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学视野下的江南纺织史研究》,刘兴林,PDF。图文清晰,15M。: \7 ?, Y# [1 y
; w/ r/ k: t! p6 E0 A
5 m9 a0 ~9 I) _' z/ k
目录8 a2 i+ K& s7 [0 I9 P
第一章 绪论
: f6 ]+ g9 W! H, b. a一、本研究所指的“江南地区”
- Y% g9 g" {5 A, t6 z3 I二、纺织史研究的现状和问题的提出% {- w# A) V, x7 s; f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 [' ?% T$ u9 y0 e1 j9 a第二章 纺织的起源和原始纺织的发展: w/ D6 E2 F8 A/ K5 v
一、纺织生产的起源9 G3 z5 e# {& X/ o
二、江南地区的史前纺织) ~: z7 b" R; i4 v7 N
三、纺织的多中心起源和江南原始纺织业的地位
1 e% a- s0 Q$ M, q9 X% ]$ k- V第三章 纺织原料的生产
& h$ O+ r6 w8 p1 b" I2 M一、江南原始辩:关于“火耕水耨”和“裸以为饰”( A7 f/ V# S- i0 S( H
二、江南蚕桑生产
$ m: Z( [( g8 O' z; R三、江南麻葛类植物的生产和加工' c: w8 o" @. v/ Q( b2 h& n
四、桑麻生产的地域分布
2 D7 i7 h! p6 m. W! N- v第四章 江南地区的纺织生产
& X I1 G6 u4 |- b6 W9 b一、民间普遍的家庭手工生产8 b+ ^8 W! w0 w# X; A2 _
二、江南纺织的作坊生产与管理
$ u& ^! u5 R' S- @三、江南在全国纺织业中的地位
! L/ N- ^1 j/ ]4 t第五章 纺织器具和纺织技术
- d% s% f4 E0 P5 a( C4 E一、从“纺”字的考订说起' Y, u+ P B2 z; l* h) \ Z
二、纺轮的使用和发展
$ m4 t$ F. j, i0 s0 u! u三、纺车、纬车的出现与汉代纺车的推广% O/ v" G" X* q2 f3 R
四、调丝和绕线工具的改进
1 B0 ?- S A7 v0 `0 X五、织机发展的原始阶段:从河姆渡织机到良渚织机# J9 E! E5 ^% \ k8 p
六、织机发展的成熟时期:固定台式织机的出现和推广
# M8 m7 z7 W" x% |+ N' D七、引纬工具:从木棒到梭子8 r8 Z. Y; S k% F( X7 {" s
第六章 织物的印染和装饰技术7 G( K" j5 Y1 a: h+ P, e
一、染色:草染和石染
/ U- H8 i# p) B! A1 K0 `二、彩绘和印花) F! V9 ]6 G; t9 A% N+ Q) T( B
第七章 纺织品的种类2 ?7 t1 w& s4 b3 i7 T
一、关于《禹贡》记载的扬州土贡“织贝”" t3 u( \/ U/ X$ p( {
二、葛麻织物
* z+ N6 z( k0 b' V4 W1 l三、丝绸品种1 i# r7 }9 t m& {
第八章 江南地区的纺织与文化& ^( [) N" J8 l% F' s
一、蚕俗和蚕文化的形成
( i1 u) ?, a5 Y/ ?; S6 c4 l! _二、纺织品的色彩、纹样与文化
0 w5 h0 G! e9 k" F/ t第九章 余论:相关的几个问题 M% Q7 e, Z j
一、纺织技术的交流与江南纺织业
, S5 V& q/ l( c二、影响纺织生产的诸因素
8 Q& |6 G9 E' N) p* t" w三、纺织与农业和其他手工业的关系0 T' R6 W( w3 ~
四、关于早期纺织生产发展的初步分期6 i" z# Y, v m2 v3 c9 x
参考文献
' B4 V0 D [# @! w后记- P0 B d" D) V0 n
9 U, t( |7 `) t5 h1 Z,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