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色纺织品] 纺织类国家级非遗:夏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 20: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纺织类国家级非遗:夏布
0 b5 M4 [. g8 d# I7 y9 i7 }$ Q

+ G3 Q& C) x5 G! E9 q
  一、产生地区
( h* M4 @4 q( \3 i! S. G
目前手工夏布主要产地在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地。
. {3 Q+ ]- ]5 `1 P' e
二、艺术特色
4 j5 K" v% W( F: `
夏布是一种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罗纹布。又名苎布、生布、麻布、扁纱。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江西古越族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和使用手工织布。苎麻经脱胶、漂白、经纱、刷浆、上机、织造等工序编织成布,成布后,需加灰锻濯漂白,制成白苎、白苎细布。

) O9 `4 G" n4 l9 S" ^
  江西苎麻布为中国古代服饰的上乘面料,唐、宋时期被选为贡品。明、清时期,江西夏布、棠阴夏布更是闻名中外,并远销朝鲜、南洋各埠。到清末,隆昌夏布与江西万载、湖南浏阳夏布齐名中外,成为四川主要出口物资之一。
. }- I/ t% a* p! k( a# z8 e( {4 o
三、工艺流程

/ R4 n8 z6 M) c  B4 L7 U
夏布以苎麻为料,根据苎麻原料的品质、质量的不同,制作成不同品种和质量的夏布。整个生产工艺过程分为原料种植、原料制作、绩纱、经纱、织布等工序。

) _1 C( N, [, I5 z3 A
四、发展现状

/ A1 k( U9 O" W6 |/ o. `) q
20世纪 20~30 年代,由于人造丝制品的兴起,夏布业日见萎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手工苎麻布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机织苎麻布应运而生。江西新余分宜夏布城的麻纺企业通过国际领先的微生物脱胶专利技术,生产出色泽鲜亮柔和,吸湿性强,透气性好的苎麻纤维,摆脱环境污染并能够纺织高支高密的高档纯麻面料。
  夏布未经精制称为本色布或生布,质地生硬,颜色微黄,只能制作口袋、衬料。制作蚊帐和衣料则需精漂、染色或印花。精漂后布质柔软,再经浆折后,布面平整板实,整齐美观,方可出售。
) q" S) M3 o7 C1 [0 _!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6 2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 M$ f& C6 q- \; X
推荐写夏布的一本书: 布声声川渝荣隆地区夏布工艺的历史及传承,余强,PDF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4317-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8 20: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载夏布织造技艺

) C4 z5 u6 t$ u夏布原产地在江西省万载县。2 \. l! E" k, t' m$ n+ j
/ H5 E  @% G) U* i& W7 _7 _/ q
万载位于江西西北边陲,武功山以北,锦江上游,全县面积1718平方公里。光照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渠交织,山间多泉,水质清澈,呈淡碱性。温和的气候,充沛的水源,给夏布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 L# v8 w8 S/ X/ d0 r

