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 Q$ a( t# l, U! Z
王瑞基(1904-1982年)
4 o9 j6 T9 _; W- `3 j纺织技术专家。河北清苑人。1925年自费赴日本东京工业大等纺织科就读,曾参加中华留学生同窗会,支持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遭日警逮捕而坐牢。1931年毕业后即到长崎纺织厂实习,期满后巨国,先后在上海、无锡申新纱厂担任技师、工程师。后调任山东济南仁丰纱厂、山西榆次晋华纺织厂、太原晋生纺织厂工程师。1936年中国银行接管濒临倒闭的新绛县雍裕纺织厂,聘王瑞基任厂长兼状总经理,使雍裕厂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了生产状况。后工厂遭洪水包围,他亲自带领职工奋力抢机器,堵厂门,避免了重大损失。. F/ S/ A, A; ]/ m
3 y( p1 L# m1 J* Z$ U' N* ~9 i4 @七七事变后,王瑞基携带部分物资转移到陕西,开办长安印染厂,利用手工方式印染。他与刘持钧等原山西各厂科技人员,参考民间手工多锭棉纺车,研制了铁木制“业精式”纺纱机。同时,前往香港找到当时中国银行主管工业的束云章,争取到投资,利用业精式纺纱机建成了业精纱厂,因陋就简开工生产。此后,他利用湖北省织布局运到宝鸡的部分旧机器,组织人力维修改造,借用咸阳打包厂的厂房,开设了咸阳纺织厂。后接受雍兴实业公司委托在蔡家坡买地、建房,创办了蔡家坡纱厂。
3 p% p6 q, E1 s/ w3 @
2 q2 F2 ] A" I4 Y, h1 ?抗战胜利后,王瑞基受聘到天津接收日资纺织厂和机械厂,并担任中国纺织建设公可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实行全面整顿,开办技术人员培训班,加强管理,使各厂很快恢复正常生产。天津解放前夕,他率领职工设法保护工厂,并挽留了大批技术人员。4 T" y6 n' |1 \6 e4 j4 h D
$ F( b& q! v3 `' M, m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瑞基仍从事纺织工业技术领导工作,历任纺织工业部华北纺织管理局副局长兼制造处处长,纺织工业部技术司工程师,东北纺织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辽宁省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 o$ d$ T2 E! c- l: p3 ?" {0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