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喷水织机原理与使用》,裘愉发,吕波 ,ceb。2008年,定价35元。高清,2.5M。! y5 ~3 C0 a3 V( m! k
' v: V+ T# ^$ A3 m; {% C6 B- L内容提要6 @; [' i4 O2 M) w1 Q6 S
《喷水织机原理与使用》介绍了喷水织机的发展和技术水平,开口、引纬、打纬、卷取、送经等五大运动机构的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特征,启制动、选纬器、储纬器、多臂机等辅助机构及辅助设备,电控电路的原理,生产技术管理,织造能力的配置,运行故障的成因及消除,织造工艺的设定和调整,产品开发和织物常见病疵的消除。4 v& f {$ T" f' d! ]: |+ o
《喷水织机原理与使用》资料新,内容全面,适合广大喷水织造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
9 A; U( V. H" [9 [
: ^; j: F5 D4 s4 J; _/ q" U目录
3 Q. i4 |/ |9 ?0 x3 u第一章 国内外喷水织机的技术水平- Q! z. A3 n* p6 O
第一节 国内外喷水织机的技术进步: l- a3 b4 g9 n# P& ]
一、喷水织造在合纤绸“替代进口”中功不可没( ~0 ]# v. \) y, O6 y0 e
二、国内外主要喷水织机的技术特征
) p$ D* P- N; R三、国内外喷水织机的技术进步* G' T- K3 @* v, U# x+ m7 v! n) L
第二节 喷水织机主要配套器材
# n7 P* a$ S$ h) f; B! n& i一、高速多臂机
$ H. A+ }4 {+ G/ F二、电子储纬器/ m. g" A% A9 q5 C" Y1 e5 f
三、其他配套器材) A t" X: X0 ]8 [& ]8 T
第三节 喷水织机机电一体化 a- k" \% q& d) `; m; t+ S
一、电子技术的采用' L! f% h; `$ W* K. W! H
二、电子技术的采用使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g2 N+ D* `- J* s1 R6 |2 a
三、网络和织造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s% ~+ _) p; y; g/ h
第二章 喷水织机的主要机构3 M. W7 W% E- P) F
第一节 喷水织机织造的基本原理
+ s8 q, W: t" c+ d第二节 开口机构
/ G( R/ H$ B" i一、曲柄式开口机构
& ~7 g- ?" @$ t) X二、凸轮式开口机构$ X6 J1 |, Y$ k% D
三、多臂式开口机构+ m; \" o9 T! V% o4 G( h
第三节 引纬机构
9 _0 g+ O i- b一、机构原理" j( V7 Z4 u, @% @+ p& g
二、水泵
: l( P8 f* Q. @) K: F3 b三、喷嘴
0 p% u) Q. M4 K' U. d' e四、夹持器
# F. {" O2 Q1 r五、浮筒水箱( |* j/ w" @, S2 q* f" P
第四节 打纬机构
8 d$ y& p% E) C& K7 O2 E一、四连杆打纬机构
. r4 W+ s$ E j7 j* C, V二、六连杆打纬机构
3 I% p4 r C- S' }: }0 E* M, ^! E6 c三、凸轮打纬机构
2 ?2 D) ]' _6 {; |第五节 送经机构
: I ?/ _. N( a9 z( q一、机械式送经机构' s0 h# b9 @3 x
二、张力检测和自动调整系统& i) G" B* w* X5 a) c, z8 x# a4 g4 o
三、电子式送经机构2 k, D; k% b9 n/ |1 Z& M8 B6 i
第六节 卷取机构$ d4 S6 s0 {1 G8 d! L; L
一、机械式卷取机构4 ~$ m* N" a$ J* Q. h1 D
二、卷取密度的设定
; }/ [+ ]+ [; F三、卷取张力自动调整装置) ^# u2 ?6 L- X
四、卷绸辊的织制长度$ x3 {' E1 K* [4 q; h) d! d
五、电子卷取机构
+ E4 u2 w4 B! h% @" R: t第三章 喷水织机的辅助机构
- C+ y& S! ?' c' \2 R7 [2 v第一节传动机构和启制动机构
( s S. c9 H0 L3 R4 B1 x1 }: V; X一、传动机构8 o @; X( s8 L
二、电磁制动器及调整+ \7 D) Q6 a+ k
