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方] 国家级纺织类非遗:京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7 18: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京绣于2014年以新增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 r, A" z" \& G, o' J  _% [8 m; @4 x& K' o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定兴县。
5 r6 t! y; ^- l* `0 `, a2 S
' C3 L0 m* c! [' `京绣又叫宫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曾是专门为帝王侯爵供奉服饰而使用的宫廷手艺。明清时期开始大为兴盛,多用于宫廷装饰、服饰,用料讲究、绣工精湛、格调风雅,具有严格的艺术审美标准和规范。民间高档的宫绣大都与皇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绣的方法上讲究慢工出细活;图案精细秀丽、形象逼真,纹样上要求“图必有意,纹必吉祥”。
  W( x+ k+ ]3 L5 Y/ j9 A1 ^2 r0 b0 O, n
京绣在解放后,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与风格,其选料精当贵重,针工巧妙得体,色彩绚丽豪华,格调高雅。其中最好为针工中的“平金打籽”绣。这种绣,是以真金捻线盘成图案,或结籽于其上,十分精致,华贵。5 C3 l# m' x/ \8 M0 A0 z# K
% k3 J0 z% v" k  P  L# f
京绣.jpg " |, d0 Z+ E, Y% I5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8: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绣代表性传承人:
: L) q$ y7 A$ ^4 _, h1 U! G
) r( N7 a2 X' R# I5 M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5-2711刘秀花
2 ~" F+ ]: X: `$ A/ g! |
汉族 传统美术Ⅶ-110京绣北京市房山区
05-2712
梁淑平
) b3 }. U# Z, z8 j2 h
汉族
传统美术
Ⅶ-110
京绣
河北省定兴县
" Q" d# w) Y4 o4 A- W
0 \$ d+ S) U( x4 G# I& 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9: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京绣代表性传承人:
刘秀花
/ A! A4 i5 Y# C! F( U) E% x6 X

1 O& S6 U2 u! X. x7 m- R
; x2 V% b, ]+ c/ i9 J6 v: G
刘秀华.jpg 9 g8 q9 H( i" o4 z0 I. |
$ f+ R1 P$ F; Q
刘秀花祖籍河北,40多年前嫁到房山区刘李店村的宁家。  Q' V: I$ y+ g
: s+ G. ~6 J4 W
刘秀花说,她的师傅是她的公公宁国玺。“他在北京可有名了,人们叫他‘蝴蝶宁’。要做绣活就找‘蝴蝶宁’,他什么都绣得精致。一样的图案,有的人绣得蔫头巴脑的,但是经他手一绣,就活灵活现。”
9 x, v0 J2 b4 \6 P# W' h1 o. |" }1 }5 f, `% ?3 X" j
京绣有个老规矩,传男不传女。为何宁老爷子要破除惯例,把手艺传给儿媳妇呢?原来,他看中的是刘秀花对刺绣的喜爱。( D3 r3 W' Z' `3 [# _& i
6 b- U0 I+ K6 G
“我公公觉得,他这点手艺不能到自己这儿断了,本来想建一个刺秀厂,但后来也没建起来。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我学会这个手艺。”
3 V8 G7 y2 A# R- Q2 z: n
; `5 r( c4 R4 x5 t5 L! S与如今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相比,京绣有着自己的特点。苏绣盛行于民间,颜色鲜艳;京绣主要为宫廷服务,色调以淡为主;苏绣用的线特别鲜艳,京绣则偏于淡雅。6 m% v' L7 G5 ]0 I0 X( N
除了颜色,两者的针法也不同。新中国成立之初,要制作元帅服,领口肩章需要用刺绣的方式进行装点。在江浙一带找到绣工后,才发现苏绣虽然细腻,却无法表现元帅服的大气。最终还是由刘秀花的公公、精通京绣的宁国玺来完成元帅服的刺绣。7 ]- f$ `( j: g

6 a, p9 W0 b% v. n( S8 m' h' K( @京绣包含绒绣和金绣等不同的手艺。清朝文武百官的官服上有一块绣着飞鸟走禽的图案,这一块方形织物叫做“补子”,它就是绒绣的代表作品;而金绣是只为皇上一个人服务的手艺。和绒绣的沉稳、大气不同,金绣需要呈现出奢华高贵的效果。, @3 K# b6 u) E+ Q/ T

: L% J4 `9 P( B6 ~. C皇上“龙袍”上的金龙就是金绣作品。金是宫廷手艺里很常见的一项材料。要将金子绣在衣服上,首先得捻出金线。“金线都是手工挖出来的,把金缠在蚕丝线上,我们管里边那个线叫纱,有两纱也有三纱。金线要捻成什么样,得根据绣工来定,如果线粗,金皮子也厚;线细,金皮子就薄。”刘秀花介绍。) x- b& Q$ M$ I8 P( Y2 Z2 C% v

, ]5 }( s0 Y) m- C0 W捻好金线后,再用它来盘金龙。金线比一般绣线要粗得多,不能用“绣”的方法,而是要一根一根把它盘成图案,并用丝线固定。“简单来说,就是往上面钉。金线很硬,拐角都不好拐,必须要参透其中的技巧,学会了才能拐出角来,让它该圆就圆、该角是角,这都是绣工的技艺。”4 r! I+ z9 q- ^, Y! E

