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检测检验] 上浆率、退浆率的意义、测试方法及计算、影响因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3 06: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试验目的与意义: P1 R" Z4 r+ y  \% ?8 u. m$ \7 ^
(1)使上浆率被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u0 ]4 {/ g0 y3 g% E& ]# Q% |$ d
(2)上浆率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上浆后经纱的强力、伸长、弹性及耐磨性,最终决定织造效率的高低。7 q. [+ j8 g, o8 s8 B. m
(3)上浆率过低会影响浆液对经纱外表面毛羽的被覆与浸透效果,进而影响织造时的开口清晰度,由此导致三跳(跳花、跳纱、星跳)、纬缩疵布。最终影响产品质量(下机一等品率)。, _, p. P. L7 [* K4 x3 ]& n
(4)上浆率高低将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包括浆料成本和染整工序的退浆成本)。8 a4 m8 v3 H8 N* ^) Y! N
" r! z2 T  `4 s3 ^# V/ z" ]6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07: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 U: j+ f! c0 f: n! R二、试验方法与计算
* ^1 V9 D  `' w7 j0 ]/ o% Y- z(一)硫酸退浆法
2 q0 V! J! y7 R/ \  X4 A; p$ B( ?; x适用于以淀粉浆或以淀粉为主的混合浆的经纱退浆(同时进行回潮率试验),不适用于粘胶纤维品种。% t7 S1 ^, }: i1 }0 Z$ [4 E6 b
1.试验仪器及试剂4 W! r' p$ r% C5 f& j
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硫酸[34%(21.9°Bé)]、稀碘液(用作淀粉的指示剂)、甲基橙指示剂(用作酸的指示剂)。
) Z  p, o4 D# B* v7 J0 i2.试验步骤2 _: Y( U$ |5 v7 }& c9 j  p9 ~
(1)取样。落轴时取全幅纱样约10cm,放入密封的铁桶中。
6 E7 H! d# {' s7 G9 ^(2)称湿重。在天平上称纱样烘干前重W2
3 g+ L0 @; C5 C) U(3)烘干。将纱样放入电烘箱中烘燥(105℃,约1.5h)。
# @% K& Q! L9 P- D  G( y(4)冷却。将纱样迅速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15min。
) m( r) Y. W  A1 H) s! D8 ~8 j4 b(5)称退浆前干重W1
4 f. e: [0 [! @( J1 S- F! O3 c4 L# r(6)计算浆纱回潮率(方法同前)。
: Y5 J/ d" B! j' l(7)配退浆液。将烧杯中倒入700mL水,缓慢注入14mL稀硫酸[34%(21.9°Bé)]。1 g! C; t/ j3 H* i
(8)退浆。将烧杯放在电炉上加热至水沸腾,再将纱样放入烧杯进行退浆,退浆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纱样,目的是保证退浆均匀以及将气泡释放以避免烧杯爆裂。) `7 ?9 x+ }% t) _: P6 k0 @. q
(9)检验。在退浆过程中用稀碘液指示剂滴在纱样上,如颜色呈蓝黑色或蓝色,说明浆料未退净,如颜色变为橙色(稀碘液本身的颜色)说明浆液已经退净。由于蒸发作用,退浆过程应补充水和硫酸。
/ k/ F# M% J# v2 @(10)水洗并检验硫酸。将退净浆的纱样用水不断冲洗以去除残留的硫酸,用甲基橙指示剂检验,如果纱样的颜色呈红色,说明硫酸未洗净,如果颜色变为橙色(甲基橙的本色),说明硫酸已洗净。
2 Z& Q: P& s- K6 g0 U( o(11)将湿纱样放入电烘箱烘至恒重(105℃,约2.5h)。# ~7 Y7 k, I, o
(12)将纱样取出,迅速放入玻璃干燥器中冷却15min。
* E8 G/ ^7 m6 `, J# Z' K. b& }(13)称退浆后干重W0; `* G9 ^: Q; S6 D" q6 x6 _! ^
(14)计算退浆率:8 V  m- Y( ]/ C3 `
退浆率计算公式.png
