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中国近代纺织史,《中国近代纺织史》编委会,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8 19:2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近代纺织史(上卷),《中国近代纺织史》编委会,PDF。50M
" s6 w* I  `: s2 B4 L* `内容提要- P, T* r' q% G$ d: [
本书分上、下两卷,是由我国一批纺织史学家和纺织专家协作完成的一部史籍。
# I% Q' h& u& ^6 `上卷包括总论篇、专论篇、地区篇和人物篇,书末附有部分历史资料照片。  o, D1 U, q: }
本书作者以丰富而翔实的史料,详尽地阐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多年间我国纺织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h& [# d1 J+ t
本书供纺织行 业 各 级 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科研及技术人员,纺织大中专院校师生和各界史学工作者阅读、参考。6 ~( x0 B3 J; k+ Q
中国近代纺织史,《中国近代纺织史》编委会,PDF.png 7 w- p5 D: A1 v) r
" o! L" k% G% `0 M, V% T4 T
目录
总论篇 31# V& v2 h3 p9 `. s- a! ]
第一章 近代纺织工业在中国发生的社会背景 32* p3 m- {# o2 \+ f; a
  第一节 纺织生产的历史发展过程 32
* q# T% l! ?5 L- E% h1 {   一、原始手工纺织时期(公元前22世纪及以前) 320 R4 u3 J0 i5 p' ]& d
   二、手工机器纺织时期(公元前21世纪~1840年) 325 P& c0 Z0 }& b: i
   三、动力机器纺织时期(1840年以后) 34
# g% T: g& ~% u  Q( K   四、纺织生产第三次飞跃的前景 36, f% }: E4 b8 a4 U$ u9 v
  第二节 手工纺织相对停滞和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1840~1877年) 37; w) O8 b, b* `6 W$ ?! j9 j$ F6 R) A
   一、手工纺织技术发展的停滞 379 B, J$ p5 R$ k9 H5 V' P# q
   二、手工纺织业的局部破产 37. @: [& D6 B# q* a
   三、动力机器纺织的萌芽 384 g. U& R5 b, E: k( O- a
第二章 近代纺织工业的初创(1878~1913年) 39
; J1 r) ~+ v* Q$ g8 b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纺织企业 39
& a: w3 ^3 w$ f   一、中国第一批近代纺织工厂兴起的主要原因 39/ [- ?, A! n5 \( b+ Y4 W+ v
   二、第一批近代纺织工厂的兴建 40# o# P2 S1 a+ c% Q3 ?7 {
   三、第一批纺织工厂的作用及教训 43. U4 y0 j: T: I, j% M* Y: I! ?
  第二节 外资纺织业的进入 45) o% v% |# E3 p. z3 u! S9 ~
   一、外资缫丝厂的创设 451 c/ n2 P1 h( C9 ]/ K
   二、外资纺织厂的创设 460 R, _) T5 @# ~1 ?2 b  A
  第三节 民族资本纺织业的初起 47' y5 V2 a6 A& U, _- ~$ X6 C+ \+ p# x
   一、甲午战争前的民族资本纺织业 471 U8 U6 y6 g$ V. Z, _5 {% a
   二、甲午战争后的民族资本纺织业 48, M3 I# T: g, h$ r# {" ?4 q
  第四节 纺织工人群体的诞生 491 l' ?& ?9 q! Q8 r& o, R5 o
   一、纺织产业工人的社会来源 49
6 v4 V1 s4 {3 o3 Z   二、劳动时间、工资及生活状况 50
4 J, x& D- g* c9 z9 w   三、罢工斗争状况 50, h# F. \4 |2 h! N: D
  第五节 手工纺织业的消长 51
! v( ^) \; u) }# B! [9 z! A0 V   一、手工缫、纺业的衰落 51# W  t7 c8 d! ?; ]% p
   二、手工织布等工场的兴起 52
% ~! h: I7 h- b& f6 Z8 j 第三章 近代纺织工业的成长(1914~1936年) 53- [1 l- J$ j2 V& C4 [7 ~7 L
  第一节 民族资本纺织业的迂回发展 53- _$ y- Y2 D0 Z, g
   一、民族资本纺织业的迅速扩大(1914~1922年) 53" J1 X$ H+ \; ~% _
   二、民族资本纺织业在困难中调整(1923~1931年) 542 i* B3 {% X4 Z) `; I. j* I
   三、民族资本纺织业在竞争中复苏(1932~1936年) 56
' G; e: K0 h( N4 ^( s- @, y6 o1 |- T  第二节 外资纺织业的扩张 59. o# k) G  k' w3 _4 S8 ?5 `
   一、数量上的扩张 59
7 Y! I+ C# k9 T( F5 v   二、日资纺织业的特点 60
, F" U" S; D! V4 m3 [6 n+ f; {   三、合资企业 60
$ D/ U6 W  e# Y( G   四、洋行的中介作用 60. n7 h/ R, |1 c0 N
  第三节 纺织产业大军的壮大 61- P1 B* \, E# `% c0 ]0 M
   一、纺织产业工人队伍的发展 61
8 v6 E# {7 e: L6 d   二、雇佣制度 61! H  S3 m, e; M" T
