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纱技术》,孙卫国,ceb、PDF。全国纺织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高清,电子目录,3.5M。
2 C: R4 k7 v4 i8 u) O! }内容提要8 P: n5 z( k+ y) R* _, ]( e
《纺纱技术》共分十一章,主要介绍了成纱基本过程及纺纱系统、原料初步加工、原料选配与混合、开松与除杂、梳理、牵伸、纱条不匀与匀整、加捻、卷绕成形、纺纱主要设备及工艺过程、成纱质量检测与标准。
6 N" A& ?- W* E6 z* A《纺纱技术》可作为高等纺织专科学校纺织工程专业教材,也可供纺织行业的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 L# }9 U5 F$ J0 Z
目录$ z. G5 T: ?, V/ c. H: h& j* ?
第一章 成纱基本过程及纺纱系统 1: A7 V+ m: s( f/ t( @4 n5 K* q
第一节 成纱基本过程概述 1
8 ~' Z4 J: Z5 H一、原料的初步加工 / 17 P! }; n+ i2 ]! a7 {
二、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 2
6 t5 e7 I4 u; r( m三、开松与除杂 / 22 `$ W7 E" S! K' u
四、梳理 / 38 c4 w# t/ C/ J& y' D5 e
五、并合与牵伸 / 3
4 [" B/ f* a; v+ V* A2 s) n5 u0 V% F六、纱条不匀与匀整 / 32 g$ R, a, N; A9 x. |
七、加捻 / 4. b, k/ U9 |" A+ h$ v+ v: t
八、卷绕成形 / 4
/ y) D3 |8 J' p第二节 纺纱系统 4
3 @4 D7 @; z, R6 Z( ?: y7 \一、棉型纺纱系统 / 4) e1 @ @1 @) n4 ]" V3 _
二、毛型纺纱系统 / 5
; t' x, G; h2 x: U三、麻型纺纱系统 / 7
9 q9 Y0 J3 A8 i H! v5 |9 b, y( Y四、绢纺纺纱系统 / 9
' t5 S9 ?$ P& {: T/ ~6 Q# r( J第二章 原料的初步加工 11
1 A- g' Z* Y+ l8 b; I& {6 t' Z第一节 棉纤维的初步加工 11$ a7 [3 @3 D. f8 }
一、轧棉 / 11/ k, F9 x$ ^3 @' X
二、打包 / 13
- {/ k5 G9 D7 L# K/ d第二节 羊毛的初步加工 15
+ E1 }0 T, S) F" d4 r _3 j' ?一、选毛 / 15
0 e$ L/ i% T5 F7 o. p8 s c; _: Q二、开松与除杂 / 16
7 a; W) Q) P" u8 A# c三、洗毛与烘干 / 19" |/ K' J3 j/ _. j0 v" w7 Y. b; x
四、炭化 / 245 l( Z# E) c8 Z
第三节 麻纤维的初步加工 279 o. b3 x% |$ i1 J# u" ` ]
一、苎麻的脱胶 / 27
1 ^ f! F! T) R- n8 ]$ Z f4 J+ }二、亚麻的脱胶 / 31
8 z# d% |9 \8 l& Q三、其他麻纤维的脱胶 / 33* b$ M3 z$ r) w4 v. V
第四节 绢纺原料的初步加工 34
, H( i+ Z2 Y1 U4 c' Z/ B一、精练前处理 / 346 z: m0 ]0 D8 p$ k# B" @
二、精练 / 364 j' z5 |. R- r3 D0 y( h$ L
三、精练后处理 / 40$ C1 J" m; P# O! e, n0 {+ I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43
$ H7 C6 F# e3 i# r! {, a U第一节 纺纱原料的性能 434 r- r+ x. o. g/ P$ g0 q5 z
一、天然纤维的性能 / 43
0 F% d2 T" P0 k/ l: ~二、常规化学纤维的性能 / 474 u' n, {& [# X
三、特种纤维的性能 / 49
: M3 Y; P4 I8 Y% C第二节 原料的选配 53
& B, g1 R4 ? o! V( V! J# Y一、原料选配的目的与原则 / 53# d6 } H+ T J/ X, c! F
二、天然纤维的选配 / 55
