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纺织文化概论——靓丽人间,孟宪文,班中考,PDF。44M。
|* _. A- ?4 x$ S
' R. b8 d( i4 Y$ z, Y ]- u内容提要
& y4 g+ v: Z* v1 T* f/ a9 P) g# T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衣着纺织的发生发展入手,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纺织物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文化意义。这里既有纵向的历史勾陈,又有横向的宽泛涉猎,以及在科技、文学、美学、思想渊源诸方面提示传统纺织文化传承着的人文精神。全书以浓重的文学色彩,紧扣纺织文化这一主题,把纺织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8 s' o/ Y& s4 t; H; ~% l, D. k9 q
读者对象:纺织、服装行业人员,大中专师生,具有中学以上文化水平的各类读者。
& n7 a. P$ h/ L+ t: w
7 U6 M+ ?: ^0 P- E8 J' p3 L: s. A目录4 F# U! i6 @/ w, k+ T
第一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纺织文化概说. a5 u9 v7 S0 J$ D( [+ m6 s
第二章 昨夜星辰昨夜风——纺织文化古今谈
2 K [3 h+ L6 z( g& n" r第一节 史前絪缦费搜寻
2 M5 M* n# J5 u1 J& t8 I+ S第二节 商周成制定乾坤
+ R7 z% @# [8 Y# y/ r+ }第三节 秦汉辉煌景色好
2 O9 s! K( c/ }* b; t, R7 n第四节 隋唐大气壮昆仑
! @; `& M; k( m5 l- [. y+ l第五节 宋元精妙寄禅意# B" L, \ i2 M O" U$ a
第六节 明清老熟奏新音
4 @9 r- I+ M: H: h8 ]8 J2 u5 O3 s第三章 春色满园关不住——纺织文化面面观
) t1 w& `4 V" m; w; j w: a第一节 素纱禅衣映古今
) |6 p1 T/ X- o/ Z* J# V7 f第二节 半只茧壳丝无尽
& o$ u6 z. `$ U/ [, Q第三节 世人当觉棉织暖. Z. F, b5 p5 H/ \7 |
第四节 天生五彩染随心$ Z6 I0 \- W( \+ z) ^2 G
第五节 金针巧刺双异绣7 g. N& `9 L: w* g* i* `0 A
第六节 绵绵纹样寓情深' l( O' x3 A G9 ~# A
第四章 应驮白练到安西——丝绸之路放异彩, L, @( i& ^& d2 e% j+ k
第一节 远古丝绸到瑶池. d; e- f h1 U8 a; a0 k: D
第二节 丝绸引得仙客来
8 C0 _% j( G" |5 H! G4 {. j+ z第三节 北风吹沙卷白草
C8 N: @+ F; U( a第四节 苜蓿榴花遍城郊# F7 w. f6 f& r+ \2 j7 h2 i. c, B+ h
第五节 丝绸风靡古大秦
# G/ i* C. P8 `1 C- r% y5 B第六节 锦绮纱罗下西洋
5 Z# R0 N% N1 J; R) [' g, Q第七节 永不消逝的驼铃
: U( `" t+ T+ W0 M第五章 独留巧思传千古——纺织科技谱华章
+ w# i8 r- ~: f第一节 片片甲骨记事真6 a0 A4 g6 ~0 U' E* H3 g, t: N
第二节 缫络并捻机具新6 W/ Z+ ?! T" W# {4 F5 ~6 I- V3 l, R
第三节 科技著述传睿智& `7 K. C8 r5 `2 {: n
第四节 辉煌技艺美人文
: A: B7 u# b" Q# ~0 C, f* x第六章 物情唯有醉中真——文学写照与传神) `) h. u" ~2 x' m: I
第一节 桑麻情起唱《诗经》6 v) [0 ?7 I6 A7 Y7 n& h( j# B- Q6 w
第二节 罗敷捣衣寄远情- I: i8 v" W+ ^5 w" ^! ^
第三节 机声札札真妙品
- i. t6 g+ ^$ ~5 i/ ?第四节 丝缕曲尽人世情
$ g2 M$ N2 r b, K( u8 J* J第七章 出门俱是看花人——纺织文化审美观6 {1 F5 C8 [" S2 Z+ E. p9 c. a
第一节 “里仁为美”善当先
8 L# Q% v1 x+ x+ ]3 c7 Q" C/ `1 k第二节 “天人合一”贵自然. b/ Q' ~! t' \: t& ~
第三节 重情尚理思维展
; a" h6 F7 E( f. @6 a, H5 r2 v7 m第四节 以象尽意兴味添% i3 J5 q; R8 {2 J' V5 }$ |
第五节 认知觉悟乐陶然: Y3 t' v+ C/ d7 M/ b' j: M$ J
第八章 为有源头活水来——纺织文化思想渊源# z& I$ M! S; S' }) P1 g: Y
第一节 寻根探源说《周易》/
; [7 p. X% k8 E/ A第二节 大化流行话阴阳
o) K0 y/ d8 c1 e第三节 儒 学仁善润华夏
7 x& P2 p1 y9 ?" U/ {9 }第四节 道法自然起老庄
6 k( P1 X/ b* Q+ `6 c' o' t, l7 G第五节 神 思妙悟出禅房8 s, s4 w% J" g6 L" j; H- j8 e# U
第九章 灵虚一点是吾师——纺织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h! x& g0 ^" h2 x0 g( v$ l2 p5 N
I7 S/ [' K- s1 P2 X主要参考文献
* w" l% G+ p$ @/ i; [0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