式中:J——退浆率;' g3 o1 D$ W! o7 T9 ?' u& V
W1——试样退浆前干重,g;. e9 j  w- l- J" v5 I
W0——试样退浆后干重,g;; T8 I- X; D- o/ ^+ @1 z0 b  y
β——毛羽损失率。采用上式计算较为繁琐,可以将公式化简为:
) p$ X8 K8 b, b# @+ V, `
J=(W1×F/W0 -1)×100%
其中,毛羽损失率系数F=1-毛羽损失率β。
1 N/ g7 W3 |: v" p3.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Y, _' U6 x$ L4 M' g4 u
(1)试验时的操作速度。如果操作速度慢,热的纱样将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X' V3 `. F" i1 f& M(2)退浆时间。退浆时间应当精确,如果退浆时间不必要的延长,会造成毛羽的损失过高,纱样退浆后干重W0减小,从而使退浆试验结果大于实际值。
" J8 d$ ]" X/ \& p9 I$ t9 ~(3)残余硫酸。如果纱样上残余硫酸未充分洗净,纱样烘燥时纤维将会产生炭化作用,退浆后干重W0减小,退浆试验结果将大于实际值。- T2 N5 q- m% R9 W  p
(4)毛羽损失率。毛羽损失率的试验时间应和该品种的退浆时间相对应。注:上浆率的测定也可采用称轴重计算法。, G/ V- i8 x) M) F2 j
(二)氯胺T退浆法6 Q0 v* S4 l* a1 |3 B# x1 S- l
该法适用于淀粉上浆的粘胶纤维经纱的退浆,也可用于PVA、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酰胺混合浆的退浆。/ O" [2 P7 \1 x; k; ]
1.试验仪器及试剂
3 _% U9 w- |, L% C# l( D% n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氯胺T退浆试液(配方:氯胺T 2g、硫酸铜0.1g、石油磺酸钠3g、烧碱3g、水1000mL)、稀碘液、淀粉—碘化钾溶液。5 |0 s/ f3 D! n. Y
2.试验步骤
' Z2 U4 x, W! L/ P, z  N% b" L1 c* V(1)以1g纱线30~40mL的比例配制氯胺T退浆液,将纱样放入退浆液中煮沸5min,其间要不停用玻璃棒搅拌以释放气泡,而后取出纱样,用清水漂洗,用稀碘液检验淀粉是否退净,再用淀粉—碘化钾溶液检验氯胺T是否洗净,洗净后为橙黄色,未洗净呈蓝色。
( j5 P$ V, X! N/ z; s(2)退浆后的其余试验步骤与计算方法同硫酸退浆法中的步骤。
9 O' B! y' O6 t& [* q/ p/ }(3)淀粉—碘化钾溶液的配制方法:取100mL蒸馏水于500mL烧杯中,加热煮沸后,加入0.5g可溶性淀粉(预先将淀粉调成糊状),再煮沸5min,待冷却后加入10g碘化钾,储于棕色瓶中。
- g2 \6 `, H! {) A  k1 i(三)清水退浆法
2 t8 U4 C- N  B5 G: Y此方法主要用于纯PVA上浆的经纱的退浆。
  F9 P% Q$ ]7 G- C# t! h& t1 N1?试验仪器及试剂* f0 \* `/ l3 O7 c7 @, Z/ c, ]' T
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碘—硼酸溶液(用于检验PVA)。
' g9 i; @' e7 U& `' D2?试验步骤
: x/ N& q+ ?% ~' Z(1)以1g 50~80mL水的比例,将试样用清水煮沸30~40min,然后用温水漂洗2~3min,再换水煮沸10min。最后用碘—硼酸溶液检验浆液是否退净,如退净则显示黄色;如未退净,完全醇解PVA呈蓝绿色,部分醇解PVA呈绿转棕红色。/ K* d: W( L& x) |
(2)退浆后的其余试验步骤与计算方法同硫酸退浆法中的步骤。9 |) F  ^- ~6 W1 a, {# ]& c
(3)碘—硼酸溶液配制方法。取1.5mL 4%的硼酸和15mL浓度为0.01mol/L的碘溶液混合均匀,储于棕色瓶中。$ y7 Z9 m! y% V  u/ Z1 ^2 c
(四)氢氧化钠退浆法该法适用于聚丙烯酸酯上浆的经纱退浆。& ^4 X9 O) r" N  P
1?试验仪器及试剂* E, x" X: |$ r, O& ^$ G
烧杯(1000mL)、玻璃棒、电炉(1500W)、电烘箱、玻璃干燥器、天平(工业链条天平或电光天平)、2%的氢氧化钠溶液。9 f* R% @- x; q. E- _" w
2?试验步骤, H5 F; h8 \, l6 e
(1)将试样放入1g纱30~40mL比例配制的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10min后取出,以清水漂洗纱样,洗净为止。$ a9 S4 [9 ?- `