9 s% \% y, Y6 P8 w三、化学纤维的选配 / 61
# Y7 u) K: n0 ~第三节 原料的混合 63; ?, i$ u( Y2 E/ S2 b1 P
一、混合的目的与实质 / 63
9 }5 b2 ?2 Y1 s. j4 x# n( |! i二、混合方法 / 63
! {/ Z- E/ w+ E0 _2 q三、混合原料的技术指标及计算 / 68
0 }! W. G9 Y0 w) X四、评定混合效果的方法 / 69+ H8 q2 V$ p5 E# r/ u! A. Y- B
第四章 开松与除杂 700 u& h- ?3 h+ _* |1 C
第一节 开松与除杂的目的和要求 708 z9 `1 c; j8 L, N) g% \& m
一、开松的目的与要求 / 70
( z- l' T: |9 t% Q+ K5 }二、除杂的目的与要求 / 70
4 u6 b" E% J8 f0 v8 L$ |9 ?三、各种纺纱系统的开松与除杂 / 71' `% D/ S( ^- n* e* x
第二节 开松 718 R) \ t* y/ s+ O w# y5 |
一、自由开松 / 72
6 i0 e* y1 ~9 G6 v) c! ?二、握持开松 / 747 h/ _' a% w) ?8 p( k% U) X
三、影响开松作用的因素 / 78- E# N* j! f4 M. r" W- \+ M+ ]$ u+ ^
四、开松效果的评定 / 81, x Q3 {5 ~1 ~3 v
第三节 除杂 82+ |* _* ^. ]+ h- u3 E: r; t. O; a
一、除杂方法 / 82
- ?5 S" `: h; K二、物理方法除杂 / 82; D m% w& P5 \" z2 ^
三、除杂效果的评定 / 86
+ k. [! }7 g7 m' H T9 I0 l第五章 梳理 88
" G) y4 i9 L G第一节 梳理的目的 88
% c3 h8 t/ R7 U& J7 ]第二节 粗梳原理 89; K! W7 l& @. C# t. ^/ T" [3 L
一、两个针齿面对纤维的作用 / 89! |, O, P( N* l9 S9 t) a
二、梳理过程中纤维的受力 / 91
5 D. C% l; W- M' B& ?三、梳理过程中纤维的运动 / 92
: X! B* a; R, c. ?9 X' Q4 u" I# q四、盖板式梳理机 / 93+ `" F Z1 _* o6 |! _
五、罗拉式梳理机 / 100
& P6 t1 N8 W0 o9 C' E9 W) h六、梳理机的混合与均匀作用 / 104
1 D. v8 T- a+ A$ }5 M- m* r七、梳理机的剥取与成条 / 105
2 k1 K" `8 y0 e第三节 精梳原理 108% U( E* H% A; p, N& s3 m
一、精梳前准备与精梳后整理 / 108
x: \! l3 \- ?) y2 V" F二、棉纺精梳机作用分析 / 1085 C6 @- N0 w" n/ Y7 i
三、毛纺精梳机作用分析 / 118. T# m7 M( |' e7 C0 v+ s/ T
第六章 牵伸 123: n4 s- A, Q0 q! y$ A% t
第一节 牵伸的目的与要求 123. x: l/ E! K9 V' b$ z
第二节 牵伸的基本原理 123
' K# Z. r. @) R! `一、牵伸的基本概念 / 123/ }/ n7 ` l( {1 ^0 H3 O& I, |
二、纤维变速点的分布 / 1250 J. y+ e9 d% @; q% l
三、牵伸区内纤维数量的分布 / 128/ g L& k: L' K3 s
四、牵伸区内摩擦力界的分布 / 1295 e& F, q4 k/ I {# E' N' O' k$ C3 w
五、牵伸区内纤维的受力分析 / 131
+ m7 a: X" Y! X6 M- }' l- V六、罗拉钳口对须条的握持 / 132
5 ~ B7 N$ c: t) ?/ Y七、牵伸过程中纤维的伸直平行作用 / 136 ^$ \# W& C4 O% c M4 u# q& R
第三节 牵伸装置及作用分析 141; U) o6 Z1 `) ~3 u* w
一、曲线牵伸的作用分析 / 141
8 x2 r, X' m; A二、胶圈牵伸的作用分析 / 144
5 e6 b/ _' v0 ~+ {9 q3 c: f! t三、针板式牵伸机构 / 146
# a( A' ^: e j: ]; F" g3 P四、长纤维双胶圈牵伸机构 / 147
2 ^; c1 {/ |% C3 I7 y: P五、其他牵伸型式 / 148% J2 E2 W) C( M6 g# s% z8 h& e$ f
