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机具] 古代纺织络纱工具:络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8 17:3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z4 j1 H7 [1 P% B& l3 \
古代纺织络纱工具:络车

' \% h$ u5 H8 P/ G; V. G0 Z* L

7 V/ Y$ \) q2 J- ~9 B  g. P
络车是将缫车上脱下的丝绞转络到丝籰上的机具,它有南北络车之分。关于络车的记载,《方言》有“河济之间,络谓之给”。郭璞注“所以转籰给事也”。《说文》有“车柎〔fu肤〕为柅〔ni你〕”。《通俗文》有“张丝曰柅”。这里的“柅”南北络车通用,是张丝绞的装置,由竖立地面上的四根木棍,或者由每两根一组下装底座的木棍组成。王祯《农书》对北络车的构造和用法记载得比较详细,其文译成白话是:将缫车上脱下的丝胶,张于“柅”上,“柅”上作一悬钩,引丝绪过钩后,逗于车上。其车之制,是以细轴穿籰,放于车座上的两柱之间。两柱一高一低,高柱上有一通槽,放籰轴的前端,低柱(上有一孔)放籰轴的末端。绳兜绕在籰轴上,手拉绳一引一放,则籰轴随转,丝于是就络在籰上了。宋应星《天工开物》则对南络车的构造和用法记载得较具体,其文译成白话是:在光线好的屋檐下,把木架铺在地上,木架上插四根竹竿,名叫“络笃”。丝套在四根竹上。络笃旁边的立柱上八尺高处,斜安一小竹竿,上面装一个月牙钩,丝悬挂在钩内。手拿籰子旋转绕丝,以备牵经卷纬时用。小竹竿的一头坠石,成为活头,接断丝时,一拉绳小钩就可落下。对比两书记载,南北络车都用张丝的“柅”和卷绕丝线的“籰”,但丝上籰的方式两者却是大不相同。北络车是用右手牵绳掉籰,左手理丝,绕到籰上;南络车则是用右手抛籰,左手理丝,绕到籰上。由于北络车转籰动作采取了机械方式,丝籰旋转速度快而稳,所以它的生产效率和络丝质量远较南络车为优,古人所谓“南人掉籰取丝,终不若络车安而稳也”的评论,正是对此而言。
: ?! s& R8 W3 y# i6 x  K
《农政全书》中南络车图.jpg
《农政全书》中南络车图

9 M: I$ J5 ~' h7 u* }
《蚕桑萃编》中北络车图.jpg
《蚕桑萃编》中北络车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7 15: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