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经编机、缝编机] 钩针经编机成圈机件(钩针、梳栉)的运动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1 21: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梳栉与钩针的配合, ?0 D; ^9 ^& r% ]$ R/ ^
钩针经编机上由于垫纱过程的特殊性,需要针床在第一高度上停顿,十分不利于机器的高速,为此,在现代钩针经编机上应尽量设法减小这一停顿时间。采用的方法是针床尚未升到第一高度时,梳栉就开始向机后摆动。但是梳栉的后摆也不能开始得太早。它们的配合关系为:当后梳栉摆到针平面时,钩针必须已上升到第一高度,以便使经纱能按垫纱要求处于规定的针间。如果梳栉后摆开始过早,针尚未升到第一高度,导纱针已摆过针平面,则上升的针将穿过后梳的经纱层,甚至穿过前梳的经纱层而刺伤纱线,或使经纱不能处于规定的针间,导致垫纱过程受到破坏。
2 L! L9 }1 m/ ]" _. e4 d8 ^9 C( m! [4 _* R+ c5 w: P* n+ P
另外,为减少针在第一高度的停顿时间,通常在梳栉还没有完全摆回到机前时,针就开始第二次上升。一方面可以减少针在第一高度的停顿时间;另一方面,这时垫上的纱线较易滑到针杆上,从而使针的第二次上升的位移可以小些。但针的第二次上升也不可开始过早,若导纱针尚未摆到针背后时,针就上升,这将增大导纱针插入针间的深度,易挤轧甚至擦断经纱。因此,针第二次上升的开始时间只能适当提早。一般可配置成:后梳向前刚摆出钩针平面时,钩针就开始第二次上升。' n, h$ X, ?/ t/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21: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2.改进的成圈机件位移曲线, P3 w# r( C* h# M! K) }
不同类型的钩针经编机成圈机件的位移曲线可能有很大不同。一种针床由单偏心机构传动的钩针经编机的成圈机件位移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1、2、3、4分别为钩针、梳栉、沉降片和压板的位移曲线。从位移曲线可看到,针床升到第一高度是在主轴90°时间内完成的,这样就可以增加针床在第一高度的停顿时间,从而避免上升的针头刺擦经纱的情况。  J. y9 l3 `1 S3 I' S7 A
/ K& T# S6 R4 _$ i/ g. _
钩针经编机成圈机件位移曲线.png & T; z5 i+ M; Y' t: c( m
钩针经编机成圈机件位移曲线

7 ?$ }  m# d/ f) L" p
成圈机件位移曲线运动规律的合理性和相互之间的配合情况对经编机的速度有重大影响。设计成圈机件位移曲线时,要与它们的运动配合联系起来。应在满足工艺条件的要求下,依靠成圈机件的良好配合,尽可能减小机件动程和缩短停顿时间。曲线的运动部段要求平稳,少冲击。6 r( m9 y" u" r9 T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14:5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