   三、纺织产业工人的文化、技术及生产效率状况 624 a4 M9 h" j2 w2 m& K) m
   四、纺织产业工人的劳动、工资及生活状况 63, S3 u( \( Q  `3 x
   五、纺织产业工人的斗争活动 63
9 W5 u+ m5 T3 Z" F  第四节 手工纺织业的改良 667 j5 U0 z% h7 t2 \3 j6 f5 H
   一、手工纺织生产的起伏 66
! {" w5 H7 }1 d   二、手工纺织技术的改良 67. ^0 k5 K# L5 O3 n+ O
   三、手工纺织产品的变化 69# S( T; n% L' c: ^" j( b( i: n9 @* H) V
第四章 近代纺织工业的曲折(1937~1949年) 71
: Z0 s9 c0 k6 @. H( h2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纺织工业的变迁 71
5 z+ N9 g, P% n( v! k   一、大后方的纺织业 71
9 M* J# V( z  a- N# K& U; L   二、日本占领区的纺织业 722 Q9 A4 x: }3 G* m( ^$ u
   三、手工纺织业的复兴 74- I* D/ _; i0 `& z( ?6 x  j% O) J
  第二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纺织工业的恢复和调整 757 t2 ~4 K' ~  {
   一、官办纺织业 76
! b' u6 I0 m- a7 U" O) J& Y8 Q   二、民族资本纺织业 77; o/ Q0 D1 c  `
   三、手工纺织业 79
( Q1 |! j( w$ {7 ?/ ~  第三节 纺织产业大军的成熟 79
1 n' x4 R; K8 o( |# ^   一、工人数量的变迁 801 S2 m) q% W% @0 {! Y$ \
   二、工人文化、思想及技术状况 80& j; P! p9 q1 \, Z
   三、劳动时间及工资 80% @& L8 s: R) z! V/ R
   四、工人运动状况 81
( p0 _* F2 ~% Q( N& l( U6 i 第五章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总体水平和产业特点 83! ^5 ^4 p/ Q+ V) g! Z
  第一节 行业结构和总体水平 83
9 h: |! R' G' A  第二节 企业集团系统 87
! a' M  O( @: k3 e1 g  第三节 地区布局 90
& S+ p8 p7 W4 I# U  }) R  第四节 设备和技术 91. w' N% ~6 t5 W9 i
  第五节 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 920 B7 _% l4 g7 q: i
第六章 历史的启示 94
) [! u' f* `1 d; q. V! B/ r  第一节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历史地位 94
. c$ ]# h2 B4 y# h. T- E0 E- M  第二节 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三类纺织企业的历史作用 94" n- H/ c, O! w: S9 b0 P. g6 z
  第三节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成长的若干历史规律和启示 96/ q6 i. h, c, m
专论篇 996 R0 Q4 g  C2 ]
第一章 纺织原料的开发和演进 100
% A4 U0 z7 a7 _6 {- R* O  第一节 棉 101. I7 A  U! q; g5 ~# c, W
   一、棉花生产的发展 101; U/ d$ w: o) }; R, @! l8 t
   二、棉产区的变迁 103
3 V. E; d8 f/ z6 {; w5 ^' N& ^" Y   三、棉产改进 104. G5 K$ \; w/ Y6 Z6 Y, S
   四、原棉检验及棉花标准的建立和演变 109" l/ b: w/ F& j6 ]2 l
   五、近代中国棉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111: ^9 S5 o6 z/ w; a" b
  第二节 丝 112
2 o7 U( R7 ?/ N, N, \& i& K   一、蚕丝生产的发展 112
3 @2 A( r! B# n; L& L   二、主要蚕丝产区 1136 p! y* N3 a  f1 {' [
   三、蚕丝改良 115" ~/ T) e! @/ e9 M. t3 M
  第三节 毛 117
3 ~( x/ F' l& _   一、绵羊毛产量及其产区分布 117# W& d  k2 E! w% x- ]0 u: K
   二、绵羊品种和羊毛品质 119
! X7 N7 Q. r' {   三、绵羊品种的改良 122
1 W0 ]9 s$ c% l$ M# l2 P( I  第四节 麻 125, R/ ^, C+ E+ [$ K: d2 m0 I2 I* G
   一、麻的种类和地区分布 1254 D) S6 F" U9 f3 R5 x  i
   二、苎麻 126
% r7 |+ q+ F* A. e! q% |( o   三、大麻 127
& K5 b2 ?# k' `, y) v: h2 P% I2 V   四、黄麻 128
! D  P2 J8 T$ g- z/ k' S   五、槿麻 129; y3 N! f4 c# p, X" l
   六、亚麻 129
" w& z8 j4 \$ S   七、苘麻 129, c, W* E6 ]' V; K8 i( |
第二章 纺织技术和设备的演进 131
) d0 s+ n  M. ]( O  X9 e1 I  第一节 轧棉 131; }2 N% ?+ N; @/ J) w$ E5 y6 h1 b
