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习俗] 踏板织机、斜织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7 22: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踏板织机、斜织机

% m% s5 @) [% ]" y: k2 A' k在织机的五大运动(开口、引纬、打纬、送经、卷取)中,开口最为关键,织物的品种、质量往往取决于开口运动的发展水平。从江西贵溪岩墓中出土的织机零件和汉画像石可看出,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在手提综开口(原始腰机即属此类织机)的基础上,发明了脚踏提综开口的踏板织机,因织机的经面与水平机座呈50°~60°的倾角,故又称“斜织机”。- H9 w8 c# ^9 b% W( j* I: h
“纪昌学射”的故事也证明了踏板织机发明于先秦时期。先秦古籍《列子·汤问》中有一则“纪昌学射”的故事,“纪昌归,偃[yǎ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说的是纪昌学习射箭时为提高自己眼睛注意力,曾卧在妻子的织机下,眼睛盯着不停转动的踏板,纪昌妻子所用的织机就是一种踏板织机。
( }6 d4 `- h6 B8 Q1 |$ I它在我国汉代已普遍推广,在中原农村较富裕的家庭中,大都使用了这种结构基本定型的斜织机。" `$ h: y3 a1 a3 o4 v
与构造简单的原始腰机不同,斜织机是一种配备有杼、经轴、卷轴、综片(单综)、踏板和机架的完整织机。它采用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用脚踏板来控制综片的升降,使经纱分成上下两层,形成一个三角形开口,以织造平纹织物。汉代斜织机最主要的类型是中轴式斜织机,织机的两个踏板均用绳子或木杆与一根中轴相连,再由中轴来控制综片开口。斜织机采用脚踏提综开口装置,将织工的双手解脱出来,专门从事引纬和打纬的工作。它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促进了引纬、打纬工具的进一步革新。
8 B4 j  e# `' d: f2 O  斜织机是后世普通平纹织机的前身。出现在敦煌五代石窟中的“立机子”就是与斜织机的中轴式双蹑机较为相似的一种平纹织机。新疆和田织机这种织机机架垂直于地面,其上部顶端架有经轴,中间为经丝,向下展开通过分经杆将经丝分成两组,两旁有形似“马头”的吊综杆,由下方两块踏板牵动“马头”作上下摆动提综开口,这可能是宋元时期山西一带较为流行的一种织机。
, `$ S: v* o6 ?9 {  目前仍在使用的新疆和田织机是一种多踏板的素织物手工织机,它采用六块踏板,分别控制六片综框。当地织工用此织机可织制出极富新疆民族特色的“艾得来丝绸”。这种丝绸图案色彩的过渡没有明显界限,近看眼花缭乱,远看似高山流水,错落有致;图案的纹样则采用了多彩套色,花纹之间均呈现出晕涧。艾得来丝绸由于经丝上机后对色不准而导致花纹轮廓出现参差不齐的特殊效果,从而形成了艾得来丝绸独特的艺术风格。) ?1 B. V$ A5 ^
  踏板织机是华夏民族引以为傲的伟大发明,后来经由“丝绸之路”逐渐传输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在这项技术上,西方落后于中国四百年,到了十三世纪,欧洲才开始广泛应用。
/ c9 F! b& o# W. a  I
6.jpg
踏板斜织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3 19:2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