, `" p7 x. X5 Z  S: W万载夏布生产追宗溯源可到东晋后期,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汇聚世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万载夏布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炉火纯青,其夏布质量“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在唐代,万载夏布被列为贡品。1936年万载夏布参加川、湘、鄂、桂、赣等省特产联合展览会、江西省运杭展览会和1942年江西省国货陈列馆特产展览会,以它加工细致、纱质柔软、质地洁白等特点名列前茅,获得一致好评。1940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夺得金牌,使万载夏布誉满中外,并称江西三大特产之一。
! B+ n) j0 l6 Y- Y) f( |( I1 b" a( D
. W6 z; y2 T9 N  q. X万载夏布是传统手工布的典型代表。作为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有其独特的品质。新织麻纱呈圆形,故又称圆纱夏布。它与外地的扁纱夏布相比,质地更好,麻更精细,更耐用。其纱质细腻、经纬咸宜、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透气、不皱折、挺括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越洗越白嫩,是一种纯手工、纯环保、对人体、对环境、对土壤没有任何污染和破坏,系当之无愧的环保产品。
0 ?7 A4 E& o4 D- V# U% K  b$ e* g! _( D3 k+ m( o
由苎麻到夏布,其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分为苎麻种植、原料制作、夏布制作三个部分,几十道工序。万载夏布按规格分有4种;按品质分有400扣、600扣、800扣、1000扣、1200扣5个品型;按等级可分为5个等级。
3 {& M- t/ T5 M" |
& J5 ]) ^" m" W. O历代封建王朝将苎麻布列为赋税和贡品。由此可见,苎麻布对古代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研究夏布生产的历史对研究麻纺品发展史和服饰发展史有重要价值。万载夏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可用来制作服装、帷帐、可用于题诗作画,可制作工艺品等等。目前,万载夏布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东南亚和欧洲各国,在这些国家,进行再次加工,制成风格各异的工艺品、装饰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受到东南亚各国和其他地区人民的青睐。
# d, d; w& X) x: U* o: ]5 G5 S5 W& S; s4 l! [0 c) m
2008年6月,《万载夏布织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j) T3 k* T. o7 Z) I. p  U5 f: r5 t% S
200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万载夏布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s3 r( l9 H3 {( o

3 M2 H5 q: }4 ]" H0 w9 s  h! Y2010年5月,万载夏布织造技艺代表江西手工制作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上海世博会展出。2011年5月,万载夏布织造技艺参加第三届中国成都 ·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示展演活动。2013年10月,赴山东参加中国 · 台儿庄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2014年1月,赴京参加了BMW中国文化之旅回顾展。2015年11月,赴武汉参加中国长江非遗展。近年来,又先后参加了第八届、第九届浙江 · 中国非遗博览会,荣获最佳展陈奖。2017年6月,万载夏布织造技艺传承人宋志学,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成果展”中,荣获“新生代手艺之星”奖。
3 ~; g+ S; A6 y" ]% y- f9 B% \' {(江西文旅厅)
" X. g7 e8 l2 A3 |- n* m& r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8 21: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载夏布生产可追溯到东晋后期,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目前,夏布生产在万载分布广阔,几乎50%的乡村都种麻织布,特别是县城、马步、白良、双桥、潭埠、高城一带。 万载夏布是传统手工布的典型代表,新织麻纱呈圆形,故又被称为圆纱夏布。它与外地的扁纱夏布相比,质地更好,麻更精细、更耐用。万载夏布纱质细腻、经纬咸宜、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透气、不皱折、挺括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越洗越白嫩,是一种对人体、对环境、对土壤没有任何污染和破坏的纯手工环保制品。 万载夏布可用来制作服装、帷帐、墙布、褥垫,还可用于题诗作画或制作工艺品等,被誉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
8 x9 i1 ^) d  h) H' p% z2 Y
" N/ _* U! o; K% r3 X) \在棉花未传入中国之前,服装原料多是苎麻、葛、大麻。苎麻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被列为赋税和贡品,这足见由苎麻制成的夏布的历史价值。古代高档漆器物品都以夏布为底料,不少文人墨客在夏布上题诗作画。因其制成品具有不裉色、不腐烂等优点,这才使得不少著名作品能够留存至今。
) M! u5 ^8 ~; V: x" f# B( I
, ~/ n) ]  {. I" R+ \夏布的品质很大程度得益于原料的品质和原料的制作。外地浣麻多用漂粉与酸水等物,而万载浣麻多用本地山间清泉,无需掺入药品。因而,万载夏布纱质细腻、经纬咸宜、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透气、凉爽清汗、越洗越白嫩,有“柔软润滑、平如水境、轻如罗绡”之美誉。
% y* b( M8 ^9 ?) G) i! m% K
2 _. r3 L1 k( H7 P万载县严禁用硫磺烟熏而求一时之美色。万载夏布“嫩白匀净、色泽清秀、愈服则愈出”的原因是:从原料到成布的各道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原料加工全部采用日晒、夜露、泉浣等自然方法。 清水漂白法分编排、铺晒、洒水、接露等程序。日出之前,将苎麻按区编排,上下成列,用绳绕柱,铺晒时能够使其翻转,成片不乱。日出后,将编排好的麻排,摊晒在青草地上,让它充分打露(接露水)后,再洒清水(一般早晨8点30以后,每天洒水4-5次不等)。晒干后,重复翻动和洒水工序。一连几天按此法进行,大约5-6天后,苎麻就变成洁白纤维。 日晒漂洗法是将干燥苎麻浸入水中。将苎麻浸湿1-2小时后,取出暴晒于日光中之。干后又将其放入泉水之中,然后又取出暴晒于日光之中。这样反复数次,苎麻就变成细白纤维。9 }$ J' U3 v4 [3 @; |
0 c$ L) S2 ?9 `6 G9 _8 \
万载夏布作为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物质载体,具有独特的文化品质,因此,挖掘和保护夏布生产工艺,对研究麻纺品发展史和服饰发展史有重要价值。
* m1 d2 u" s  J' P" b. _; M2 B/ n( M5 M1 K& k
历史渊源# @( T# o' I6 r$ R9 N

