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细羊毛及改良毛的线密度离散系数较大,成品毛条中纤维的线密度离散系数达到23%~29%,并且同一根纤维的不同部位强力差异较大,这种弱节毛在制条过程中容易断裂,形成较高的短毛率。国产细羊毛及改良毛长度偏短,毛丛长度多在55~65mm;还存在含油汗较少,粗腔毛、土杂及草杂较多等弱点,在制定加工工艺时应加以综合考虑。粗腔毛在梳理过程中的去除,也会提高纤维的平均线密度,和毛时要均衡配置,保证成品条符合质量标准。国毛纤维强力低,梳毛上机前的混料要充分开松,以使毛块容易被梳解为单纤维,梳理工艺也要掌握轻负荷、大隔距、小速比的原则,尽量降低纤维的损伤。国毛纤维偏短,针梳和精梳的隔距和牵伸倍数要相应偏小,以加强纤维运动控制,提高毛条的条干均匀度;国毛的含杂较多,要加强开松去除土杂、调整梳毛和精梳的除草机构、设置严密的除杂工艺,彻底去除草杂。国毛制条工艺实例见下表。! e; L7 w+ o r* r/ d!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