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云骙(1896一1985年 ! ~6 M, F1 J2 P  u! Z$ r
 
 $ F3 Z" n, M8 k7 T : ~1 c5 k5 o  T* N/ W棉纺织专家。原名龙骧。浙江省江山县人。早年曾在家乡小学执教,后考入南通纺织专门学校。1922年毕业后,进入上海宝成纱厂任保全员。他利用晚间去一家设备、技术较为先进的日商纱厂上班深入观察,认真学习,钻研技术和管理方法。此后历任永安第一纺织厂修机科长、大丰纱厂布厂主任、振泰纺织厂总工程师、中纺纱厂工程部总部长等职,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形成了一套较有效的棉纺织生产管理方法。! l; ?) w3 e8 L
 $ m1 Y5 t! P! i5 q0 E9 ?+ Q
 1941年底,日军占领中纺纱厂,黄云骙被迫离厂。次年,他应聘任南通学院纺织科教授。1943年出任无锡庆丰纺织染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他以身作则,深受下属敬重。鉴于纺织广女工众多,而管理人员都是男性,管理和工作有不便之处。他开创了使用女技术人员来指导青年女工操作的先例,并大胆提拔两名女试验工为助理技术员。
 7 B! S: z/ l: R5 \) c8 e% o
 : r. g0 {) {7 T0 [' U, |' A2 {抗战胜利后,黄受命接管上海日商内外棉第 六 、 第 七厂。他积极组织对破坏严重的厂房进行修缮,并调拨设备,培训工人,使工厂很快复工。而后,他辞去庆丰厂厂长职务,就任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三棉纺织厂(即原内外棉第六、第七厂)厂长。他留用了一批日本技术人员,组织全厂技术人员向他们学习有关设备保全保养、试验培训和运转管理等方法,并在实践中消化吸收,使该厂生产管理处于公司各厂前列。以后又兼任中纺公司第二棉纺织厂厂长。他非常重视皮辊质量对生产的影响。他吸取日商纱厂的经验,成立了试训调查课、皮辊制作和保养工作室,配有技师、技术员及操作教练员,负责工艺设计、配棉试纺、机械配备和安装设计等,有效地保证了棉纱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9 Q+ W; j4 w2 e  @+ y/ {! i
 * C6 g! ]& q: @0 M- W黄云骙热心从事纺织教育工作,积极推动中国纺织学 会 的 发 展。早年在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学习时,即义务举办技工学校,经费由学校教职员捐助,致力于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1933年中国纺织学会在上海设纺织夜校,他兼任沪西夜校主任,义务为各纱厂培训职工。1942-1943年,受聘任南通学院纺织科教授;1946年又兼任学院纺织科纺织工程系主任。1947年主办了中纺公司技术干部培训班。他历任中国纺织学会第一至第八届执行委员。抗战胜利后,学会自渝迁沪,黄被选为常务理事。他与其他纺织前辈共同倡议捐款建造学会会所,组织开展学术活动,曾任学会学术部主任。8 W. R6 t! b* T% v8 n/ K, y2 ]
 
 7 L9 p# |2 }4 O  }! }" ]9 a( z+ R" R% x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云骙调任华东纺织管理局制造处 (后改技术处)处长、总工程师。1953年7月调纺织工业部,先后任生产技术司、生产司顾问、总工程师。1954年被评为一级工程师。
 % N" B) w: `1 Q  F: U( p! ?* {. |& _/ N9 B( T  y: u,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