0 a  b1 w2 y9 [- @: ]7 d+ u7 Q3 \' K万载县位于江西西北边陲、武功山以北、锦江上游,东至上高县,南接袁州区,西北连铜鼓县,东北与宜丰县接壤,西与湖南省浏阳市毗邻。境内光照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河渠交织,山间多泉,水质清澈且呈淡碱性。这为夏布的绩纱、经纱、刷布、织造等生产工序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2 e6 q) O! t' c4 K  `

. m' Y. M  G% g* j1 z: p. r据《江西夏布》记载:“中国苎麻栽培历史悠久,在中国浙江省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了苎麻的纺织平纹布,距今约4700年。江西万载是中国四大苎麻主产区之一,生产的苎麻质量最好。” 万载夏布生产可追溯到东晋后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据《万载县志》记载:东晋时期,江人多从西北黄河流域渐次向东南长江流域移居。江右一带,沃野千里,蔓草丛生,蚊虫、飞蛾等繁殖极盛。昼则成群结对,漫天飞舞,穿户入室;夜则扰人清梦,难以入睡。当时一个名叫蔺思源的人,用长叶杂草编成帷帐。他将帷帐挂在床上,阻止蚊虫飞入床内。然而因杂草质脆,故此帷帐不耐用。蔺思源一日发现一种富有韧性的枝条--苎麻,将它的外皮剥下,用其编织成帷帐。这种帷帐抗蚊害效果很好。此后,农民逐渐改进绩麻方法,专取其纯洁纤维来织夏布。% d" \% K# k3 t5 S8 o5 i/ @
" s" o1 \) |# c: C
唐代,万载夏布被列为贡品。明代,全县约70%的农户从事或兼营夏布生产,县城经营夏布的商号有上百家。清代,全县有1000多家作坊,3000余人专门从事夏布生产。民国时期,万载境内的大桥、潭埠等地,每年生产夏布万余卷(一卷平均23匹)并远销东南亚地区。1919年前,县城有上、中、下六个夏布收购行庄,后增设了信顺行、信义行、信通行、全大行、元大行等10多个行庄。这些行庄将收购的夏布用民船运销到粤、苏、皖、浙和南洋、朝鲜等地。据1931年海关统计,万载平均每年输出苎麻177000担(值275海关两)、夏布2万担(值288海关两)。抗日战争期间,舶来布匹日益增多,夏布销售渠道受阻,夏布产量逐年下降,店行纷纷倒闭。1947年,全县仅有16个夏布生产合作社和32户私营机房,从业人员约3400人,年产宽、窄幅夏布仅8000卷,但其声誉仍不断增强。万载夏布1936年参加川、湘、鄂、桂、赣等省特产联合展览会、江西省运杭展览会,1942年参加江西省国货陈列馆特产展览会,因其有加工细致、纱质柔软、质地洁白等优点而获得一致好评,名列前茅。万载夏布1940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展览,夺得金牌,誉满中外。 ! ~+ t9 U8 ^6 R1 m# w- i1 @
3 H+ _' \' G/ v! Y$ B
新中国成立后,万载县政府积极扶持夏布生产。1950年,全县年产夏布3.27万匹,但1000扣以上的精细夏布极少,多为600扣左右。1953年,全县年产夏布9.79万匹。1956年,全县夏布生产个体户达300余户,织机有300多台,主要分布在康乐、鹅峰、马步、潭埠、白良、大桥等乡镇。1956年元月,康乐镇夏布生产合作社成立,拥有职工346人、织机247台,年产夏布5.29万匹。1958年后,农业生产以粮为纲,开荒造田,加上全县大力发展烟花鞭爆生产,这使得苎麻生产越来越少,夏布业从此衰退。但夏布作为农村中一种家庭手工业,小规模生产仍在万载农村持续。* W0 _* F) b* R

