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染料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3 09: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染料文化
      战国时代的学者亦常以染色、染料发兴来阐述他们的哲学思想,现在常用的谚语如“入于苍则苍,入于黄则黄”(墨子),意喻环境对知识分子为人的影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意喻学生胜过老师,后来者居上,这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到了汉代,这种染料植物已开始人工种植,如《汉书》记载“千亩栀茜,其人与千户侯等”,就是    说种植了千亩的栀子或茜草,他的收入相当一个千户侯。汉离    秦很近,所以在秦代,拥有一个丹砂矿也的确是很了不起的。同时,更了不起的是寡妇清因之而得到秦始皇的召见,秦始皇还为她筑了“怀清台”,因而载入了史册。
# j, v0 H8 k# p6 u6 A4 R      其实,染料(色彩)也是一种文化,它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意识,以及时代精神、个人的好尚和文化素养、艺术流派和文明程度、经济状况和物质水平。中国古代社会对矿物和植物染料的开发,可说是对人类文化作出的很大贡。这类染(颜)料,一直沿用到17世纪,才逐步为西方发国家的合成染料所替代。
9 |) D* m0 y9 _& V9 q4 {' V: }0 H5 r- e% i. l

! t7 q3 [: O" b% f(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21:1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