   一、手工轧棉 1319 p% `$ X; _5 L. Y+ i' K
   二、动力机器轧棉 132: ~: V; m- G+ s8 e
  第二节 缫丝 134
1 z# y3 T2 p7 A   一、近代机器缫丝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吸收和发展 134
+ `+ b: f* I$ U' D/ d   二、手工缫丝技术的改进 136
  A# R7 X# x% b# ^  第三节 纺纱 137
# E7 l1 J# K# i8 b/ F   一、动力机器引进前夕的纺纱技术 137
' M3 w) B& C3 H- ~; M& n# i   二、动力纺纱机器的引进和推广 137
  n/ s" v0 M3 C( Y   三、动力纺纱机器的改进和革新 140: Z9 n4 y3 v/ }, g! h
   四、新型机台的利用和工艺改进 143% p2 {- ^4 l! x
   五、手工纺纱机的革新 144
& `. `4 \4 n9 Z/ x* S  第四节 机织 145
# a* ]2 ^2 U  w0 [* ?   一、动力机器引进前夕的机织技术 146$ U7 T7 c- c' }% B* Z- W7 b
   二、动力机织设备的引进和推广 146
+ E2 _8 [3 R8 M4 |* ~7 \2 h2 v   三、动力机织设备的发展和织造技术的改进 147
4 s9 o) G  v- d& r1 Q   四、手工机织技术的进步 148
* [3 E7 L$ B8 g7 A$ I" g  第五节 针织 149! T: o6 |+ k; c8 ]: ]/ G& B
   一、袜机 150" v4 a( v" ?; ]( S8 U
   二、横机 151& D/ U. @% L+ P; u8 x- e; `$ y* o
   三、圆筒针织机 151* I+ f* b  I. k+ ^, F) k: j
  第六节 染整 151
7 u4 M/ y5 r+ e0 y' T# J  p: P   一、作坊的改良 151
6 y) ?* S; o& Q+ c$ M. Z% l   二、动力机器染整技术及设备的引进和推广 153! E! k6 ]8 f. V2 G8 _8 e
  第七节 纺织厂房建筑 1603 [8 y, z1 f% Q& e( L
   一、初期的厂房建筑 1600 I4 X1 r8 ~4 i+ I5 U9 ?8 N
   二、《马关条约》后的厂房建筑 161- v( j$ k& r( G3 I: b3 R1 Y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厂房建筑 162
2 K2 t1 L: k$ T# \8 e/ B! x1 N  p$ ?+ H 第三章 纺织产品的发展 1706 {0 h& b" `8 i4 }# x; V
  第一节 纱线 1702 S4 H6 i& |4 y- `7 ~" y6 E& Y
   一、棉纱线 1705 F( z. c6 a& r
   二、丝线 172
. Q8 S- ]# f$ r3 N  B9 k8 x  a   三、毛线 172% {( T$ E7 m, R/ o) S
   四、麻线、麻绳 173
" C* @; v- x- b0 A( n7 N: x4 O  第二节 棉织物 173
9 X0 Z4 D1 L4 \& f   一、手工棉织物 173* C/ L) N# \% y' U8 y
   二、机制棉织物 175: R2 |# E" i7 s! u
  第三节 丝织物 178$ f& s' W  Q! o, I% Q1 V- p. M. i
   一、传统绸缎 178
" |9 K. y! d4 |) e" a   二、近代绸缎 180
) {+ s8 {. ?1 N4 F4 y# ?  第四节 毛织物 182
, U! D2 A7 v7 g: r) J   一、粗纺毛织物 183
/ z( @! C+ Q/ t9 M& v  Q   二、精纺毛织物 184
( `. O- c# U- R1 n  第五节 麻织物 186
: G( `! o1 y  |' d/ s4 R9 g   一、苎麻织物 186
/ B% _0 `3 @- v+ N8 W   二、大麻织物 187
6 p" G* o/ U, T   三、黄麻织物 187( ], H- k( k: f% W
  第六节 针织物 188
! S+ E* n8 _4 m+ v  T! k; w   一、袜类 188
) K# F/ `4 l  C4 u  T, V1 e   二、针织复制类 1894 j) ]0 S' s$ j: Q6 z
  第七节 日用品和装饰用织物 189& X' l/ O5 _$ V3 j, `
   一、毛巾 189
/ n3 O- b( x2 y' M) i/ X   二、线毯、台毯 1904 l2 k! u. i2 \
   三、棉毯 190
  m6 j. W, g2 S( {   四、毛毯 1903 t2 ^& K/ \& j; Y8 E! q
   五、地毯 190) n5 j2 l; I* I- b$ @
   六、天鹅绒毯 190
1 O; c2 Y+ O5 ^; B2 V* X/ U   七、像景织物 191
$ |$ O3 I3 _* A* q# k9 M   八、手帕 191
1 p  K1 K# J) s   九、绣品 191
. P8 a# Q* ^, L2 w, _3 ]8 A1 Y& q   十、织带 191
+ v! J; K; m+ R* a* H5 @8 J6 }  第八节 产业用品 192
# u% @' y; W) R   一、黄蜡绸 192
! G& y: |. Z" u/ N; J- e   二、黑胶布 192
0 h% T6 Z) g# I3 e" S/ |   三、水龙带 1924 W+ g" B" ~- f4 }$ X& R2 e
   四、造纸毛毯 1923 b9 q/ H+ [% w& r# v  ^' _
   五、浆纱毯 1920 n' F. ~8 u' w9 u% ?