6 e2 J/ b/ E# U. m" o8 I' ]0 \工艺流程
) K( v9 ]! O3 J
' H/ s) @2 M1 }: }. k; C% V5 a 由苎麻到夏布,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分为苎麻种植、原料制作、夏布制作三个部分,共几十个工序。
; g1 Z2 z4 e1 o# K' O6 r& y9 P, G% _6 {' s
(1)苎麻种植:苎麻初为野生,后移植家种,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乡民种麻,挖根移种,收麻后留其根,让根生发新枝,一般每年可收三次麻。
3 g+ U4 m, [* a, G: p( ]4 v; B5 A& E- D3 N! K5 J1 ~
(2)原料制作:苎麻成熟后,取其茎杆之皮,用刮刀刮去表皮,晒干、浸水、漂白、脱胶。
3 ]: }7 ]* }3 L7 z& z& t6 y- ?9 i+ a; Z1 X2 U' y
(3)夏布制作:分为绩纱和织布两大部份。绩纱分为原麻漂白、撕片、卷缕、捻纱、绕纱五道工序,尽为女工。织布分为经纱、检铰、过扣、刷布、上浆、拖浆、上机、织布、包装等工序,其中以刷布、织造为难。经纱、刷布多为男工,织布多为女工。
) K: F" W( e  n
$ F* t+ j' T9 F夏布的质量与苎麻的质量关系密切。当地人将苎麻质量分为标庄、头庄、二庄、三庄、白索、晒青六级。(1)标庄:麻细白嫩、富有光泽,长度在4.5尺以上,用来织造1200扣的上等夏布。(2)头庄:稍次标庄,长度在3.8尺左右,用来织造800-1000扣的中上等夏布。(3)二庄、三庄:次于头庄,长度在3尺以下,用来织造600-800扣的中等夏布。(4)白索、晒青:漂洗较差,长度在3尺以下,用来织造400-500扣的下等夏布。
3 p( ^% |1 |, {! z# n9 O) K% Y3 n6 e8 c+ E; P
清代以来,万载所产夏布规格有四种:1、幅宽1.6市尺,长36市尺;2、幅宽1.8市尺,长70市尺;3、幅宽1.7市尺,长72市尺; 4、幅宽1.6市尺,长80市尺。
; O0 {9 e$ n, M0 i3 N, N7 a2 a$ S& ~6 W' v) B
20-28度的气温对夏布生产最为有利,过冷或过热会使得纱线容易折裂、断头庇粒多,从而影响夏布质量。植物油、大米制成的浆糊等辅料可以增强纱质柔韧性,每匹夏布约需植物油0.1公斤、大米1公斤。 按织造品质分有五个品型:400扣、600扣、800扣、1000扣、1200扣。 800扣以上的夏布主要用作上等衣料,或经抽纱后做成各种精致装饰用布。400-600扣的夏布主要用于祭祀表俭。阔幅800―1200扣为细色、600-800扣为中色、400-600扣为粗色。窄幅650-800扣为上等、500-650为中等、340-500扣为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西夏布质量分为5个等级:1200扣为一等,800-1000扣为二等,600-800扣为三等,400-600扣为四等,400扣以下为五等。
: E  l& a0 t# z6 e(江西文旅厅)
6 H) y! j$ A  ]) ^/ v6 I" m2 f
! A1 G( L, C) P; d% S5 t' k9 ^相关链接:新余分宜双林夏布手工制作图$ _! J6 f2 ~+ |1 k1 Z0 [% \' p
) p4 y! E3 @* k3 U  G
: ?0 u$ o" N5 G8 q: d1 V$ Z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8 2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布制作工艺
. M+ B  q8 e6 |! R9 b

