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 G7 U" @. j5 y, e# U; y2 {$ Q1 l; V
汴绣,历史悠久,素有“国宝”之称。2006 年, 汴绣被确定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大量针法。既长于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又善于山水图景,刻画人物形象细致传神。绣品既有苏绣雅洁活泼的风格,又有湘绣明快豪放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汴绣绣工精致细腻、色彩古朴典雅、层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东京梦华录》称它为“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y/ t: w& J9 P* ~0 h
8 P2 q5 u" }8 X8 R) i
0 Z9 g6 `; F; J汴绣源于“宋绣”,距今800余年的北宋时期,刺绣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北宋时商品经济大发展,刺绣成了手工业中一个重要的行业。当时,刺绣行业与其他手工业一样,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类。手工业中著名的丝织,刺绣业由政府中少府监掌管。《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做为北宋都城,其皇宫有“文绣院”聚集全国杰出绣女300余人,专为皇帝王妃、达官贵人绣制官服及装饰品,因而也被誉为“宫廷绣”或“官绣”。 当时皇帝的龙袍,官员的朝服、乌纱帽、朝靴皆为宋朝刺绣精品。在民间,刺绣则更为普遍,当时开封大相国寺东门外有一条街叫“绣巷”,即是绣姑绣作了聚居的地方,又是专卖刺绣品的著名市场,放眼寺院内外,十里都城,到处是珠帘绣额,巧制新装,名绣佳作,竞相生辉,明代大学者屠隆在他所著的《画笺》一书中赞曰:“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职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 x. K- |2 {# w3 j+ P9 O
2 t- j: V* b8 c; l% M. \0 M0 J$ F 文绣院,在宋代刺绣史上更是重要的一笔.文绣院成为末官办绣业的代表而载人史册。文绣院的诞生,记载在《宋会要•职官》二九之八《文绣院》中:崇宁三年(1104年),“试殿中少监张康白言: 今朝廷自乘舆服御至于宾客祭祀用绣,皆有定式,而有司无篡绣之工,每遇造作皆委之间巷市井妇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值焉。令锻炼织、纫缝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于绣独无,欲乞置绣院一所,招刺绣300人,仍下诸路选择善绣人,以为工师,侯教习有成,优与酬奖,诏依,仍以文绣院为名”。徽宗年间,又设了绣画专科,使绣画分类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因而名绣工辈出。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灭亡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来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直至被元消灭时,南宋不仅没有由此换来一时的安宁,反而又将面对更为强大的敌人--蒙古。此时刺绣业随宋室南迁,大批优秀工匠被带到了南方,开封刺绣也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变化相应衰弱,加之屡次的水灾战乱,宋绣流落到了民间。元明两代都城没有在开封立朝,汴绣仅存在于开封及开封周边地区民间百兴绣制的日用绣品中,由于长期受北宋盛极一时的影响,汴绣虽然没有先前宫延绣那样轰轰烈烈,但汴绣依然在百兴中扎根、生存和发展,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汴绣在民间的发展一刻没有停息。也正是北宋的衰亡,绣业的南迁,宋绣技师散落全国各地,在这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刺绣业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的局面,失去了北宋时期,皇室垄断的格局。而全国各地各派刺绣无一不或多或少地受到北宋宫廷绣的冲击和影响,直至现代。+ `- F( e$ _+ F: c4 k7 i: g
+ C4 Q" m& c& i" w6 J+ b8 ~) S) ` 汴绣以绣制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表作,还绣有: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卢楞枷的《六尊者》、阎立本的《步辇图》、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崔白的《寒雀图》、宋代皇帝赵佶的《听琴图》、元代任仁发的《二马图》、清代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百骏图》,以及近代名家大作。汴绣在传统色调,针法基础上,创新整理出基本针法36种之多,如:以及枪针绣瓦、滚针,蒙针绣山水树木,双合针绣绳索;悠针绣动物,以及叠彩绣、席蔑绣、纳点绣、乱针绣等应物象形的针法,可称是与刺绣艺术的结合,是在绘画艺术基础上的再创作。工艺品种有: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 ?& d+ y, ?+ }9 G' ?; H- @
: c$ B1 l! m' b5 A& I4 x6 |
汴绣的独到之处。, Z2 @+ r# H) W, A8 \
" @" s# `# w7 r! d 1.底料:汴绣用的都是密度很高的塔夫绸或者杭州缎,双面绣还要用透明的纱。
- Q& C/ F4 z c, ]$ K x6 p- ~7 p0 w4 v3 M! K! @' ~% o2 v4 O$ K
2.用线:汴绣采用的全是蚕丝,并且为了不同的作品为了体现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工艺,通常会把一根丝线劈成若干丝。比如动物的毛发,金鱼的尾巴等需要体现轻薄,透明或毛绒的感觉,就需要把丝线劈的很细去做。相反如石头,树干等需要表现强实浑厚的地方则要用粗一点的线去做。正是因为纯手工制作灵活性强,可以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和题材,合理掌握丝理的变化和劈线的粗细,颜色的过度,从而充分表现了物体的形象和质感。令作品看上去比画更加形象生动,色彩艳丽。9 {0 v/ g# a+ G
( Q4 U$ A& h5 n$ O2 }3 w) D
3.唯一性:由于汴绣是用纯手工制作而成,人为因素决定了每一幅的作品都不会一模一样。
, E8 g6 \7 N2 k6 A
8 M( L n/ X: ~4 G 张择端一幅《清明上河图》毕现了北宋年间都城开封昔日的风采:市井、桥畔、街巷、阡陌,商贾云集,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北宋,刺绣业在手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把汴绣亦称宋绣。宋绣在中国刺绣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在实用品和欣赏品上都有辉煌的成就。上承古代刺绣的优良传统,下开明清刺绣高度发展的先河,作为北宋都城开封的刺绣,以其地位的优越和人才的集中,无疑是宋朝刺绣的冠冕。(百年巧匠)# t/ w3 O- k6 p d/ }$ |6 z8 i(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