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液着色纤维魅力何在?——访中国纺织科学院副院长李鑫
( B/ i0 j; y) k% E$ Z
. {: s! F" k# J1 R7 ~" w5 @3 w' M" X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上,通过多层次、立体的推广,“绿色纤维”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在纺丝过程中通过在线添加技术着色的原液着色纤维,是焦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环保政策越来越严厉的大背景下,原液着色纤维由于省去了织物后道染整环节,节省了一定的成本,更加环保,在下游纺织市场的需求呈增长态势。市场需求的增加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化纤企业开发创新原液着色产品的热情。纱线展期间,除了原液着色纤维企业展出了特色产品,多家锦纶生物基纤维企业如广东新会美达、唐山三友等均展出了特色原液着色产品。8 Y( G: i$ {" t e8 J3 A
那么,目前我国原液着色纤维发展现状怎样?它有哪些突出特点?在下游应用领域市场拓展状况如何?在哪些方面仍面临发展瓶颈?近期,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原液着色领域的专家——中国纺织科学院副院长李鑫。- N8 Y- b' X1 U- K3 [+ X
8 `9 a9 |/ U$ m0 }, ]纺前染色环境友好发展较快3 ~( T5 d+ |$ P% d( B2 z Y: r
( e$ ~# l/ }) w/ f. n
记者:目前国内原液着色纤维的产业化现状怎样?5 x2 Y0 T; F# f5 V \; r7 A, C
李鑫:原液着色纤维是指在纺丝溶液或熔体中加入着色剂,经纺丝过程得到的有色纤维,也称为无染纤维或纺前染色纤维。在环保法规不断趋严、水资源匮乏、排污处理要求更高的形势下,原液着色纤维因其后加工污染小、能耗低、排放少的特点而受到市场的关注。4 x0 f/ J) b! z4 `
目前,国内原液着色纤维可分为4个比较大的品种:聚酯、聚酰胺、再生纤维素纤维及聚丙烯腈。据统计,2014年,我国原液着色纤维产量约450万吨,约占我国化纤总产量的10%。原液着色纤维主要应用在绣花线、缝纫线、车用纺织品、户外纺织品、袜子等上面,在工装、窗帘及常规服用纺织品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P6 Y, {. S+ T |2 W: }4 }( L# Z ^8 @0 N; y
原液着色纤维发展前景较好,相关配套产业如颜料、色母粒、加工装备等已实现国产化,具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同时若将原液着色与差别化、功能性开发结合起来,开发出的纤维既为原液着色又具有高附加值,相信这对目前化纤产业出现的产能结构性、阶段性过剩情况也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也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0 y) h" ^; i0 |6 F* s& N) @$ x2 h1 c
记者:“十二五”期间,原液着色纤维行业是否在我国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5 S; a. R9 w: P0 l5 I李鑫:确实如此,我国原液着色纤维的产量增长率较快,统计近5年的增长数据,其产品产量年均大约增长14%,高于化纤总产量年均9.2%的增长率。其中,原液着色聚酯长丝、短纤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和26%,聚酰胺6长丝平均增长71%,再生纤维素短纤平均增长49%。
, O9 f0 `2 W" N$ q8 x; U n2 C记者:目前,原液着色纤维正处于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期,从发展前期进入快速成长期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
! ~2 |- o- O. T7 o% c* O李鑫:原液着色纤维产业接下来若想进一步快速成长,需要解决主要存在的4个问题。首先,原液着色纤维的产品结构不是很合理,在原液着色纤维中,聚酯涤纶的产量占到了约90%,其他品种占比较少;其次,市场上产品色系不全,黑色纤维占比约达到2/3,熔体纺丝的原液着色聚酯、聚酰胺纤维色光偏暗,缺乏深染、高色牢度等品种,无法更好地满足市场要求;再次,目前原液着色纤维产品市场主要还是定位在中低端产品上,对于大众来讲,原液着色纤维还不属于高品质的产品,需要一个人们了解并接受的过程;最后,原液着色产业中存在低价竞争问题,无法完全保证纤维产品的高品质。
3 u: G; h) c) k'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