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促织网 首页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张清华获2025纺织科学成就奖

2025-10-19 20:27| 发布者: 五月争麦| 查看: 179| 评论: 0

 第十五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于10月18-19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年会以“学术+ 创新+ 产业+”为主题,围绕纺织最新前沿科技进行了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并颁发了2025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四个子奖项(纺织科学成就奖、纺织科技创新奖、“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Frontiers of Textile Science Award(纺织前沿科学奖));发布了第26届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以及2025年纺织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遴选结果等。大会设1个主会场、21个分会场,以及墙报、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区。


此次年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南通大学承办,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安徽工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嘉兴大学、江南大学、青岛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等的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孙瑞哲,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孙以泽,韩国工程院院士Cha Hyung Joon、日本工程院院士Kim Icksoo,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肖朝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党委书记李陵申,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南通大学党委书记杨宇民,以及知名专家学者,来自海内外的科研、生产、教学一线的纺织科技工作者及学生千余名代表参会。


过去五年,广大中国纺织科技工作者以新材料、智能技术领域的新突破、柔性生产技术和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等创新,实实在在地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了纺织力量。伏广伟在致辞中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自第二十四届理事会以来,以中国纺织学术年会为主的大型学术交流平台和科研成果传播主阵地,用学术前瞻为行业创新铸魂,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创新赋能纺织科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正处于一个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各产业协同赋能的新工业时代,无论是学术还是创新,都被新技术变革赋予了多维度、深层次和多元化的相互融合。

面向未来“十五五”时期,学会将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产业深度变革、助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展现新担当、履行新的使命,赋予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持续注入强劲的纺织科技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迎接学会百年华诞献礼。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以“数实融合、跨界突破”的特征重塑全球纺织产业格局。纺织行业亟需以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跃升。李陵申在致辞中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只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才能摆脱传统发展路径依赖,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引领”的根本性转变。

为此,李陵申对未来科技创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构建基础研究攻坚体系,筑牢创新根基,强化科技攻关的战略性前瞻性布局;二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系统完善科技研发体系;三是完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产融结合协同发展,创新产业链金融模式。

2025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授奖名单

纺织科学成就奖
东华大学教授 张清华  

纺织科技创新奖
东华大学研究员 李召岭  
东华大学教授   斯  阳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陶光明    
武汉纺织大学教授 夏治刚    
天津工业大学教授 庄旭品   

纺织前沿科学奖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 孙刚

“中复神鹰”纺织青年科技奖
青岛大学 刘云
浙江理工大学 刘国金
浙江理工大学 余厚咏


张清华获奖后表示,大家常说十年磨一剑,但真正做到十年做一件事不出成果是很难的。我一直从事聚酰亚胺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感谢中国纺联、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以及企业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总经理连峰(上图左一)表示,我们的碳纤维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希望有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加入碳纤维领域,使我国碳纤维行业迈向新高。


此外,学会为“纺纱工艺数字孪生系统应用科研基地”等3家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研基地颁发了证书。

学会还发布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科技论文卓越行动计划遴选结果:《条混过程模拟及纤维在纱条中分布的预测》等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纺织博士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基于细观统计特征的3D-BFRP参数化随机建模与力学性能验证》等12篇硕士学位论文入选纺织硕士学位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光致变色纺织品的制备及其防伪应用》等30篇论文入围第25届陈维稷论文卓越行动计划,其中《莱赛尔纤维环保染色机制》等15篇为入选论文。


在主旨报告环节,孙瑞哲作了《在创新融合中开启锦绣未来》的主旨报告。他从认识中国纺织发展的新阶段、理解创新已成为发展必答题、洞悉产业创新实践的新特征、理清行业创新体系的新要求、把握创新体系建设的着力点、以融合创新实现发展新突破等六个方面阐述了行业创新的必要性、新特征,以及突破方向和路径。


孙瑞哲指出,推动创新体系的现代化构建,必须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深刻洞察变革趋势的基础上,把握好构建适配未来的知识体系、适应智能驱动的创新范式、引导合理高效的资源配置三个关键方向。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把握时代脉搏、重塑产业未来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知行合一、体用合一、义利合一,系统布局,务实推进。

以融合创新实现发展新突破,一要把握关键点,以原始创新筑牢产业根基;二要融通价值链,以纵深整合提升转化效率;三要拓宽需求面,以开放融通提升发展位势;四要打造联合体,以集成集约完善产业生态。

孙瑞哲最后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在新的战略擘画中,中国纺织工业正迎来新的历史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经纬交织;技术、场景、规则、生态,锦绣交融。我们的行业创新工作更应该笃实坚定,向下扎根;志存高远,向上攀登。要有于众声喧哗中见未来的方向感;要有于瞬息万变中知行止的节奏感;要有于开放协作中强本色的主体感;要有于实业报国中有担当的责任感。

(信息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相关分类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0-22 00:3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