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纱上浆材料》,朱谱新、郑庆康、陈松、吴大诚,PDF。化学品实用技术丛书,有电子目录,多种格式文档,87M。
5 B% D, r0 w+ ^* i3 ?内容提要7 o7 k1 l/ i/ c% N& _* `: c8 k
《经纱上浆材料》针对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对纺织工程化学品的需要,较全面地介绍了经纱上浆材料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技术。其特点是:将高分子化学和物理、表面化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对经纱上浆材料的讨论中,对读者广泛感兴趣的有关技术问题及其原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经纱上浆材料的作用原理、工艺路线和技术关键。本书力图简明扼要地阐述经纱上浆材料所必要的知识体系。) I" z* w" e2 J3 \! @& f9 U
《经纱上浆材料》具有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可供纺织、轻化、精细化工和相关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d: {) K. B- J) _8 b9 t, a$ q x' j目录 5 i; s" K5 z/ |
第一章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 18
/ v/ w5 ]$ v" |$ M3 R( w6 h* q5 v: q 第一节 高聚物分子结构 19
- ^1 Z+ [, u) a4 e% r 一、高分子主链 19% p2 _1 q! v7 ^
二、高分子的侧基 20
5 ^, n; W5 i# p' Z1 {( |5 p) ] 三、高分子链的立体结构与键接结构 21
5 B B6 |* [6 i$ U$ t* b 四、高分子的序列结构 23
5 U7 h6 v/ o$ u" z3 k 五、高分子链的远程结构 25
5 _! p! h2 R U! D 第二节 高聚物聚集态结构 31
- x2 A: E# P5 q% R# Z) X/ E+ @ 一、高聚物的物理状态与转变 31
5 O3 P4 ]: l) {: `( C8 k 二、高聚物的玻璃化温度 34
, W" M( ?( d$ l3 y% q 三、高聚物的次级松弛 42
9 k3 G! C' C2 K! @" ?$ U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 446 h- X, u% I" X/ x# I
一、高分子的溶解 45
/ S+ X- `7 h+ V; [ 二、溶剂的选择 47
2 l9 X6 s4 V! j 三、高分子溶液的粘度 50
W5 j0 ~8 ]. `7 k 四、高分子溶液的流变性 54
% M0 i5 ^9 ~0 [1 t! T 五、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 59
5 a9 f4 N: K" ^! l7 @" X# c# [$ h6 R 第四节 高聚物的力学性能 63
* N4 x/ f$ w* M) V4 s 一、高聚物的应力与应变 63
& ?; E" F7 `& I& Y3 J2 f 二、高聚物的粘弹性 67
6 t3 J9 r1 y# i+ N. | r/ `+ B* r 三、高聚物的破坏 714 E9 J6 \/ Y; w" a
参考文献 76
$ w% u* _4 w0 x) f6 l8 s* O: B第二章 浆纱与浆料 78( t6 R/ U0 Y3 y* ]
第一节 概述 78
! | t" j# G6 d2 x' f) `4 V 一、浆纱的意义 78
5 ~, t( F5 Q0 b 二、浆纱技术的发展 81
- M) a5 ~& N1 G" P. L" E 第二节 浆料种类和选择 86
$ K$ T- N4 w# ~! `# q5 d ~7 x 一、浆料的种类 87 ^/ B0 s+ f$ {! u
二、浆料的鉴别 89
0 B* |0 D T- {6 v3 d 第三节 浆液制备及性能测试 91; a V: \: u& ?2 }
一、浆料高分子的溶解 91
. D# @: d$ ]- Z$ j# t 二、浆液制备 93. r+ v- C# ^1 Q; H8 J
第四节 浆料的粘附性 93
8 e5 H& b% Y2 s# _ 一、浆液对纤维的润湿 94
: ]" V" i2 r% L4 q: s! C 二、浆料对纤维的粘附性 96
$ M1 L( F5 M6 ^1 L 三、粘附性评价 1013 a# J; ^4 z; n2 j" o3 H& T
第五节 浆料成膜及其膜性能 103: Y% V* z& S) G, {# X
一、浆液成膜过程 103
" J9 i7 x6 `* o* G. h( v 二、收缩内应力 105
* B- a- g+ x; [2 j; v% z. e 三、浆膜性能 107. Z p7 U5 W, v