   六、油布与油绸 192
% {5 |% b! l& r& J! ^, e( x0 K 第四章 纺织品艺术设计和服装形式的演进 193* K5 n/ |  q0 j  Y( G0 K
  第一节 织物纹样 193
8 t4 o  S2 U' E   一、传统纹样 193. G4 l- R6 \0 ^: D3 `& S& j
   二、外来纹样的影响 194
4 V4 I; P# j! o& X; F: U& o" k  第二节 服装款式 195
2 A. S* m3 f& p   一、清代官服 196# P9 C/ P5 B& O; V* p" F
   二、清末民初的军服和平民服 196
+ ]* W. g5 d+ E6 j& T  ?) }   三、民国时期的城市服饰 1976 ~' t. v- D6 Z3 e
   四、少数民族服饰 198
& a  F# J5 T6 j: n" M  附 官补 200
# c; S, j. @6 u: y$ Y/ l' H 第五章 近代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 201
; G; X8 k2 `' L7 c( q  第一节 历史沿革 2017 I6 t, _! `& j7 v  w8 E# N
   一、纺织企业早期的经营管理 201
# f, {% f1 L3 J- a: T   二、经营管理的近代化演进 2027 \% r% M( M. r9 @
   三、抗日战争时期经营管理状况 204: x" Y) a/ p. L& |3 K! j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经营管理的改进和提高 2051 _$ p8 Q' o5 ^. v
  第二节 主要经验 206, I+ k7 v# F) T4 [2 K) j
   一、推进管理合理化,提高效率和效益 207
' |2 b" K9 y+ l6 {   二、重视人才和技术的作用 207. d5 ^2 |- m2 i! [! g
   三、重视产品深加工和企业综合经营 2077 f" ], k1 o  T; j1 s
   四、讲究经营决策和营销策略,开拓市场 2087 T  D3 o6 m9 {. l+ I# {/ {. M
   五、重视积累,多渠道筹集资金 208
% F' ^0 l/ Q; C$ u   六、采取股份制 2092 k  @  t; G: t/ H8 P; A- ~9 I
  第三节 中外纺织企业经营管理的比较 210
9 J8 W& O$ {; P   一、外商在华纺织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 210
. y7 M0 h: u# }2 Y   二、华商棉纺织厂与在华日资厂经营状况的比较 2127 k. R8 e; J5 V+ R
第六章 纺织原料及纺织品的市场和贸易 216
  t( j4 p) b  z, M2 p8 E4 ?  第一节 棉 2176 {/ y5 ?' Z6 c/ q4 d* X) r
   一、国内棉花市场的形成 218! D/ U) c3 V: m, B
   二、棉花进出口贸易 220
7 p. x& d5 ?4 R' j7 |$ A0 X  第二节 棉纺织品 2242 h) Y3 P1 Z# N
   一、国内棉布市场和流通 224
; m1 S' y$ l6 f+ _) p   二、棉纺织品进出口贸易 227
9 N2 J8 s  m. T/ N& r  第三节 蚕丝 2364 k+ A3 R1 Y; z$ m% F# j4 N8 k
   一、鸦片战争前蚕丝的产销 236
% Y- X. }9 {0 w( `5 C$ h   二、近代丝的产销 2374 h& Z/ ?  O8 a. i
   三、蚕丝的出口 2397 [! k$ K( t$ D- U# p
  第四节 丝织品 2431 z0 r- W. Z/ k: X  u
   一、丝织品的市场和流通 243- B5 \* ]* I$ E9 n( W
   二、丝织品的出口贸易 244& L/ Z0 M' U1 J* F3 s$ ~5 f4 i
   三、丝织品的进口贸易 246' K* g7 H* e2 z7 f. t7 e
  第五节 羊毛 247
# L0 _9 r" N, r4 K   一、羊毛在贸易上的分类 247' K- ~7 ~' R4 p- T; w
   二、羊毛市场交易 247, h) Q. z1 Y# W9 X
   三、羊毛出口 249
. E* c) W2 t9 T. }; H4 a   四、羊毛和毛条进口 2505 w, P& i; Z8 N& X( \# g" q) [
  第六节 毛纺织品 250# `2 s8 s3 ], B" @! n  z4 n. f0 A6 e
   一、毛纺织品市场 250
' p) z  P9 t! i6 \) `$ J   二、毛纺织品进口 252; l3 F0 b8 i7 c% H, Q
   三、地毯出口 257
' W  ?- V" _7 G4 K& v$ T0 J" O  第七节 麻和麻纺织品 258
' n  V4 c8 `9 ]   一、麻和麻纺织品的流通与出口 2588 F# g9 h+ c0 j. {! v: X
   二、麻纺织品进口 260$ Z, q( o, V1 C: M6 R, a( s3 G8 G
  第八节 人造丝及其制品 2621 m+ I+ O# r$ x  q7 y; b) h) N, }" M
   一、人造丝进口 262
% H5 C* P$ j6 {* v   二、人造丝织品进口 264
% G# W, F' j2 J6 t2 B: V6 J2 h* P   三、人造丝织品出口 265, c: ?7 S7 J" v3 i