0 ]2 k- D6 C( O/ L" n/ |# H1 ^夏布是用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
: g: h9 ^4 |) x6 G# M0 z$ g: r' s( e! ^6 L5 v
上饶信州等地盛产苎麻,数千年前古越先民便在这里从事苎麻的耕种并用于手工织布,延续到清末,信州夏布逐渐形成气候。信州沙溪镇素有“苎麻之乡”的称誉,夏布一直是其支柱产业。该地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擅长种麻织布,信州夏布远销韩、日、美、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0 O/ k% h0 T1 G5 H" f0 ^
; w7 m' B4 |$ H$ W! a% l信州沙溪的夏布制作由种麻、浸麻、剥麻、漂洗、绩麻、成线、绞团、梳麻、上桨、纺织等12道手工工序组成。由苎麻原料的品质、质量的不同制作成各种档次的夏布,其品种以经纬线可分为平布、罗纹布,以麻线粗细楞分为粗布、中庄布和细布。精漂的细布,色泽雪白,细嫩轻软,被誉为“麻绸”。9 j; T8 g0 C" ^, Y( p2 o; i

% S$ E$ [& U2 x5 b3 D如今,当地的夏布主要以公司加家庭的模式生产,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使用传统织布机共同织麻的景象已成为信州沙溪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 M( a7 [2 q5 ^9 `3 w, C3 ]: H# J
0 k9 b" Q9 C6 c  B在中国,夏布生产的历史非常悠久。《诗经》有云:“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说明周代就已经以自然发酵方法加工麻料。夏布是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一种平纹布,其所用的原料苎麻是我国特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九十,有“中国草”之美称。苎麻是一种优质高产的纤维作物,其吸水快干、易散热,制成麻布,易洗易干,透气通风。苎麻的透气性比棉纤维高三倍左右,同时苎麻纤维具有防腐、防菌、防霉等功能。因用苎麻手工纺织而成的布料,穿着凉爽舒适,是理想的夏秋季衣料,故得名“夏布”。夏布是纺织品里的活化石,是最古老的布料。史载:“古者先布以苎始,棉花至元始入中国,古者无是也。所为布,皆是苎,上自端冕,下讫草服。”就是说,在古代,无论帝王还是百姓,均以苎麻织成的夏布为衣。在上千年的封闭自然经济里,农户种麻织布一方面是用来解决自家衣被帐料之需,一方面是作为朝庭赋税和贡品。据《明太祖实录》载:“凡农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有司亲临督劝,惰不如令者罚。”即不种的每年要罚交麻布一匹,显示了政府对植麻的重视。
2 ?1 x+ C! X, X6 @0 @# N江西是中国苎麻四大主要产区之一,苎麻种植加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赣东北地区属越国,那时候这片土地上的古越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并用其手工织布。到了唐宋时期,随着江西手工业的发展,江西成为全国夏布的主产区之一,并一直持续到现今。清代黄原裕《种苎麻法》云“豫章织绩苎布,工细甲天下”,更是对江西苎布工艺的高度赞誉。
: {0 O" M( a/ n) d# j夏布是素有“苎麻之乡”美誉的信州区沙溪镇的支柱产业,其夏布生产始于清代,并一直延续至今,深受国内外客商的赞誉和喜爱,产品远销韩、日、美、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G# ^: u" \1 K8 q: r, a

