝束冷却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控制以及化纤厂空调系统设计实例等书末还附有化纤厂空调系统设计资料
+ B( y; z/ Z. I* d
  本书可供化纤厂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化纤专业师生阅读

. a! ]: j8 U7 \  r
目录

8 q- k0 g& ~0 R2 X9 c3 Z
第一章 概述

( |4 P/ u# G7 E
第一节基本概念

' u$ ^1 g0 `- z
第二节空气及其物理性质
2 T/ f8 `0 |. P4 W8 i9 T/ R
一、空气的组成
/ G, e  h( P9 i
二、空气的状态参数
8 n. ]$ e4 n5 j/ g# Y* R
第三节空气的id图及其应用

# A( E# L5 A9 n( O+ H7 i9 r
一、id
; L: T( y) }+ y' K4 B8 B" }/ z) `' h
二、id图的应用

# H5 f1 ]9 ~7 n9 ]
第四节空调室内外计算参数的确定

% y9 `9 ?9 q2 g0 w
一、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

6 K9 m0 L* q6 n$ d4 f4 Y+ X* E( f
二、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
# d$ Q$ n1 G/ w) B. R2 I2 [
第二章 空调车间热()湿负荷的计算
2 l: r" k! h7 q8 F
第一节冬季房屋热损失

8 c; A* W9 f8 O8 S
一、基本热损失
& j4 e5 V5 }5 H: i, T& }
二、附加热损失

1 ^( n  x# s- b( z" ?  l
三、渗入空气的热损失
* r5 i9 d) ~* R* U
第二节夏季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4 |! ^/ R9 I% Y' W/ J9 i
第三节设备及人体散热与散湿

$ J+ Z0 P% O- i0 L/ o. J
一、设备散热量
6 Q& N6 w+ n7 d1 _! V4 h! y
二、设备散湿量
$ o$ M( I: N& Q9 x5 ]: a  e
三、人体散热与散湿
0 `2 ^/ y8 `4 p: i" L
第四节空调车间冷、热负荷的确定

2 }* ^" x- D4 o+ b* [
一、夏季车间的冷、湿负荷

  {# K5 T) _/ |0 v# d& s( M: w) n
二、冬季车间的热负荷
& C5 t4 y0 H6 G% b7 Z
第三章 化纤厂空气调节过程

9 m1 t: ?# \1 T' D: I: x& V! {. x
第一节空调房间送风状态与送风量

8 `' o; @4 r! ?+ _
一、夏季空调房间送风状态与风量的确定
2 F% o  x- b9 _# k* F
二、冬季送风状态与风量的确定

0 y2 ], T* v( {" x* ]0 w: ~  o& f
三、有毒气散发车间送风量的确定
! o$ H5 N( r) _% S  F- d0 q
第二节纺丝冷却吹风的送风状态与送风量的确定
  s: B; k! Z4 S4 Y7 N
第三节空气的各种单一处理过程

* d7 z; p- M4 M3 H4 D" R
一、加热过程
' r* o6 M' }( J2 [
二、等湿冷却过程
9 [2 `0 Z9 {- H6 C  _$ O
三、冷却去湿过程
2 F/ l+ D7 n3 e
四、绝热加湿过程

6 `1 J% g& p( s" l* x) o1 s
五、空气的等温加湿与升温加湿过程

8 ~  {' I/ ]6 s  m* L5 e
六、空气的去湿过程

0 T- z9 X' s$ k/ ?
第四节空气调节过程

8 N5 T0 M# H. h" z. s8 D  w
一、全新风式空气调节系统

9 d- g) C' J5 f: y7 E5 E
二、部分回风式空气调节系统
5 a$ E0 j% B' s, l
第五节局部式空气调节系统

5 p1 m: U& s$ K, g& h& i" ~& i* N
一、空气调节机组的选用
3 t$ ?3 X( {' H' e1 }. L( y, L
二、局部式空调系统的机房布置
. ]; l* m. K. t9 }" S4 I" M$ i
第六节丝束冷却空调系统

: F- y0 C2 ?% [: \0 T) `+ q
一、传统丝束冷却空调系统
) h+ \% h" o- O6 w3 j0 {
二、新型丝束冷却送风系统
: x/ x( z* ~/ D4 p6 B4 B
三、多功能冷却送风系统

# b% t+ k1 E) T/ i# e9 x: ]+ R! D
第四章 空气的热湿处理设备及其热工计算
1 C+ r4 N# }, k* |. B" O) L0 E
第一节空气加热器

$ h1 K9 N) R' v, g* }* D( R
一、热水或蒸汽加热器

& C5 m! {* S. @# K4 f  j: }
二、电加热器

, i  O2 q( R( B7 @. z$ t- \/ t  U
第二节喷水室处理空气

" O: Z* |1 @$ U6 s. L6 K
一、喷水室的结构及其配件
0 P6 U; m8 h9 R
二、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热湿交换规律