第七章 纺织文化事业和纺织行业团体 2672 v+ y8 J) ?& S! j
  第一节 纺织教育 267
( m( ?$ v& w# [* f/ x5 E1 t   一、初创阶段 267" J% w0 n, V% r  W. q/ m
   二、发展阶段 268
( S; ]3 G+ R4 s   三、转折阶段 268
3 i+ _, R# p; J' z$ G6 C   四、恢复阶段 268
; x+ B/ |( I; V& ^, W  第二节 纺织科学研究机构 269$ Y! M# N: |2 |; N7 }5 U: R
   一、棉纺织染实验馆 269+ `, i+ h; y- B% I9 G& f
   二、公益工商研究所 2722 A( x$ D, c  Y' L  {3 ?
  第三节 纺织学术团体 273; c0 G( ^$ g) J6 n! v
   一、中国纺织学会 273
3 U$ Y) N/ N- h) A  _& u( C   二、中国染化工程学会 2740 L- A. p; j$ a% L/ u
   三、中国原棉研究学会 274/ U) D+ O  H6 w
  第四节 纺织行业团体 274
. w- f2 p, @" z; F! d) g6 r   一、华商纱厂联合会 275
" o7 d. l1 C6 H/ E( m# b   二、全国纺织业联合会 276
$ R: e- H5 C& w$ h* e( `7 y' w. N   三、其它纺织行业团体 277
7 ^3 A& f# p7 g6 m( W/ B  第五节 纺织出版物 278  D2 W) [. m/ L
  附 中国近代出版的主要纺织书籍 2789 A5 }, T+ ^* T" p# p
  中国近代出版的主要纺织报刊 283
; j# {* i' x; E- @# h3 P地区篇 284
0 O2 Y$ L* K2 @ 第一章 综述 285
& Z0 J8 N5 D6 r- c  第一节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地域分布的演变 285
3 c1 p" |9 |$ S5 G   一、前期的地域分布(1878~1913年) 285
& C. s" S; S$ f) _/ p, j7 I   二、中期的地域分布(1914~1936年) 286
5 O: {! ]4 s# j5 g- P* U/ R& T8 H) v   三、后期的地域分布(1937~1949年) 287: V$ `: A6 `9 d; F; p: q8 Z
  第二节 中国近代纺织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890 I; c: s( x! g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289
- }6 x% p0 r3 E( m! t   二、社会政治运动和战争的影响 290
* n1 V( u# A* B  @7 i0 g, L3 _7 K   三、杰出人物的作用 290
: x1 |" s( G+ K9 H# C* M: ? 第二章 近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纺织工业 294) S8 A9 {- V3 Q$ C1 g
  第一节 近代上海纺织工业 294' g, ?4 v/ o! g: n/ ?' l& t$ v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294: i2 V4 C. i9 S9 m9 s+ p
   二、发展过程 295& i$ }7 L+ D4 E) x
   三、发展特点 304
# S7 _& Q" O3 K& ^- M  第二节 近代江苏纺织工业 307+ j  ^2 r6 R  K9 y9 ~; j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07
4 F) d# M  G4 I% G   二、发展过程 308
7 m& I5 Y  Y- N   三、发展特点 313
2 M) r& V( L5 k( }4 N6 ?  第三节 近代浙江纺织工业 314
7 ?. s5 D9 S5 y; v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14
! \$ I& z/ R* l' z   二、发展过程 3156 N9 ^- F( L, G& J0 H; S, G- H4 z* v
   三、发展特点 321
% Q4 q# A8 U6 U9 k* t& z8 a 第三章 近代北方沿海地区的纺织工业 322; F" E0 E8 O# ]% j+ ?5 v: ]0 R
  第一节 近代河北纺织工业 322
) @5 f. A2 @" j6 Y0 l! I) `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22
: K5 Y, @' `/ s0 u& I   二、发展过程 322
) S4 s& x4 [$ Q% q- p   三、发展特点 3251 u# l$ ^, c% ^4 O7 w! u/ x0 ^
  第二节 近代天津纺织工业 325
  r8 c% u: w+ w1 X2 q' {& d3 |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25$ \' D, f6 T, _3 Y% g8 v) }( W$ q
   二、发展过程 326
$ M+ j6 V# |. t2 }; \# s   三、发展特点 333
