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饰文化] 母亲的针和线:刺绣与香包,王光普,张燕,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6 21: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母亲的针和线:刺绣与香包,王光普,张燕,PDF。37M。
2 r2 D* Y# y0 P; p 母亲的针和线:刺绣与香包,王光普,张燕,PDF.jpg
% @: B" a' C8 @( ], y内容提要
. E+ u2 C9 ]5 s1 z, g3 o# V% Q0 q9 \在中国民刺绣品中,留名青史的民间艺术家几乎没有。但从人们生活需用来讲。刺绣日用品、衣饰、鞋帽为主体的刺绣物件,始终没有离开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的制作者,多为中国古代妇女,她们靠着一针一线,绣出了中华民族艺术之魂。刺绣从古至今都是中国妇女的拿手绝活,妇女又占人口一半,所以在现代化的今天。仍被人们颂扬为“母体艺术”。1 w, Y# Y7 y5 R7 |6 k, H+ c: x
目录3 u3 R' g% G& K" a0 ~
第一章 追寻刺绣的历史踪迹/0017 H) J+ {2 k% r% M. Q& G" F9 W. {, j8 r
一 出土文物和典籍中的刺绣/005
0 g/ x9 d9 ?6 ]# `二 流派纷呈的明代刺绣/007. l4 W% O9 j& S1 |' e7 U
三 富贵华丽的清代刺绣/007
9 T2 g% W& l4 {9 N2 E6 [6 }) p四 工艺出新的近现代刺绣/009
; Q/ \; ~' }7 G第二章 飘散生活气息的民间刺绣/010
) T7 E) A) f( J% j3 u5 \% E一 情趣盎然的童用刺绣/0116 Z- `. F: a) s9 ]( L' x( V- v
二 男女嫁娶的传情绣物/030; d+ U3 c3 {4 t, f$ e  u
三 长寿多福的老年刺绣/051
& F+ R2 X( ?* i. i, ]% g& M. ~- I/ m第三章 琳琅满目的刺绣饰物/0586 i1 V" f$ W, m! z  Q7 Q* o
一 针插059
5 v) Z  i. B% y0 H6 B二 小物件/066
* B  ]! ~4 z3 J/ Y/ Q  r) g第四章 民间刺绣与民俗文化/084$ q2 O2 r5 M3 P7 c8 L" h
一 虎文化与刺绣/085' [) S- s1 O# \  M5 V$ H5 y9 n
二 葫芦文化与刺绣/092- N- s) s* R9 `; w
三 节庆文化与刺绣/096
  g+ K6 {" R& Z1 A( n% C3 F第五章 香包释义/1029 Y, T* p& S) e7 ?6 U+ f
一 香包的来历/102$ S* D7 p: P# g( G! R8 o
二 民间传统香荷包/118
6 `9 J4 t& T% {! ]三 端午节与祭祀人文始祖/1195 L0 m) N, G3 H* U: p! c# w- R
四 香包的独特价值/130. H' Q+ w" N: L, J
五 香包的特征要素/132
; X$ v) c% b6 W) C* m; S6 C第六章 独具魅力的民族绣品: P; t2 Y8 ~6 e
一 少数民族刺绣的天空/145  N3 m3 X2 t  U/ c  c
二 甘肃独有民族的刺绣品/147
/ m7 h! a4 e% C. T7 A6 e6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7-6 06:3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