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络筒、电清] 非紧密卷绕条件下筒子卷绕密度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5 18: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华源dz 于 2015-7-5 18:20 编辑
2 s) M( A6 y( r+ T* J, S
8 e7 u" u3 @. ~. b! R, d; m# H* x在非紧密卷绕条件下,假设圆锥形筒子卷绕过程中大小端等厚度增加,如图所示。
8 x3 v  n/ M+ N2 r6 }1 l8 h
; r1 `1 i6 t2 f! G! @7 h% h
等厚度增加的圆锥形筒子.png
等厚度增加的圆锥形筒子
! C7 q8 A$ {: z$ Q* R0 @6 S9 m
导纱器做n次单程导纱后,形成厚度为δ的一层均匀厚度纱层。以两个垂直筒子轴心线的平面P1及P2将纱层截出一小段,截出的部分可以近似为高度等于λ,底的外径等于d1、内径等于d1-2δ的一个中空圆柱体。则中空圆柱体内单根纱线长度L1为:
% q! Y1 o, y3 `L1= λ/sinα1" g- ?/ E0 d1 T
式中:α1———卷绕角。, l; B) h  @' w3 S: @0 O6 b9 |
这些纱线的总重量ΔG1为:, S1 {, C) }) g) _* A' s
ΔG1=nλTt/sinα1" G- \5 A  ]6 G( {) p! c
式中:Tt———纱线线密度。
1 a/ d1 D) g" T! Q- r0 X! R中空圆柱体体积ΔV1近似:* ^; ?* n0 f/ ~% ?
ΔV1=δλπd19 f; ]4 s7 c# g& ?
于是卷绕密度γ1为:
7 d* j/ J3 K( E* f2 pγ1=ΔG1/ ΔV1= nTt/(δπd1sinα1)
8 A7 J3 X) s& T+ ^7 P  p在同一纱层的另一区段上,同理可得纱线卷绕密度γ2为:
0 V8 ^; X& p! h5 O7 Rγ2= nTt/(δπd2sinα2)# D. ~1 c+ G' ]% t
因此,同一纱层不同区段上纱线卷绕密度之比为:
. {5 |, M0 W! e$ c/ qγ1/ γ2=d2sinα2/( d1sinα1)
; n& J+ U+ e' E; t. S; Q( D对于圆柱形筒子,同一纱层的卷绕直径相同,于是:5 c2 J; O# o: J5 J! D, E
γ1/ γ2=sinα2 /sinα1
# g5 C" C5 T- e- [( |7 G& q  v5 x由上面两式可知,等厚度卷绕的圆锥形筒子同一纱层上,不同区段的纱线卷绕密度反比于卷绕直径和卷绕角正弦值的乘积;圆柱形筒子则反比于卷绕角正弦值。这说明,为保证圆锥形筒子大小端卷绕密度均匀一致,同一纱层大端的纱线卷绕角应小于小端;圆柱形筒子同一纱层的纱线卷绕角则应恒定不变。在圆锥形筒子和圆柱形筒子两端纱线折回区域内,纱线卷绕角由正常值急剧减小到零,因而折回区的卷绕密度及手感硬度远较筒子中部为大。% }  ^9 Q: j4 I/ G# n6 b) P
通常,交叉角的范围为30°~55°。用于高压染色的松式筒子可以采用55°左右的交叉角,这时纱线之间交叉所产生的孔隙较大,卷绕密度小;用于整经和无梭织造的筒子卷绕密度较大,采用30°左右的交叉角。交叉角从30°变为55°,则筒子的卷绕密度约减少20%~25%。
, M0 ^/ J; @& A* ^( v$ V1 N$ L8 J6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 18:4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