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 n8 M% L( r$ Z
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一诗中,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图画:
. ~" N4 i1 k" k t: M# P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1 g( U9 f; a/ a E2 E9 H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 e! W! X' I) V/ v
“碛”,就是沙漠。一列长长的骆驼商队,缓缓行进在辽阔的沙漠里;路旁的芦笋抽枝吐芽,仿佛在给驼队壮行色;那驼铃叮当和着长雁的哀鸣,回响在商胡贩客们的耳畔。 8 ^' v1 q x! o' i7 }2 D8 A8 r
这支驼队满载着白练,艰难跋涉在从凉州到安西的那段沙漠 “丝绸之路”上。“白练”就是白绢,是一种用生丝织成的平纹织物,质地挺爽,宜作书画、装瑛用。当然,诗中的“白练”,既是实指,也是统称,是当时向外输出的锦、罗、纱、续、绮、缎等丝织品的代表。
0 n9 J9 H4 P8 X; N8 b事实上,从凉州到安西,只是万里“丝路”上的一段路程。
. k0 f1 ^: X) y# w3 i当时“丝绸之路”从长安开始,经武威即凉州到敦煌,然后分成南北两路。南路经古楼兰、于闻、莎车,越葱岭到大月氏(今阿富汗境内)、安息(今伊朗),再往西到条支(今伊拉克或阿拉伯)、大秦(罗马帝国)。北路则经高昌、龟兹、疏勒,越葱岭,到大宛、康居(撒马尔罕),再往西南经安息到大秦。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即源于此。
# t5 d2 j8 S+ B“应驮白练到安西”,“安西”是唐代设在丝绸之路上的六都护府之一,统辖境内龟兹、焉着、于闻、疏勒等地。然而,“白练”作为友好使者,还要沿丝绸之路作万里行,向外输出中华文明。 5 V0 P/ S6 d) ?; O" y# z2 N
讲中国纺织文化,不能不讲始自中国西北、通往世界各地的丝绸之路。西方认识中国,是从知道中国的丝织品开始的,而丝织品就是通过几条神秘的丝绸之路,渡流沙,越峻岭,曲折辗转运到西方去的。 丝绸之路,虽以“丝绸”命名,而输出的并不只是中国的纺织技术和纺织品,还有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玉器、漆器和瓷器,而输人的殊方异域的技术和器物亦不胜枚举。所以说,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碰撞之路,是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之路。(中国纺织文化概论)
! A, J& t. J e
, V$ p0 D7 b* r) j
! K7 k# d1 ]$ l5 x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