第六节 浆料的生物可降解性 111
4 M. @+ f0 F6 _, k; ` 一、一般高分子的生物可降解性 111/ S; z8 T/ q- ?/ J V- ]4 x3 c
二、高分子生物降解的机理 113' ]- I$ w5 O. r+ t
三、纺织浆料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 115
1 R* i6 S! a( F* G. E$ L( o/ S 四、PVA生物降解性 117' l% {2 V( O/ h
参考文献 121
- ~* E% o/ j$ B( |7 w1 I b第三章 淀粉及变性淀粉 125
/ M6 p, Z; x: ]+ q( ?$ t& c 第一节 淀粉的结构与性能 126# K: F2 } s, Q5 ^1 O [" I% s& i% e
一、原淀粉的形态结构和物理性能 126
' e. q0 k1 O6 U. U- P$ g$ W( b 二、原淀粉的结构、组成、膨胀能力和溶解度 127
1 N j6 L Y' d7 b% ^. S 三、糊化和退减性能 133
, \+ D: @9 q7 x3 ?. v 四、流变学性质 1375 E9 B0 x V" [5 {/ R0 k# U
第二节 变性淀粉及其制造工艺 139
$ `6 C Z7 H: v4 a5 @" |8 I9 a! | 一、酸解淀粉 142) r) }( k0 P- [
二、氧化淀粉 1441 f* }1 e$ T7 o9 ^& X& ^; H; l- c
三、酯化淀粉 147
* K* B* q3 H( ], K9 H 四、醚化淀粉 151
^/ y, N7 `( M. e% E* v* D 第三节 接枝淀粉 154( _+ C/ c2 h! i1 _
一、淀粉接枝共聚物表征 156, m& ]# v& \2 z8 f) H0 e
二、淀粉接枝反应的引发 157
8 V% u1 p9 t' r; Y% ^1 t 三、接枝单体的选择 1611 G w0 t1 Z1 v- y. e# Q
四、接枝反应工艺 164; {' [& \0 P/ b0 F+ p/ g3 h/ z
五、接枝淀粉的性质 172 `* t- u+ i! E" }! ^$ m
参考文献 1791 r) N0 p7 e4 u: E
第四章 聚乙烯醇 183
4 E9 Q1 X1 k4 P9 s( z6 i9 R 第一节 概述 183! x( D" `9 b) y
第二节 聚乙烯醇的制备 184
: i# s% r2 t: c+ z+ \* W! \. T 一、醋酸乙烯的合成 185
- j3 K- a. \% L& \ 二、醋酸乙烯的聚合 186% g5 ^3 i# @ Q% Y
三、聚醋酸乙烯的醇解 189
- @& Q$ {. s* H 第三节 聚乙烯醇的结构与性能 192( U- o+ e; J! ~
一、聚乙烯醇的结构 192+ T) N2 D9 w5 J
二、聚乙烯醇的性质 194
$ M3 ~8 e5 w. i 三、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性质 204
( U& s% q* h9 E# t \ 四、与浆纱有关的性质 209( \' I) h0 X: C q3 Q7 k5 i9 f
五、聚乙烯醇皮膜的性质 222$ m8 D* Z6 C4 C! |6 M0 q+ r- e3 T1 w. ~
第四节 聚乙烯醇的改性 232" L% r2 K, R- {- L9 p
一、物理改性 233
& S# b3 R* R. n) {6 d 二、化学改性 234) d; v [- ?/ n& t6 w0 q
第五节 聚乙烯醇的生理毒性及生物可降解性 237+ ], y! K k6 B8 t2 A2 c+ Q
参考文献 239
0 W. o" i* H4 c: f0 j第五章 丙烯酸系浆料 240# }! s) A$ U( `+ I% A6 L
第一节 概述 240" i1 J4 X: z" K. r, M6 a! H
第二节 自由基加成聚合 242
* D$ W. e* V$ p 一、反应机理 242
' A& r3 `9 c- Z4 @9 @ 二、反应单体 245, M( w* h, D7 N- D
三、聚合方法 247) a" ]& \' x) v" |
四、影响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及分子量的因素 250
9 ?8 O8 \; s/ o% d& X" M% ] 第三节 自由基共聚反应 253
0 i' U* |1 T# i7 o9 U2 D7 t6 w- F9 R 一、单体竞聚率和共聚方程 254) Z+ W. ?5 b! M+ H; J- y
二、丙烯酸系浆料的分子设计 261" n! |/ s9 ?: d/ [, ?: F# ~; H
第四节 几种丙烯酸系浆料的合成 267
. a. H* a0 D; d* J9 Q' e 一、合成纤维长丝用丙烯酸系浆料 267
( L) k( K8 k' R/ { 二、短纤纱用丙烯酸系浆料 269
9 ? _* x( p. p6 I& k3 o2 } 第五节 固体丙烯酸系浆料 272
5 q" _9 {7 z! z. G( `2 X; y/ A 一、常规聚合法 272) L+ r* N4 V& M& j: N: q( q4 r& Y