(2)退浆后的其余试验步骤与计算方法同硫酸退浆法中的步骤。
- ?8 O  U7 B% t" ?" w% p/ c2 e  R# S8 ^. s6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 07: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8 q8 W) w- i5 i4 l6 @4 D三、影响上浆率的主要因素
( G& C# q8 H& e/ ?! |  Z* V* U1?浆液的浓度
4 K' D* W) H# D' s% j  G" ~
浆液的浓度是影响上浆率的决定性因素,浆液的浓度越高,则上浆率越高。7 B1 k9 E1 U! G) g4 {5 j: C: s  F
2?浆液的黏度
, X% l2 P1 B9 `1 z4 h0 q0 `1 H6 W  p浆液的黏度是控制上浆率的重要手段,浆液的黏度越高,被覆上浆增加(浆膜变厚),则上浆率相应增大,同时落浆率可能增加。
& R" i2 F% U% t, {3?浆液的黏附力4 u4 O9 ^- B; v1 _: f" C
浆液的黏附力越高,落浆率减少,上浆率有增加的趋势。
' {; I8 Y4 D" g6 }8 F2 F) t! b4?压浆辊的压力( P; j# l% x6 V3 ]( [
压浆辊的压力越低,则压浆后浆液的在纱线上的余留越多,被覆上浆越高,上浆率越高;反之,压浆辊的压力高,则浸透上浆高,被覆上浆低,即压浆后纱线上余留的浆液少,上浆率低。靠近烘房的压浆辊对上浆率起决定作用。+ \$ X4 A  R4 T1 h5 x. P) r, k
5?压浆辊的表面状态5 Q$ }4 e# f: h1 O+ K. ?( n
压浆辊表面弹性好、有微孔,将有利于浆液的吸附及压浆后浆液的二次分配,上浆率较高。压浆辊在使用过程中橡胶层表面会逐渐老化,弹性下降,应该每六个月到一年磨修一次,以保证上浆效果。
$ [0 Z2 z% P) t/ Z& d6 p6?浸没辊的高低
& t1 Z* z2 f% B& W/ \浸没辊的深度大,浸浆区长,上浆率较高。但调节浸没辊的高低位置会恶化浆纱伸长,一般使其中心位置与液面平齐。$ ?4 t$ G% @" D2 C4 \  f
7?浆纱机的车速' J' C+ J6 X1 |
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浆纱机的车速高,压浆后经纱上浆液的余留较多,上浆率较高。3 P& z; T) h9 E# j6 f
8?经纱张力
! B; e0 [4 |+ R4 g) B8 o# x经纱张力越高,经纱结构紧密,将不利于浆液浸透与吸附,上浆率较低。8 d) {0 S2 n; I, V' N( U4 U) O
9?浆液温度
/ W' r) m3 v8 ]/ s" H3 [* d* k8 z一方面,浆液温度的提高,浆液分子的布朗运动加剧,有利于浆液的浸透,对上浆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浆液温度的提高,会加速浆液的分解,使得浆液的黏度降低,导致上浆率的降低。上浆率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上述两方面中的后者。7 K1 l8 r& D) W0 b& w4 S+ L  I
10?经纱的性质
1 x  W- ~8 u; J. Q* x0 z/ n: f5 r$ S(1)经纱表面毛羽较多(如气流纺纱),将有利于对浆液的吸附,上浆率较高。. S# v/ i; R: d  n
(2)经纱的捻度较小,经纱结构相对松散,将有利于对浆液的吸附,上浆率较高。
2 R4 J1 o* a- x3 Y% D11?纤维的性质% r" z7 s2 Y: F9 A* I* f
(1)纤维的吸湿性。亲水性纤维(例如棉、麻、粘胶纤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羟基,因而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对同样含有亲水性羟基的浆料(如淀粉、PVA、CMC等)有很好的亲和性,上浆率较高。同理,涤纶纤维如采用淀粉混合浆上浆,则上浆率较低,所以应该采用对其有一定黏附性的PVA、聚丙烯酸酯上浆。( f) {0 ^" |6 E# B  R: J+ T9 Y
(2)纤维的表面性质是影响上浆率的次要因素。涤纶的纤维表面较光滑,不利于淀粉浆液的吸附。" m; P8 i. M0 z  q* z; g( @0 E" L

# j0 C6 }0 D: N8 a9 W(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4 05:3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