0 C4 z$ ^' [! {% T' t2 p& p  第三节 近代北京纺织工业 334
8 S2 G( M) T1 D   一、近代纺织工业诞生前的手工纺织业 334
: I6 A, {" u* D+ N- K  ~" H( d   二、近代纺织工业的发生和手工纺织业的发展(1907~1936年) 334) s: s2 K. v) \; d! {" d
   三、近代纺织工业的起伏(1937~1949年) 335" E7 G' T- R9 b( u/ D# K3 P6 P2 O
  第四节 近代山东(含青岛)纺织工业 336
9 P' N' [" [1 m& g- {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36; W6 D! I+ F! O: T
   二、发展过程 3363 T! u) v/ ?- l, o9 ~* S" |
   三、发展特点 339/ n3 _, F$ T+ o2 ]5 V# B& p% ^
第四章 近代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纺织工业 340
, m3 H# P. _6 k5 j5 ?" n. ]. I  第一节 近代湖北纺织工业 3408 S/ H: g( c* Y: f$ o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40- ?' S, \$ N- F  D+ s
   二、发展过程 340
% s& W/ c6 w" o1 m8 d. J) W   三、发展特点 344
- X7 p- j0 V0 l3 P/ j! P  第二节 近代四川纺织工业 345
0 F% P& o) s: l6 Q. a% o4 h* Z, Q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45
$ J2 I: x  M3 u6 v% G   二、发展过程 345" F  [& L. W) t) v
   三、发展特点 3534 d+ w  G2 r8 e9 W- G
第五章 近代东北地区的纺织工业 354) h; z2 N3 o% I3 E, K
  第一节 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54) o, g2 o" k% m2 s$ U5 }
  第二节 发展过程 355
+ B: R% ~2 K' g   一、近代纺织工业的萌芽(19世纪末~1916年) 3558 b6 ^$ h+ J3 d0 o4 Y! N$ g; A" }5 Y
   二、近代纺织工业的形成和发展(1917~1931年) 356
" k6 }- C6 v/ F" n$ t% T6 A: l: j   三、由繁荣到衰败(1932~1945年) 357
! S6 q4 ]6 I1 f: O8 c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调整(1945~1949年) 3604 _2 n0 U& G. _# R% q! q/ J2 o8 i7 {* J, ?
  第三节 发展特点 360
* a; L: ?8 `) f( [0 D0 B" m2 s7 G 第六章 近代南方沿海地区的纺织工业 362/ t3 R9 R" ~+ D/ G+ a
  第一节 近代广东纺织工业 362' I( i: M1 r9 j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62# [  ?- ?& [7 e5 ~) D! |$ c. D' ]
   二、发展过程 362
; R& X+ T& Y2 \' S. f6 u2 l   三、发展特点 366
$ H* X% H- Z1 ]+ l9 F' M  第二节 近代香港纺织工业 3676 b& i) v9 l9 K2 L: ?0 E& t
  第三节 近代福建纺织工业 368
! F+ b+ h0 @# U3 r  第四节 近代台湾纺织工业 369/ F5 d2 r6 H9 _5 k) ]
   一、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 369
/ o' O' H% m% G' ]* u   二、发展过程 370* M% z: U. K6 b  q( H% ^3 C4 A
   三、发展特点 372
& u, D( ], l, ?+ r8 }6 ^5 m 第七章 近代西北和北方内陆地区的纺织工业 373  d9 i6 b" e$ v$ q- z' E
  第一节 近代陕西纺织工业 373* U. e, T5 \* X! g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73# K5 N* A: N. S- j
   二、发展过程 3739 [6 G5 Q3 Z7 t0 @
   三、发展特点 379/ g3 t3 n+ z  M- A1 f8 X3 A, t
  第二节 近代甘肃纺织工业 380. Y/ }1 g- b9 W6 [5 ]) }4 P4 A
   一、概况 380/ L8 j7 S7 @2 I6 ]; ]. ?. o
   二、主要近代纺织厂 380
) ]2 N5 H" y' k& b4 E, @  第三节 近代河南纺织工业 383. l& Y. U: c3 M  {8 I
  第四节 近代山西纺织工业 385' b5 r& a& W- J/ _2 _1 J/ y: W
   一、近代纺织工业的诞生和发展(1924~1936年) 385" x7 Z- f! _$ v1 _1 I
   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和战后的调整(1937~1949年) 385