! [& B2 K- T7 [  A; ?6 {4 w$ }
金秀.jpg
  k- ?3 j3 E+ Z+ K, w; v
' @3 M! ?# h1 x' |7 O8 Z
在过去,绒绣和金绣服务于不同的人群,就连做这两项手艺的人也不一样。京绣界有着“学金不学绒,学绒不学金”的惯例,刘秀花的公公宁国玺,当年也是分别跟了两个师父,一共学了7年,才把这两顶手艺学到手。到了刘秀花这一代,宁老爷子为了能把手艺完整地传下去,再次打破规矩:连金带绒,把两门手艺都传给了刘秀花。
& r- B: q( f+ V9 u, Q8 [; t4 ~# Q1 K5 |! L" }5 j# B
传承3 ]6 L) }" f) N! F( b( u6 p
刘秀花从22岁开始跟着公公学京绣,43年来没有间断过一天。在周围人看来,她只是一个手比较巧的农村妇女,没人想过把她和几近失传的“宫廷手艺”“燕京八绝”联系起来。
4 k9 a% X  d; L- \0 G( k, ^
8 @5 H: }7 N$ ~8 h7 b6 s: a2005年,北京市妇联开展了“百名巧娘”评选活动。在社区、街道、乡村大规模的逐级征选中,刘秀花被挖掘了出来。经过媒体报道,很多人知道了刘秀花,知道了京绣。之后,还有人主动前来拜师学艺。刘秀花收徒弟的规矩很特别;不设门槛,不收学费。
$ X: T- N( _* E; q; S8 V# R' |
/ L% `; O5 G' T( [* `! ^6 d( V“收学费太麻烦,我只想把这手艺传下去,谁愿意学谁来学,学的人越多越好。传下去以后,发展得越好我越高兴。这也是我公公的希望,当年他就想让更多人学会京绣的手艺。”- H9 ^3 j- j% b1 k1 e; n
1 e4 c; I9 y8 j) W1 W
近10年来,先后有上千人来跟刘秀花学京绣,可最后坚持下来的不过20来个。王铮是其中之一,和刘秀花一样,她坚持下来的动力也是兴趣。王铮说:“我跟老师学了4年多。我就是喜欢这个东西,上了绷子以后坐在这儿绣,就想把作品绣完,看它效果怎么样。我也想像老师一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学到的东西传承下去。”
; p, N  F. o! B4 a& B. M1 Q) D
! S- n- i2 y' K2 k宁国玺传给刘秀花的不仅是手艺,还有对传统技艺的敬重和执着。刘秀花正在以最朴素的方式,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0 O5 X8 O. y1 @) E
) }4 |) r: x1 F! H-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7 19: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定兴京绣传承人:梁淑平
6 `- P9 L0 `" j
定兴京绣传承人梁淑平.jpg
& ]1 {( Z# _$ |) `8 O1 \. H" a2 {
5 F  v; h/ A4 Q8 r% F3 O
淑平的定兴京绣在2014年和北京房山传承人刘秀花的京绣一同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w* L1 D% L8 y& X- i
% a2 F8 n: ~6 r. o% ]5 [

定兴京绣传自一位名叫梁枝的宫廷绣工。

  `* \& E" N9 G! e

        定兴京绣传承人梁淑平是梁枝的后代,她的太爷爷。源自宫廷的京绣技艺“传男不传女”,自己从小跟父亲学习,打破了这一传统。

* G* t% ^; J* Y0 P' C* O* R$ Y! f

        京绣用料考究,针法丰富。“绣布非丝绸不选,绣线非蚕丝不可”,独特的用料使大量京绣作品可以长久地保存,以至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不同的京绣针法会产生不同的线条组织和表现效果。“盘金绣”针法用金线、银线盘成花纹,然后用色线绣固在绣面上,极能彰显皇家的尊贵。

9 `( \+ z+ O# k0 I+ V9 M7 C

        对不同的图案,京绣也有严格的规范。龙袍纹饰图案的龙眼、鳞片、毛发都要用彩线强化装饰;五彩祥云、海的针法也都有标准。梁淑平介绍,这些细节正是体现绣工智慧和技艺的关键,要求绣工的针法遒劲有力、排列整洁、针针到位、毫厘不苟。

+ g+ ^) t5 S; ^! I: U% l

        梁淑平说,成为一名优秀的绣工,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然后就是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耐心。“学刺绣,一年左右可以掌握基础,三年左右才能独自完成作品,没有一定的毅力很难坚持下来。一块1平方米大的唐卡,复杂的绣艺没有个几年是无法掌握的;一件龙袍,需要8个绣工绣上500多天。想要游刃有余,必须长期、不断地练习。”

# ?+ N  {) N0 n

        定兴京绣传承与发展

1990年创办时只是个家庭作坊:龙凤刺绣厂。

1995年起,龙凤刺绣厂开始举办京绣培训班,带动周边20多个村子的上千名农村妇女从事京绣制作,成为绣工,人均年收入超过2.5万元。6 |9 Y6 u" |# K1 P. t


4 D1 S" x( _/ Y# m9 o/ |1 Q/ Z- z

        2010年,在龙凤刺绣厂基础上,成立燕都刺绣制品公司,运作模式从“接活儿”转为了自主设计、生产、销售。现在,燕都刺绣已成为拥有600多名员工,年产值上千万元的民营企业,许多作品不但走出国门,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还被故宫博物院收藏。2008年北京奥运会礼仪小姐礼服和央视春晚主持人服装上的刺绣,也是定兴京绣的作品。

未来:筹建一座京绣产业园。
+ W6 e% s1 Z4 ]5 a8 G: _' k, ^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7 10: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