三、电动机皮带盘的安装、更换和皮带张力调整
3 I# j4 P1 l& `1 V第二节储纬器
0 e- r5 Y+ U# w) c' ]! s# q 一、储纬器的作用与分类. x. m8 \: `9 n
二、机械储纬器的原理和应用! {2 n( x" z% z1 `' D7 r8 H
三、电子储纬器的原理和应用
- d) f$ Y3 ?8 \; c$ R& A5 J 四、日本津田驹(zw)喷水织机的储纬器的配置简介
; m, @% |7 f6 W/ B$ o8 d4 k第三节选纬装置
" u. s. W' B% n第四节织边机构) v$ Z' A" D0 M
一、绳状绞边机构: w& j% w5 i" @
二、绸边丝张力调整
, R$ C9 g: ]$ Y# p' E8 c8 m* c 三、绸边形成时间& H7 b! h: p# T' m; q
四、绞边装置的调整: Y; N; P& A' [$ Y0 H4 C( j2 O/ g
第五节织物卷取自动定长机构
( l. m/ l( o# Y2 e9 s" ~3 ` 一、计数机构
% e5 k& d8 u0 A5 d+ | 二、自动定长机构% ^5 D. a6 W4 z; b2 _2 U. b6 S1 w
三、预置长度的设定
$ |2 d& l) H3 M) n. c第四章 电控及电路. s8 T) p& S" b2 W
第一节电控原理/ \, q+ ]3 _1 i: c+ m
一、概述4 U3 ]; L+ o/ n) l7 H
二、动作原理
; s4 }7 R/ R# T; H( {. k 三、电热剪刀
( ~: e' O& `3 U: ~, p8 s 四、时序接近开关
- `0 X+ j N5 D/ {$ {" P, z( F第二节探纬电路
$ O! h& Q; W; S- B5 ?8 | 一、探纬器及其对应的电源- r: F5 U/ A0 l2 F: u& |
二、探纬信号放大及处理# J+ C3 C: g* p. Z% T a1 s
三、LW系列积分式探纬单元调整) u* d6 ~7 ~3 D. J3 F }: t+ \( ]
第三节计算机监控技术
4 n) T, z4 Y+ [* r* b8 c! i 一、概述
' o' ~& }. O8 S& v8 z9 p 二、计算机监控——LME系统6 s$ V4 n; q" P0 Y |# G* p7 ]8 V
三、计算机现场监控——CRT系统
) D/ B; z ]6 p1 u; l1 X第五章 织造工艺参数的设定和调整
! A0 E+ I9 a7 G 第一节上机工艺路线及工艺时间的配合
+ ?7 N" O- H8 [0 j 一、喷水织机上机工艺路线
8 Z2 f# S' H( N# i 二、织造工艺时间的配合. w5 m- R4 n. ^9 ]: m
第二节开口工艺的调整) V* [* I6 h: a5 \- r
一、开口量的调整
* Y+ g# e; R/ Q 二、开口时间的调整
9 x( l4 I5 @, |4 b% m) h! r+ _ 第三节引纬工艺( N% N5 }& V6 g! c( o6 { i
一、水泵的调整& {. U/ c: }3 u2 e! k- m
二、喷嘴位置的调整
% I- D6 \, H8 S* h/ m6 f/ W 三、夹持器和引纬时间的调整
! k6 Y0 M( C4 [. O a- x4 d# \ 四、引纬工艺对水射流质量的影响: Y# c3 ?9 U; ^2 \( z& |
第四节打纬工艺
4 a4 s1 D; I( A* b! i$ Y' z0 @ 一、打纬过程中力的分析
+ ?* X2 {9 i% o. Y9 ?: x2 b- {* ^ 二、打纬工艺设定和织物特征的关系- U6 Y3 R! z& N
第五节送经和卷取工艺
' ~. B; A; d3 y6 U$ K! y) E 一、送经工艺
/ n& b( J+ a- E" y* m" f 二、卷取工艺
8 E2 _- _$ x6 b- W! R A 第六节织边工艺% o/ `5 @! K8 E! K( R$ m& m
一、绞边丝的选择
. i$ T/ ~5 t- f* k+ L7 B第六章 喷水织造的生产技术管理 : P& l. g* Y, c& z
第七章 喷水织造对准备工艺的要求
" r+ ]* J! B" b; b- Z& r e$ r N, n第八章 喷水织造工艺计算
* X. O. r" @# F8 C0 A/ P第九章 喷水织造产品开发
) D( Q! x; L. P1 O4 I第十章 喷水织物常见病疵及消除办法
2 U$ U" `% F& m) x, a* D参考文献( w1 y3 e+ `$ b2 X$ Q
$ r% ~8 q# y( s4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