1 p' C6 e* ]2 R3 G
夏布制作工艺.jpg / R9 J  [% t/ E# K  Y6 B5 m
(江西文旅厅)  F0 z, G! ^8 Q( K) y
: t. c" z% ?; _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20-11-29 08: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庆荣昌夏布织造技艺& L+ G8 N4 a. n5 L1 K) z! O$ j# O7 i3 X
, |) l6 g4 o# x" a
项目序号:885$ S- h8 f9 W4 v' n2 {! U
项目编号:Ⅷ-102! H2 @% J1 I& U% c" J: ~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 S( g% |5 x  G1 h3 H- }+ F" _类别:传统技艺& h" u! _1 X& o* }# p
所属地区:重庆市
% \& i7 O6 q/ p# G类型:新增项目  p+ p4 w7 r) u0 f. W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荣昌县
8 {# `9 j) H1 z+ `5 X/ [( V保护单位:重庆市荣昌区文化馆; W2 c' m, }! J5 N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荣昌县' U# l$ N) h7 R/ Z$ S
' s# P, S2 L( L' L! E. E% X
夏布生产可溯源到东晋后期,唐代夏布被列为贡品,以江西万载和四川荣昌生产的夏布为主要代表。
  E/ N: J2 I1 ]6 L" r5 J# o9 Z& R- I& A- F+ [
万载夏布是江西传统手工布的典型,它起源于东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新织麻纱呈圆形,又称“圆纱夏布”。它与外地的扁纱夏布相比,质地更好,麻更精细、更耐用。这种夏布品质精细,边缩平整,织造均匀,色泽清秀,透气性强,凉爽清汗,不起皱,不变形,易洗涤,越洗越白,是一种纯手工、纯环保的产品,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由苎麻到夏布,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分为苎麻种植、原料制作、夏布制作三个部分、几十道工序。万载夏布按规格可分为四种,按品质分为五个品型,按等级分则有五等。万载夏布可用于服装、帷帐、工艺品等的制作,也可用来题诗作画。
9 e: R3 I) ^( \& J4 V/ y# k* t1 {# x9 c# G  `$ H. ~  u
荣昌县地处重庆市西部,夏布织造主要分布在该县的盘龙镇。荣昌夏布历史久远,汉代称为“蜀布”;唐宋时期为“斑布”、“筒布”,主要用作贡品。清代康熙年间作为商品生产,以后销往省外,甚至远销朝鲜、日本夏布织造场景和南洋等地,成为荣昌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荣昌盘龙镇夏布以苎麻为原料,成品有细布、粗布、罗纹布三大类别。其生产工艺包括打麻、挽麻团、挽麻纡子、牵线、穿扣、刷浆、织布、漂洗、整形、印洗等工序,织成的夏布细密平整,莹洁润滑,坚韧耐用。由于麻质的特性,这种布穿后易洗易干,古朴雅致,美观大方,凉爽吸汗,舒适宜人,是人们夏日衣着用料的上等佳品。
8 v2 _- v7 u) |: ]# M# W
; \9 B/ c! R3 W' J# i- }7 A目前机械生产的化纤布日益增多,加之传统夏布的原料苎麻日益减少,夏布生产的利润越来越低,许多人不愿从事此项繁复的手工技艺,同时夏布的印染技艺也后继乏人。在此情况下,我国夏布织造技艺濒临消亡的危境,有待抢救保护。% b& s2 f2 G! w* x1 M1 l7 V$ i  q, S

/ E, @# G7 A, O) c. N相关传承人$ D" _. t8 @1 r* d: Z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6 `' ?6 j: b4 i: n
05-2803        李俭康        男                汉族        传统技艺        Ⅷ-102        夏布织造技艺        重庆市荣昌区$ a# b: X6 r( u; F7 Y: m3 I7 J
03-1362        颜坤吉        男        1930.01                传统技艺        Ⅷ-102        夏布织造技艺        重庆市荣昌县& Q+ h% t% b$ ?, x  V" P" [
8 {0 {  P* h8 e;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0-29 05:45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