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纺工程(第3版)》,史志陶,ceb、PDF。纺织职业技术教育教材,电子目录,高清,5M。
) P- U* F6 {: @5 `0 S内容提要& r+ r; W H* w/ f9 p8 `1 m% W" h
《棉纺工程》包括原棉与化纤的选配、开清棉、梳棉、清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后加工和转杯纺纱等内容,主要阐述原棉的混配与化纤的选择、棉纺设备的主要机构与作用、运动分析、工艺原理、提高产量的先进经验与主要技术途径、典型机台的传动与工艺计算以及加工化纤的工艺。重点介绍近几年定型新设备的使用及产品控制技术。: E& U0 D- l, g) N$ X( w2 Y
《棉纺工程》可作为纺织专科学校、职工大学、电视大学和业余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作为中等纺织学校和有关技术培训的教材,并可供纺织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q3 A4 H# i% x; s
目录9 ^3 a( B( q" ^2 t
绪论(1)
0 U& w; W2 d$ K- Q8 s R第一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和(3)- |* A1 b. d4 D( s8 v# F; z* b
第一节 概述(3): T w2 f7 ?& A8 E. a% A+ N
第二节 原棉的选配(3)! @ }& q8 ~+ }+ X! r: L
第三节 化学纤维的选配(10)) f! f1 _. m/ J7 G
第四节 计算机配棉概述(12)# @) i4 \1 R; Q' Z$ a4 V
第五节 原料的混和(13)3 Y" {$ q* q2 d( W7 g
第二章 开清棉(17)
, ^% a5 C7 q: S' K5 p3 p( J第一节 开清棉机械(17)
2 G- c# W' b+ |. H5 J第二节 各主要机械作用原理(44)$ J6 b0 {, p$ A5 U
第三节 工艺参数及工艺调整(59)' {5 W3 Y' U& e* M
第四节 提高棉卷质量及节约用棉(67)
9 N$ ?4 \; k2 p第三章 梳棉(72)
3 C1 L! s1 S; v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72)" G6 b( }; s- F1 ?
第二节 给棉与刺辊部分结构与作用原理(74). l6 c \; l6 p
第三节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的作用原理(85)
, S/ k5 t# E1 }$ t3 k1 B第四节 梳棉分梳元件(97)
0 r' |- [6 ^- y5 G5 m第五节 剥棉、成条和圈条部分的作用原理(110)
, o9 X' B6 M0 l, s) u0 \" g第六节 传动和工艺计算(114)
, x, F [) X6 _$ ~ B! ~第七节 提高质量、节约用棉和工艺配置(118)* Z0 P: |: p8 o* o
第八节 梳棉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121)7 }+ e. W+ [+ c" \6 a
第四章 清梳联技术(124)
9 ^8 h! u- l1 f+ ~8 |第一节 概述(124)1 r, V. ~( |) `/ R+ z# b/ Q
第二节 清梳联工艺过程(124)
$ _: w1 o# L6 [: K第三节 清梳联特有单机的结构与工艺原理(127)
" ~: _: [& v- }1 m3 P第四节 清梳联工艺及其调整(141), h6 n' ?% X/ ?0 H
第五节 清梳除尘(148)
6 f; Z3 \3 N! y2 r$ m1 h第五章 精梳工序(152)
8 _2 G, v& }# n1 R( v第一节 概述(152). D$ u/ D0 m t- @! n$ A
第二节 精梳准备(153)% H+ i3 j- w9 e- {' S
第三节 精梳机的工艺过程和主要机件的运动配合(158)3 J$ `7 l' p$ u! H! z( A( _0 q
第四节 精梳机机构及作用(161)
2 v. J( f: A, T& H, ^第五节 精梳机传动及工艺调整(176)5 x" P7 n% ]: J: Q5 V- N: v* ~
第六章 并条(186)( o! X$ ?" O6 N( R
第一节 概述(186)
* h* u' Q# K0 k* ]1 k% x. c% M第二节 条子的并合作用(187)
" r1 ?/ v# b4 q9 X第三节 牵伸的基本原理(189)
8 L( d# d5 y/ d0 F( o5 m第四节 并条机的牵伸装置及工艺配置(200)( n7 E5 I2 m- |! ~- I# h
第五节 并条机的传动和工艺计算(205)4 t, V- U( ~3 s8 y9 s2 {
第六节 熟条的质量控制(207)
5 N, d; G8 `+ m' _第七节 并条工序加工化纤的特点(215)/ y* a! G3 |+ y0 f2 Q) Y# Z( C
第七章 粗纱(218)/ {8 o1 {" [. {. V Q% k
第一节 概述(218)
% O3 }" Z$ J- F; f第二节 粗纱机的喂入牵伸部分(219)% G3 C7 M4 y- T
第三节 粗纱的加捻(226), @5 j9 \# [+ `. e }, U4 z
第四节 粗纱卷绕成形(231)
3 ~- P3 @9 v- U# G9 H3 @第五节 辅助机构(239)
2 J" E+ l% A0 d8 j! t2 t$ `9 I+ J第六节 粗纱张力及调整方法(242)
8 }: ^% r- Z( w2 d q6 u0 S2 Q第七节 粗纱工序化纤加工的特点(254)2 l2 ]+ c w; G3 J5 D3 U, J; h$ C) @
第八章 细纱(257)0 P3 _7 d; ]3 U- [6 Q
第一节 细纱机的工艺过程(257)8 h3 t' N' m9 b
第二节 细纱机的作用原理(259)
& W4 G# r h- R5 o) f第三节 细纱工艺参数及调整(285)$ `& Q" s6 [- Y. l& F
第四节 钢领、钢丝圈的选用与维护(303)
L. X- p" I2 l) N第五节 皮辊、皮圈的使用与保养(308)
+ K; B6 ]* G: i k$ P" W6 y- C第九章 后加工(314)
) E3 y8 Q0 }( Q- V4 @ [: |第一节 概述(314)
" Z$ p U- A$ b9 U& Q( Y; X第二节 络纱(315)4 U; X+ `6 }5 m2 t* k
第三节 并纱(335)7 t& u! V- D2 l g& S, C
第四节 捻线技术(336)6 }% @' k7 E1 |
第五节 摇纱与成包(350)
" Y2 g7 E- X+ W第十章 转杯纺纱(351)
4 n% v# X) `# T+ j第一节 转杯纺前纺工艺(351)
" C G& @/ i5 J4 U9 B第二节 纤维分梳与输送(354)5 s' \) v, z" {" I; t8 [, s6 k
第三节 纱条形成与加捻(360)3 `& I* a2 ?6 Y! M
第四节 转杯纺纱机的自动化与高速化(373): R' n" l2 W9 n# B
第五节 转杯纺纱工艺计算(375)! j# s: V4 Z( m
参考文献(381)
7 c5 B3 _/ k; [# `7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