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种秘密出“过所”,西传于阗 # v" G/ t; Y9 z- E6 n( p+ G
丝绸之路上的释站还负有检查往来客商是否携带蚕种出关的责任。例如汉代在河西走廊丝绸之路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其中敦煌是一个重要枢纽,所以规定东来西往的商旅都要在此处办理必要的手续,那时叫“过所”,而“过所”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允许丝绸出关,而蚕种不许带出,这说明古时候也有保护“民族工业”的观念。但是,释站“过所”,也阻止不了蚕种的外传,挡不住殊方异域那些一心想得到蚕种的人们的蒙混过关。《大唐西域记》卷12中记载了蚕种由中原传到于阗的经过。当时于阗未知蚕桑,听说中原有蚕种,遂遣使求之,中原皇帝非但不赠送蚕种,还深恐于阗使臣私自夹带出境,于是令释站严加防范。于阗国王心生一计,向皇帝提出联姻,皇帝同意将公主下嫁于阗。于阗国王得讯后,派使臣暗中给公主传话,说于阗素无蚕桑,公主将来要想继续穿丝绸衣裳,必须想法把蚕种带来。于是公主秘密将蚕种藏在凤冠之中。当出嫁车队过释站时,官吏例行检查,只是不敢检查公主的帽饰,于是蚕种传到于阗。
5 C# b ] x$ v8 H/ o%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