9 f9 U% u* G- U5 a  第五节 近代内蒙古纺织工业 386
  l% a- b0 R# y9 [7 Z1 o  第六节 近代新疆纺织生产 388
2 i5 S) W, R+ N0 V  第七节 近代宁夏、青海纺织生产 389, |* z) ~; T( `5 k" c
   一、宁夏 389
1 D/ f! ]- _6 O! D( q8 B* _   二、青海 389
5 T- v, B  f$ a& P- q 第八章 近代南方和西南内陆地区的纺织工业 390
* W' ]/ f) w8 y3 v8 q2 o, Q; a  第一节 近代湖南纺织工业 390
6 \5 U/ s, W1 G' `5 d7 W  第二节 近代江西纺织工业 392+ i7 D; C. u7 i3 R3 q' U$ f
  第三节 近代安徽纺织工业 3938 Y! U2 G  s' P. D. |' H
  第四节 近代广西纺织工业 395+ G" l. v1 ~, }: D% \, h, \3 X
  第五节 近代云南纺织工业 3978 o$ t8 \% `% _4 c
   一、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 397! H$ l& k4 t* {
   二、发展过程 397
( i$ {, m# x* m, x   三、发展特点 399
3 ^  w; a) r4 Q( k2 t  第六节 近代贵州纺织工业 399
" T' I* _4 ?/ }" v; O/ [  第七节 近代西藏纺织生产 400' N" _' ~% `# n1 e
人物篇 401
, y& s, K$ ?0 B3 Y: w 第一章 综述 402. n5 x6 ~4 s; [
  第一节 前期的开拓者(1840~1894年) 4027 L/ w% x, @0 i" a. ~
  第二节 中期的实业家(1895~1913年) 402
; n$ l5 \' z$ {8 D2 b$ g: z  第三节 后期的专家群体和工人领袖(1914~1949年) 4032 D1 i* x5 k+ Z
第二章 人物传略 405
) f" E, ^& f: E, g9 I  陈启沅(1834~1903年) 4055 B. j7 w' E& L5 X, r
  林启(1839~1900年) 406
3 J3 N# f2 n5 j8 j: m  黄佐卿(?~1902年) 406
- J. z3 Y3 K: o  杨宗瀚(1842~1910年) 407
/ I) \/ z/ L: I: B  张謇(1853~1926年) 4083 E  S; r  ^. i' K! {- C, M
  薛南溟(1862~1929年) 薛寿萱(1897~1972年) 4092 q7 `; V# X: |" B
  周学熙(1865~1947年) 周志俊(1896~1990年) 4113 z/ P. ?$ P' G9 n" R. x
  嵇慕陶(1871~1934年) 412) b1 \3 g5 H$ g9 V
  徐静仁(1871~1948年) 413
( F) }* @$ ^4 R$ u' c; {  荣宗敬(1873~1938年) 荣德生(1875~1952年) 4149 B2 w$ z, U+ f/ H
  郭乐(1874~1956年) 郭顺(1885~1976年) 416
) H: W# n! b/ B! X4 C  穆藕初(1876~1943年) 417
! q4 w" p) T& ?1 e0 Q1 t  吴麟书(1879~1930年) 419
% q) h; {3 h5 r! s+ O! {# [  聂云台(1880~1953年) 419+ g5 l0 y9 b! W* G
  严裕棠(1880~1958年) 4209 s: A* x7 `5 C. l. U' \# C" G
  郑辟疆(1880~1969年) 421
; A- {0 i/ z/ Y. |1 ]  雷炳林(1882~1968年) 422; Q+ Y  @8 c: w' E6 l9 _
  束云章(1884~1973年) 423
- q# ^: ?  V" e$ L/ v9 J7 I  苏汰余(1885~1948年) 424
* ~8 U) e3 y. N9 Z/ [' N5 x! r  邓邦逖(1886~1962年) 425) g0 b& E) [! x; ^4 \. n0 V
  汪孚礼(1886~1940年) 426
$ W1 n8 {: o% H* X2 q  诸文绮(1886~1962年) 427
/ I" P+ L6 M! x5 V; i$ z  刘国钧(1887~1978年) 428% V! U: j# X; E! N2 p- _
  朱仙舫(1887~ 1968年) 430
  `0 K  v4 @5 V$ y8 P0 A+ M1 f  刘鸿生(1888~1956年) 431
% ?$ [6 C7 u, n% z( c$ S2 ?4 }  李国伟(1893~1978年) 432
- z1 A. j( s3 Z: f/ \; }2 `2 v; z  石凤翔(1893~1967年) 4338 Q5 Z; A! P: v- y
  蔡声白(1894~1977年) 434) C& l" B) p9 L% e) N+ K
  陆绍云(1894~1988年) 435
$ u: m0 t! r7 ^% J9 ?9 ^! W  朱继圣(1894~1972年) 435! n. p' K1 E& K, Y) u
  沈莱舟(1894~1987年) 436# ^9 m' j# X) `- r- U4 i# k, G$ c
  杨樾林(1895~1969年) 437
- ]2 l: h# w( y  任理卿(1895~1992年) 438