二、反相悬浮聚合法 274* K7 i' E+ a, e& A7 A6 h5 j
三、瞬时聚合法 274
% T& M. }) ]* h' p 第六节 聚丙烯酰胺 276
8 ]5 K3 b' i9 T# r P! G9 h 一、酰胺浆的概况 276) N; C! [% ~" k3 `0 N7 G, M
二、丙烯酰胺聚合反应规律 279" H+ {7 a% b( S1 E5 b9 ^: N
三、聚丙烯酰胺制造工艺 281
! M1 b& f( ^7 Z4 _8 S( I 第七节 丙烯酸系纳米浆料 283
8 W3 R/ F6 W( ` 一、纳米浆料的意义和作用原理 284
, y9 [3 ]! U1 ?4 c/ J3 } 二、丙烯酸系纳米浆料的制备 287
% n& B7 e% @" N) ~& J, z2 C 第八节 生物可降解性与生理毒性 289
$ [) f+ C3 p$ F; F: w9 ` 一、生物降解性 290
* {' u' W7 S8 k4 x: A6 f 二、单体生理毒性 292
7 f6 J2 P ]+ ~. A; m 参考文献 293
, b, X7 W! r5 ^ g0 Z) g6 I0 \第六章 聚酯浆料 298# f3 h- j& w# o% g; @& e, X& W
第一节 概述 298/ J: m3 {1 H/ e
第二节 聚酯浆料的合成 3008 H6 ?" W- r: E+ \
一、合成路线 300
0 j8 r) q$ R) {& u7 [ 二、单体选择与聚酯合成 301* [/ W* u# e' y7 c" ^ k _' `% H
第三节 聚酯浆料性能 304" X9 f2 a$ q/ j: ^
一、浆纱应用性能及其测定 304$ b* r' y* y8 O6 ^# \7 f0 c2 i
二、浆液的表面张力 3069 r0 @1 Z) J2 g. T# E3 @
三、水溶性和粘度 308
& r; p+ `& B0 Y0 m% Q 四、浆膜的力学性质 310 V' ?& G- O7 \9 V
五、分绞性能 311
" G$ h, j7 W, l1 G9 J% i4 S 六、织造性能 312
9 A0 u9 P% H" N1 t 七、环境影响和生物降解性 313
: ^7 |8 H: z; l- ?( A% A 参考文献 314
W/ o- l& T$ k2 F6 @' k. A第七章 其他浆料 315
3 M- i, \( F9 o) @7 K 第一节 概述 3156 K* M% k+ y* K) h5 J$ m, x
第二节 纤维素衍生物 3158 |; v. o# N1 t1 b) Z: `5 e
一、纤维素醚的取代度及其性质 315& t9 ^, J- M* _
二、羧甲基纤维素(CMC) 318- P( i( X1 k2 F0 A3 S" O' T7 C
三、甲基纤维素(MC) 321" f, h' w m* z4 t( o& s6 B0 v% l
第三节 海藻酸钠浆 325! o% F; V9 W; Q A A% Y" N
第四节 动物胶 330. L- R' P M9 K' r
一、动物胶的制取 331
; x1 F" q( ]* v0 K 二、动物胶的化学结构 331
" L% Q, Q4 I1 { 三、动物胶的性质 333
. a& i' n' A2 g( d0 \+ Z) q$ N9 S 四、动物胶的上浆性能 3343 \+ ?. X2 J7 \' F: m
参考文献 335
# @6 k0 s$ k$ @+ m; g第八章 混合浆料 337; D$ r! q5 T) n# L
第一节 高聚物共混原理 3389 |# M1 E4 s) q9 d' t+ l4 K! d$ f! p5 Q
一、高聚物共混的相容性 3391 J2 o9 ]* H! T
二、相分离的动力学 3440 \* I: M# i2 t
第二节 浆料溶液的共混 345
; g$ v% q- N- k7 s$ N 一、混合高分子溶液中的复合体 346& A1 s# e( A) Y3 E
二、高分子混合溶液的相容性 347$ ~2 u' |' ^9 l+ z: f
第三节 混合高分子的相图 351
/ d/ F; f# ?* R( |. o8 o4 ~ 第四节 共混浆料的形态结构 354
* w2 [( x7 ^* N1 l# @ 第五节 共混浆料的性能 356- R) n1 m, ^0 C6 }' J: s0 n1 l" `
一、一般性能 356
. [" j0 { C( s 二、力学性能 357
: J' q. Z$ E7 t2 A) H* J 三、对混合浆料的分析 3598 F# o0 h& ^) c% F
第六节 共混浆料体系的增溶剂 362
1 |4 N6 j3 C% @8 Z1 _( X/ Y$ K! }, F 参考文献 367
( ]9 ^6 @: R) M第九章 浆纱油剂 3699 E, c& i6 ?$ J
第一节 纤维或纱线的摩擦与磨损 370
0 Z2 e$ o! g+ y+ z; U c! ] 一、纱线的机械破坏机理 370
( {" w( l; \3 s* a1 N, I& L! } 二、纤维的疲劳磨损 3725 o' L( M$ }, Q% ]! ]
三、纱线结构的影响 373
