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z& x9 M# T! j# ~* [: k" J纺织类国家级非遗:苗绣
- @# d$ Q; q0 I& k# l " _( l0 O) X6 x, j; R( @ b
一、产生地区
6 Z+ I, K' ]# ~0 A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地区苗族聚集区。 , \! N8 x* r- X5 M
二、艺术特色 * [7 b# Y" Y) J% G# k, P4 e
苗绣最讲究对称美、充实美和艳丽美。所谓对称美,就是上下左右不论图形、色彩、空间,都要求完全对称;所谓充实美,就是整个绣品不留空白;所谓艳丽美,就是用色大胆,鲜亮夺目。苗绣主要用来镶嵌服装的衣领、衣襟、衣袖、帕边、裙脚、护船边等部位,亦可用它来缝制挎包、钱包等。
# X- r/ ~9 Y4 O% [( h9 L三、工艺特色 3 Q4 O) ~* s5 n4 q+ g
一般来说,根据不同刺绣针法选用不同布料。绣花、插花要求用细薄的丝绸或化纤;挑花、串花则要求用较厚实的棉布、麻布;捆花、洒花、点花、贴花、粘花、堆花等对布料的要求不那么严格。
7 n7 {' n$ Q, I绣线种类也多样,有丝线、棉线、麻线、毛线、金线、锡线和铜线等。麻线主要用于比较粗犷的绣品;毛线用在网丝格较明显的粗麻布或毛线织的锦布上;金线、锡线、铜线除少部分单独串花刺绣外,主要是辅佐大面积的绣花、插花作捆花或洒花之用;棉线、丝线是供大面积的绣花、插花之用,要求布料细薄光滑,也有作贴花、堆花、补花而用的。 5 w( w" d8 y& T5 o( h
四、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审美观念和趣味的不断变化,民族服装的市场越来越小,苗族青年人中,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人更是越来越少。并且,苗绣只有少数当地人以家庭作坊式生产,全手工操作下,出产极为有限,销售渠道也极为有限,靠当地旅游商店、网上销售等,销量极为有限。
2 X, `# V! M: J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