* I0 Z% Z0 ?0 }) y9 z1 G" x  a  朱梦苏(1895~1966年) 439
* {( c" w% A/ M8 w& w8 w  范澄川(1896~1995年) 439: G4 v+ G$ T% a; B% q. _$ I, p
  黄云骙(1896~1985年) 440
2 I( `: I* n4 P  李升伯(1896~1985年) 441. d* g+ I4 Q" S" ~9 }+ ?  C9 ~
  童润夫(1896~1974年) 4426 H8 O* v* W8 }9 Y: P) W( v
  吴士槐(1896~1972年) 442
' f# [4 ]7 r# ]: [) H  b+ }  诸楚卿(1897~1992年) 443/ m( r1 ?0 t4 ^2 ~0 i* o
  都锦生(1897~1943年) 4443 I% W5 }4 o* A- o! V3 e
  傅道伸(1897~1988年) 4458 J, C9 G2 Y6 t$ B  }
  黄爱(1897~1922年) 庞人铨(1898~1922年) 4452 e4 ]) z2 Z' _8 ]. E) ~" V
  骆仰止(1897~1994年) 4473 @8 M! h6 J: }" h) w7 Q$ y. {9 k
  钱贯一(1897~1985年) 447
2 Y# E- z7 q& I  吴味经(1897~1968年) 448/ E& b& k$ J' x: z
  张文潜(1897~1972年) 449, j2 @- v0 _7 ~* z
  郑家朴(1897~1971年) 450
& ^, P5 o2 k6 n, ^  h  B  宋棐卿(1898~1955年) 451
. N6 R: K0 Y0 U/ H. L0 C9 S  吴欣奇(1898~1970年) 4513 ]: A  s2 ^( x9 E/ L
  张朵山(1898~1973年) 452
1 |9 w$ m& s# V+ W$ d1 `  酆云鹤(1899~1988年) 453
7 g& n  W- g% p- f* A, G2 L  刘华(1899~1925年) 4535 l# Z) A* k. k& n2 A. X- @5 _6 Z
  钱子超(1899~1989年) 454
+ @' n% G/ e# \, A* w) d# z  肖松立(1899~1962年) 455# c9 G5 Q1 q7 Z  N
  钱之光(1900~1994年) 4566 v9 W/ @2 R- X3 f# b9 e
  张方佐(1901~1980年) 457% B2 A" Z. f$ d$ k& ~1 r" `
  陈少敏(1902~1977年) 458
4 K8 B( q- ]" ]% m3 _% N  陈维稷(1902~1984年) 4597 v9 W  S2 @  R1 I( H; v5 }
  刘靖基(1902~1997年) 460
: ~4 \' m/ [0 h  邱陵(1902~1983年) 4611 d* w8 \: B" R- o
  张汉文(1902~1969年) 461
" k" @8 ]) n- b6 ]+ Q; _  钟启宇(1902~1984年) 462
4 _9 k+ H6 ?) T. A* ?8 z/ s" i  朱新予(1902~1987年) 4624 d# Y' S/ h0 v( v" k
  强锡麟(1903~ ) 463
8 @4 Q& _1 {  K/ a; n  邓仲和(1904~1983年) 464: W9 a( Y7 @/ x6 o9 S/ v5 p
  刘持钧(1904~1973年) 465
! k/ O# h% H5 L+ ]9 R  王瑞基(1904~1982年) 466" ~; R: |" Z6 z! Q0 W8 j
  顾正红(1905~1925年) 466
$ d- C5 L1 i* U: D3 b) f4 k  顾毓瑔(1905~ ) 467
! g, v8 g( |* s% Z( M  张佐臣(1906~1927年) 4674 e2 F% Y. s% c- z4 N- j. e: ?8 u
  刘群先(1907~?) 468
2 C5 J9 q3 l$ q8 p3 b  吕师尧(1907~ ) 469
: X" A, e$ L# I: @5 }1 R  钱宝钧(1907~1996年) 470
0 e: J  D6 l5 ^3 D) ^; n" p; c) n/ D  舒昭圣(1907~1977年) 471
0 [; I3 l& D4 h( Y  J* v* @  顾葆常(1908~1984年) 472# G) L8 E. \$ k* d
  严中平(1909~1991年) 472
5 a/ n' ~. s1 @. w8 o+ N, ]  吴中一(1912~ ) 473
4 |4 f, R* X( @. L  杜燕孙(1912~ ) 474
* y2 G/ [! _0 _8 h  蒋乃镛(1913~ ) 475
# Z3 b; ^0 \1 P) X0 ~% [+ D  查济民(1914~ ) 475% L4 [; ?( s" ^; w& g0 y" B# \
  李正光(1914~1996年) 476
) o2 i( |+ I( M2 _  吕德宽(1914~1952年) 4773 `/ I/ B% b: I$ G4 z0 q& A
  汤桂芬(1918~1964年) 478
' L3 }0 J3 w; \  范小凤(1920~ ) 479
5 L( L+ i' Y% Z  [" j  V参考文献 48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9 12:31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