# |) a. G7 U2 c2 J; H3 s0 r 第二节 平滑剂 375
, m6 I: f1 D% @8 U 一、平滑作用 375/ j. d, N7 h# P+ M
二、平滑剂的作用原理 380/ a2 l" w) `* {3 l" v. A* b" `
三、浆纱平滑剂——后上蜡 382
' j8 X1 D" M0 d( d5 y# ] 第三节 浆纱柔软剂 387
0 Y3 o8 U U% e1 v3 w( s 一、两亲性长链脂肪类柔软剂的作用原理 388
5 ~, T6 ?9 u5 }3 v! r 二、烷烃类柔软剂的缺点 394
) ~2 c: V1 N# Z# j+ [0 |) W 参考文献 395
/ T) V m7 Z+ z# n6 o7 q8 E第十章 抗静电剂 399
8 D3 `/ P, d) p: Z5 I, z7 z 第一节 基本原理 3998 O1 h& y" O9 g3 o- U+ s
一、纤维的静电现象 399) b2 S# y; A7 Q' N
二、影响纤维静电现象的因素 400
& z7 D2 f% A/ p) I3 ?4 e& h+ ~ 三、抗静电剂作用机理 403- o- K! m/ ^' B: o- b K
第二节 抗静电剂的制备 406* ?1 Z) y: Z1 `
一、阴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制备 406
6 y: v# O2 r, g( \ 二、阳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制备 409; r% V" u8 {0 o0 _& [
三、两性型抗静电剂的制备 411
# F8 O |1 F5 N 四、非离子型抗静电剂的制备 4128 N9 X; z' f0 i3 A* d: H
第三节 抗静电性能及测试 414! H0 |% w2 L% X/ K
一、抗静电性能 4143 S. z% P$ ~1 q6 C% \/ Y6 n1 a
二、抗静电性能的测试 421
: T/ G3 k' k) t* ~+ @. l5 ^7 U 参考文献 425; z, m! M* G6 `" z p, I
第十一章 润湿渗透剂 427
* a2 @9 \' j4 ~ X0 H 第一节 润湿过程与机理 427% @8 ^6 ~3 r; a4 a x* i
一、接触角与润湿方程 428: b) @+ C5 m2 I8 x/ @
二、润湿过程 429
3 h/ w9 r' Z7 `# ~ 三、固体表面的湿润性质 4343 r: ]1 n9 u4 a! Z
四、影响润湿作用的因素 437& m; W+ \. g2 e5 \
第二节 润湿剂的制备 440
5 g, `0 M0 q/ t" | 一、阴离子润湿渗透剂的制备 4418 m9 M4 m! [! I/ m; F# C; s0 F
二、非离子润湿渗透剂的制备 445- H# S9 c2 b6 A+ s
第三节 润湿性能测试 4462 F" h4 |9 Z) ~1 w1 K; E7 }( }
一、接触角测定法 446
* U# K3 ]- k ^1 E" C+ | 二、沉降法 449- ~8 D& K4 T% w+ p' \
三、毛细管上升高度法 450
0 A9 `3 K7 H# e 参考文献 450! T4 b3 @- }. `
第十二章 消泡剂和防霉抗菌剂 451
: Y# L& O5 E$ ]# V; f# Y0 x4 f 第一节 消泡剂 4515 K2 q5 t/ \; z
一、泡沫及其危害性 451
7 B% H4 b* A- \1 x+ q A' q 二、消泡剂作用机理 4527 y, d. d3 @6 @ t0 Q" h
三、消泡剂种类 454' [% y5 |. v5 |% U0 [% E& K3 @1 w
四、聚硅氧烷类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457/ n' j/ s1 \0 o3 l2 h
五、聚氧化烯类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458! O1 S/ s$ P$ S- V9 t$ [
六、磷酸酯和脂肪酸酯类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459$ \* t6 Q( f$ x& M; Z1 k$ X1 n0 h4 T
七、脂肪酰胺类消泡剂的制备方法 459
$ O3 ?& w$ m$ F 八、消泡剂的性能测试 460
9 [2 s& x, B8 D8 E 第二节 防霉抗菌剂 462
) N9 Y( j& L% E 一、概述 462
0 k; n3 `% G1 [' @ 二、纺织品防霉抗菌剂的发展 463
f5 n5 Y6 S/ U/ f, m 三、防霉抗菌剂的种类 466: i' |! Q& w- h- \- E! Z
四、防霉抗菌剂的作用机理 468
8 ?0 o- E, [) o! ? 五、防霉抗菌剂的合成 470
- P) w) M! B: ] 六、防霉抗菌剂的性能评价及测试 472! A t* s$ i G
参考文献 478% }5 I# V* u" k+ ~
7 V4 y, Z1 }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