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梳机的给棉与钳持工艺
$ z( }& D% D# P |精梳机的给棉与钳持工艺包括给棉方式、给棉长度以及钳板开闭口定时等。
0 N. Y! Z0 ^1 d& y) _(1)给棉方式:精梳机的给棉方式有前进给棉和后退给棉两种。后退给棉较前进给棉的梳理效果好,但其相应的精梳落棉率高。精梳机给棉方式应根据纺纱特数、纱线的质量要求以及所加工的原棉质量而定。
: x4 }7 W- U2 h6 h# B- l(2)给棉长度:精梳机的给棉长度影响精梳机的产量及质量。增大给棉长度,可提高精梳机的产量、改善棉网的接合质量;但会加重锡林的梳理负担及牵伸装置的牵伸负担。因此,给棉罗拉的给棉长度应根据纺纱特数、机型及精梳小卷定量等情况而定。几种常见精梳机的给棉长度见表。
& Y/ s' [! z0 [6 j7 w0 i/ G几种常见精梳机的给棉长度 单位:mm | 机型 | 前进给棉 | 后退给棉 | | A201D | 5.72,6.86 | — | | FA251E | 6,6.5,7.1 | 5.2,5.6 | | FA261 | 5.2,5.9,6.7 | 4.3,4.7,5.2,5.9 | | F1272 | 4.3,4.7,5.2,5.9 | 4.3,4.7,5.2,5.9 |
' R: G" T0 |$ Z1 ^& x% x( P2 \) x(3)钳板的运动定时:钳板的运动定时主要包括钳板的最前位置定时、开口定时及闭口定时三种。钳板最前位置定时是指钳板到达最前位置时的分度数。精梳机的其他定时与定位都是以钳板最前位置定时为依据。几种常见精梳机的钳板最前位置定时见表。0 U) h1 P& u" v7 k+ c. B
几种常见精梳机的钳板最前位置定时 单位:分度 | 机型 | A201D | FA251E | F1272 | | 定时 | 24 | 40 | 24 |
7 Z: D+ V: L" ] Y钳板的闭口定时是上、下钳板闭口时的分度数。钳板的闭口定时要与锡林梳理开始定时相配合,一般情况下钳板的开口定时要早于或等于锡林开始梳理定时,否则锡林梳针有可能将钳板握持的纤维抓走,从而使精梳落棉中的可纺纤维增多。锡林梳理开始定时的早晚与锡林定位及落棉隔距的大小有关。几种常见精梳机的梳理开始定时及钳板闭合定时见表。对于A201D型精梳机而言,由于锡林第一排针到达钳板下方时,梳理隔距较大,锡林第一排针几乎与握持的棉丛不发生接触,因此当第二排梳针到达钳板下方时钳板闭合,也不会发生梳针抓走棉丛的现象。A201系列精梳机钳板的闭合定时可略迟于梳理开始定时。; V5 a% t( w2 Y7 Y0 ^, [
几种常见精梳机的梳理开始定时及钳板闭合定时 单位:分度 | 机型 | A201D | FA251 | F1272 | | 梳理开始定时 | 27.5~28 | 11 | 34~35.5 | | 钳板闭合定时 | 27.5~28.5 | 10.2~11.2 | 32~34.5 | & a- a* f8 @- c; m
钳板开口定时是指上下钳板开始开启时分度盘指针指示的分度数。钳板开口定时晚时,被锡林梳理过的棉丛受上钳板钳唇的下压作用而不能迅速抬头,因此不能很好地与分离罗拉倒入机内的棉网进行搭接,从而使分离罗拉输出棉网会出现破洞与破边现象。从分离接合方面考虑,钳板钳口开启越早越好。由于精梳机的落棉隔距对钳板运动有较大影响,因此钳板开口定时随落棉隔距的变化而变化。几种常见精梳机钳板的开口定时见表。 几种常见精梳机钳板的开口定时 单位:分度 | 机型 | A201D | FA251E | F1272 | | 钳板开口定时 | 4.5~6.5 | 22~23 | 7~12 |
4 H g6 Y* x# D1 w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