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汉字] 劈绩技术与“分析”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7 1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析”和“成绩”一样来自古代纺纱的劈绩技术。
6 _) K0 c: q4 ?0 {5 v& E  a( [" k. E劈绩是由两个动作完成的。一是劈分,即把经过椎击而松解的,或经过脱胶的纤维束,劈成尽可能细的条,以便进一步加工。二是绩接,是把已经劈分的一段段较细纤维束并合和续接在一起。0 [9 P2 n0 }% j6 J+ G# ?7 t' _
蚕丝很细,单根纤维较长,因而通常无需捻接。葛麻纤维则不同,纤维粗且短,那么要织布或编织就要先纺出细长的纱线。在古代手工纺纱的技术是劈绩技术。劈绩技术的第一个动作是劈,即使用前需要先将葛麻纤维小心地分成细缕,然后再依次捻接成较长的纤维,这一操作称为绩。; U/ b: `! P9 }9 |# w
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的遗址发现的一枚骨针,针身长达82毫米,针孔直径约1毫米。在陕西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骨针,有的针孔细到0.5毫米。由此可以想到,这样细的针孔所牵引的一定是经过反复劈分的植物纤维捻合而成的单纱或股线,否则是穿不过去的。! |9 t) x7 h% h- A" A9 v2 X8 V% U
由于经常进行这种劈分劳动,于是,慢慢形成“分析”的概念。“分析”原义就是对纤维进行分开和离散,至于把它理解成“将事物、现象有条理地分成若干部分,找出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那是“分析”原义的延伸与抽象。6 ~) }0 V  V0 q3 Z6 x$ U  w"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9: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绩麻示意图和“成绩”的由来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7955-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2 15: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纺纱的劈绩技术是在需要纺更新的纱线的情况下产生的。在此以前,葛麻纤维主要用与制作较粗绳索,那时技术就是搓合技术(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8008-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8-2 14: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