+ ~- D9 v; @8 C
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

* x( ^6 `* g/ [8 k2 K
第三节表面式空气冷却器

' h8 W2 c& E/ |0 E( T2 G- M. X
一、水冷式表冷器

, e$ [2 {7 d0 S. C/ Y% F
二、直接蒸发式表冷器
  k" N% {( C2 Z+ c# \- L
三、淋水式表冷器
! D. {# E4 A' X6 Q1 f
第四节空气的加湿与去湿
4 m& `% c% }6 O3 A2 ^" |6 w& A
一、空气的加湿
1 T$ R; v+ K5 D% r7 v. C+ P
二、空气的去湿
$ c+ V- H. w/ x2 J
第五章 水系统与制冷

+ A2 g, l/ @4 c* [$ P( ^
第一节冷冻水与冷却水

. h; ?5 o9 ]/ L+ M/ w) t$ M
一、冷冻水系统

0 k1 {& [" |  x7 h  J& @
二、冷却水系统
3 F, @5 Q) `3 x' Z
第二节制冷设备
$ {5 E5 M/ P  O9 j4 |+ r
一、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 E4 x. t3 n; s8 R
二、蒸汽喷射式制冷机
' P& }9 y# [' E- s
三、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8 W9 _* h, G) j# x! F
四、制冷机的选用
2 j/ l2 w8 ?/ M; F6 [
第六章 空气输送

/ o0 z# h4 [) F# z7 I& f3 K
第一节流体力学
# ]) h7 @6 B+ R* W% t
一、基本概念
+ C- S* }  r& |1 ?, _1 _
二、连续性方程

9 q8 l" e" m& M) D3 G$ F
三、伯努利方程
# c1 o2 s+ p' _. v1 Y& m
四、流动过程分析与阻力计算
$ q, H. t: ^) R) h) B$ G; o
第二节风道设计
$ P7 |  e- Q6 P4 v: {' G
一、风道设计原则

2 D# z) f- `  w4 _( X) r
二、风道的选择
( r6 G4 X) s1 q! f
三、风管的保温

! H; J" q) y& C/ q* Q
第三节气流组织
9 I6 V( {+ G* E
一、风口与送排风

. F% T; v  H, Q  g  w8 }8 V
二、管道均匀送风
: H) w5 x! V- F' \) Q7 g
第四节通风机

# x' F2 h+ w3 C+ R/ s7 z6 g
一、通风机的分类

# I7 ^3 m( g7 C' h6 S) G
二、通风机性能及特性曲线

4 N4 ^: w: J9 z# n0 |; y1 y
三、通风机的选型
8 j! G( k; ~3 Q
四、水泵
1 |, K$ W5 Y6 g. Y& W+ u
第七章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 [3 f5 X% Z4 f
第一节室内负荷变化时的运行调
. }0 C2 J$ b1 z) R. f# l; R' }
一、余热量变化、余湿量不变
" a, n( R, h4 y# ?
二、余热、余湿量同时变化
7 A7 G& V$ c) p9 q  e" ?7 A% t" L
第二节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运行调节
% s$ s& A" Y$ Y$ T
一、空调工况区的划分
' ^5 Q5 u% p* P* Q* v
二、各工况区的空气调节

/ w2 S) ]& T1 k! l- B. P6 V+ S
第三节化纤厂常用空调方案
3 i- \! E1 l7 S8 P8 J* r
一、变风量系统调节方案
: S$ D1 [# ^& \3 S6 g( A2 R
二、定风量系统调节方案

' H( u% o5 e  Z; e3 v& i% J
第八章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

4 M2 [1 F" l! H  r4 b/ b
第一节自动控制原理
/ q: x5 b3 R" `9 M+ @4 \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 n3 ?: z0 z2 p/ c+ u& w
二、自动调节常用术语
4 L# e7 U1 Z' c6 h4 z' j( }2 U
三、调节系统的分类
) C& {8 }7 G) ~; t
四、空调参数的调节品质
5 {$ e- D+ ?& v) {6 _. _
五、空调系统的特点

) O( E" C4 z- G/ k! H! }1 ~
六、其他控制方法
/ ~/ `1 O5 _0 L% ]3 }5 g) |
第二节自动控制装置

) m5 i" f, z7 ?
一、敏感元件

$ |# C( i* E0 [. Y# U8 N
二、调节器(控制机构)

. x; y( m, T1 [% d
三、执行机构

! l9 q3 W9 ^5 R
第三节自控制系统
) u- Q8 {8 X  U5 S+ E& p
第四节空调系统自动控制实例

" M6 V9 }6 |4 o& b8 q/ N
维九章 空调系统常用检测设施
  H# r  s8 K/ ^9 ]+ H
第一节测温仪表

+ A" R6 N" h- ^" @6 E0 J4 s
第二节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备

