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幅衬纬经编组织的编织工艺
2 x/ e+ @! C% b* ]% o/ p全幅衬纬经编机类型很多,成圈机构与一般经编机类似,机上装有附加的全幅衬纬装置。衬纬方式有多头敷纬(又称复式衬纬)和单头衬纬两种。多头敷纬是将多根纬纱铺敷在输纬链带上,纬纱织入织物后多余的纱段被剪刀剪断,形成毛边。这种方式纱线损耗较大,并且因纬纱筒子数较多,还须有配纱游架,所以占地面积较大。其优点是便于采用多色或多种原料衬纬以形成各种横条纹;并且因多根纬纱同时敷纬,可以减慢纬纱从筒子上的退绕速度,有利于使用强度不高的纱线。采用单头衬纬时,纬纱在布边转折后,再衬入织物,因此能形成光边,不会造成纬纱的浪费,且占地面积小,一般适用于较低机速和较窄门幅的机器。0 g' O/ d$ @) ~8 A) O3 R$ B
; F" y% a% d/ Y% X
下图显示了在拉舍尔槽针经编机上,采用多头敷纬方式编织全幅衬纬经编组织的过程。纬纱8由配纱游架(图中未画出)以一定隔距敷设在输纬链带7上,并由之引向成圈区域。整个过程包括送纬、退圈、垫纱、闭口、套圈、脱圈、成圈和牵拉。
+ H: j2 S: i3 Z4 S$ F3 h; l+ s3 Z/ [, t- M; I; Q
# K: W$ a) L" e& F& k2 P$ N
全幅衬纬组织编织过程
; ?0 |5 K. [7 U& y/ h+ g: {图(1)表示槽针1、针芯2下降,处于套圈阶段。推纬片5握持住衬纬纱8,并将它引向织针。
; _9 N X5 O5 H图(2)、(3)表示针下降到最低点,旧线圈在栅状脱圈板3上脱圈,新纱线弯纱成圈。为使全幅衬纬纱线移到槽针背后,推纬片5握持住衬纬纱8,将其推至针背。沉降片6向机前移动,以便在退圈阶段握持旧线圈,防止其随针上升。
5 B7 z+ R( @; F# L: E图(4)、(5)表示为沉降片6继续压住旧线圈,织针上升,进行退圈。梳栉4向针前摆动准备垫纱。
T5 G0 s+ l5 e
图(6)表示沉降片后退让出空间,梳栉进行针前垫纱。图(7)表示梳栉完成垫纱摆向机前,槽针开始下降,沉降片向机前运动。之后,随着槽针下降成圈,全幅衬纬纱就被夹在旧线圈的圈干和新形成的延展线之间。 8 ]( K/ W7 C5 L U5 Q5 k8 K0 Z! b
在设计全幅衬纬经编织物时,要特别注意纬纱的滑动问题,尤其当纬纱比较刚硬时。全幅衬纬经编织物的防滑性与经纬纱原料的性质、地布的组织结构、线圈形式及后整理工艺有关。防滑性最好的组织是经编编链组织,短针背横移可将纬纱夹的较紧。针背横移距离越长,夹紧程度越差。由于编链组织纵行之间无联系,它们可能侧向滑动。为此,可以采用双梳组织,使单根编链互相联系。但是双梳组织(例如一个为编链组织,另一个为经平组织)中两组经纱不会
, ]" _9 ]0 s: ?7 c( S3 M1 L* v均匀承担其断裂负荷,通常将降低断裂强力。比较好的方法是两梳栉交替编织编链和经平组织,如前梳采用1—0/1—0/1—2/1—2//垫纱,后梳则采用1—2/1—2/1—0/1—0//垫纱。这种织物受力时,编链线圈抽紧,增大了夹紧力,从而改善其防滑性。
( B0 ^) {4 b( B1 M% d: K"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