) o' y4 Y; j& P5 B7 i* m
第三节测量风速的仪表
1 Z. ]: m1 \/ s) |: h5 q
第四节测量风压的仪表

# l  S9 J6 N8 T0 n) ?
第十章 熔纺生产中的丝束冷却系统

& P6 J: h5 b5 `1 x4 s" @# M
第一节丝束冷却与熔纺成形的关系
, F0 ^1 F: ?" u) W) ?/ s  R
一、吹风形式
, P6 H# |8 G1 j, m% a3 D$ K0 G
二、吹风位置
" R: r- h! p3 C6 l
三、冷却气流的速度分布

6 u, ?( e& t) F+ F" Z9 i4 I
第二节丝束冷却吹风系统的气流组织
; M* W5 d$ b$ ?0 g+ t
一、侧吹风系统
5 C7 @5 h& c+ {, y9 B* W+ P) J
二、环吹风系统
0 Y' l% t( v; c
三、环吹风装置的发展

( H7 b  t, C2 f" y
第三节冷却送风系统的控制
( G$ Q! r2 ^' t' k3 a% ~
一、温、湿度控制·
. J/ W. F: D4 [4 o
二、风压控制
9 y" C& ~- }% c* Y, g3 B" k9 N  q
三、风量控制

' j! ]' s" i* c% {/ O8 _% @
第四节空气净化

; N3 X7 @9 z4 s& S  }8 U/ `& w
一、空气净化的标准与要求
; k. z0 l/ S  P
二、空气净化措施与设备

% r4 ^( C8 T( k9 E
第十一章 设计实例

1 g8 U4 U9 n# R! J! l: g! z
第一节年产8000t锦纶长丝车间的空调设计

9 n! U# U. T2 G7 l) u
第二17 年产2000t涤纶工业丝生产车间的空调设计

$ P. ^( k0 q2 n8 T- s- t+ O
附录
; z6 H2 E- v' q4 }6 U
附录图1I 湿空气焓湿图(1)

0 ~$ m: n! A- W/ N
附录E11-2 3 空气焓湿图(2)

) W, z- i* g) |
附录图1-3 高温焓湿图·

5 `9 G% n& B, m' c. c7 o
附录表1-1 湿气的密度、水蒸气压力、含湿量和焓
4 O* ^3 y: M1 C, _
附录表2-1 若干建筑材料的物理性能

3 F0 W. Q" k: ]& N5 \9 G5 F
附录表2-2 传热系数表

7 I9 U2 K( o$ [8 ~2 @5 }4 f# F1 c
附录表2-3 围护结构外表面的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p
8 v$ z: D1 H7 D, h3 w8 ?* l
附录表2 4 北纬300夏季太阳辐射照度

, H8 R/ }+ R0 Z1 D" ~9 C* o; j4 `9 p- [
柑录表2 5 窗的遮阳系数X

& ^$ Q6 k, i8 h8 w, z& I
附录表2-6 北纬300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

4 k5 j; _+ N! r' z% u5 h. }
附录表2-7 我国不同纬度夏季屋顶上空气综合温度的波动值At,

  H# i8 s" i; y; E9 r1 R# m
附录表2-8 每人散热量和散湿量

! \" ]6 f( f. s: k4 R
附录表3-1饱和蒸汽表(按温度编排)
$ t$ \. h( D" S. h& U% a2 s  f3 I
附录表3-2 未饱和水与过热蒸汽表
+ }; G* N5 \( q0 U6 K0 G* a7 M4 \
附录表4-1 空气加热器型号及其主要技术性能

& l& K& P6 z5 Y! C
附录表4-2 空气加热器的传热系数与阻力
  E( k1 q0 u& x) z" N
附录表4-3 S RZ型散热排管外形尺寸及结构特性
# S! D' Z8 w+ }2 z% o( E
附录表4-4 S RL型散热排管外形尺寸及结构特性
6 I' V" @2 v1 b8 F$ _: g
附录表4-5 G L- I型空气加热(或冷却)器基本规格

7 `7 \, W) w& p/ b* @
附录表4-6 1 型散热排管基本参数
- C& F. |9 B+ \, a- z$ ^' ^: n
附录表4-7 P B, J W型表冷器规格与性能

. |- E! Z  i& \. m0 i
附录表6-气、局部阻力系数表

1 f- V5 T  F- W$ H6 G7 v6 l
附录表6-2水管摩擦阻力计算表

$ E# K. {; Q& O; g; k- [
附录表9Ia度换算表(1)

  L) p6 N- W. y
附录表9-2  度换算表(2)
) D) X. }0 \, V
附录表10-1 部分国产过滤器的主要性能

% R4 W  h* m5 j/ t5 I1 h
主要参考资料

, D$ n0 f) ~. S  i( N6 o
% B& ?7 c+ L) d0 l" f
' D6 N) Q6 J2 ?+ f. P7 Z0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0 10: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大人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4 13: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