第七章 纱条不匀与匀整 152: P2 t# ~) r3 D
第一节 纱条不匀分析 1526 H$ \2 l7 d. b0 J- K4 j& b, C; r5 c
一、纱条不匀分类 / 152 {/ O, {& o! R' R3 R& c! I
二、纱条的随机不匀 / 1548 T1 p; q: N7 F* o8 ]: \4 ^
三、纱条的附加不匀 / 1550 A- u3 O- D" A2 l9 X
四、纱条不匀的检测与波谱分析 / 158
: T0 w( x1 L9 d J第二节 纺纱过程中的均匀作用 164/ n1 h8 ?1 O. j; k0 `5 v
一、均匀喂给 / 1641 n! u" y+ e, i
二、并合作用 / 165
( u/ p. S0 l; n3 s0 R三、自调匀整 / 1671 [& S/ J) O" q {
第八章 加捻 172
6 \1 t) a1 y+ {+ I% P0 s第一节 加捻的基本原理 172; {9 A4 L; c! U
一、加捻的目的 / 172
" w& E# U, H# | N二、加捻的定义 / 1722 k0 I9 i3 M+ b
三、加捻的实质 / 173
& x* q( I$ {. ]! @四、加捻过程 / 1738 ~9 u3 C$ X0 L, b0 q. d- N
五、加捻程度的衡量指标 / 177) Y/ I# o' Z1 z4 h) W( i- k
第二节 真捻及其应用 181
8 ]( C. i& j8 v4 B一、真捻的获得 / 181
x7 |+ u: j( y% w& ~二、非自由端加捻 / 183
) D# b8 g. c; O( S+ b9 q# `三、自由端加捻 / 190& b: \* o/ R1 s0 [# h) X0 V
四、股线的加捻 / 195+ L5 p6 ?' D7 P- v* n
第三节 假捻及其应用 1990 \( _8 q7 {; F7 K
一、增强作用 / 199
" A9 J& L( Z m( n" b- r二、成纱作用 / 2007 I+ h7 L/ {! I- c" C7 y3 }% c
第四节 缠捻成纱与交络成纱 204
0 b/ k2 E0 F p; s一、缠捻成纱 / 204+ ]" E" y2 M$ f# p8 d- D
二、交络成纱 / 207' W( F) ?. ]( G
第九章 卷绕成形 2109 e( q7 N% j* v& `/ @
第一节 概述 2101 _2 c( C& c- I& y
一、卷绕的目的与要求 / 210
' X+ Q$ A9 M; B& C二、卷绕的形式 / 210
. S" D! F4 C7 H% |8 r三、卷绕的基本规律 / 211& |6 e$ ~. C% t# g0 b* z- z
第二节 圈条 211 ]# P, v& g* O# e3 J
一、圈条的工艺要求 / 211, A5 y8 R/ m1 }: M, e
二、圈条的主要工艺参数 / 212; ]( h( o8 z! {/ z9 O/ _$ b( U) l5 e# ]
第三节 粗纱的卷绕 216
) G V( ^3 a% D9 e一、粗纱的成形 / 216
8 O) x( [# L' x% E二、粗纱的卷绕方程 / 2165 ]1 G" u% B5 G* C; i) l
三、卷绕机构及其作用分析 / 2187 X8 e, R3 d7 s8 ^
四、粗纱张力及其调整 / 219
2 \7 q; U3 F6 k) C3 y5 G第四节 细纱的卷绕 222
& p& v7 L4 y, t" j5 M' F$ V. B* j一、细纱的成形 / 2221 r# ?- P4 z# K E
二、细纱的卷绕方程 / 223
, |' Y& O" ^2 h# M& p6 w( a# f三、细纱张力分析 / 224% f$ t( {: I9 V9 x0 N
四、细纱断头分析 / 231$ F* Y: K$ i Q! N% O4 q
第五节 筒子的卷绕 241
/ c2 j. a* a+ ^& l# B; `1 f5 u2 m一、筒子的成形 / 241
! N' H% i: }6 I二、筒子卷绕原理 / 242/ c/ m: E8 i3 C; I8 q. x( Q7 U
三、筒子的卷绕方法及结构 / 243+ r/ K7 V4 {" h' `& k
第十章 纺纱主要设备及工艺过程 248
% I' v+ }5 d% f& D( G; Y第一节 棉纺主要设备及工艺过程 248) c' M1 P2 ?6 E
一、开清棉 / 248/ c3 |: m2 V! D$ z- i' E
二、梳棉 / 257/ o! s6 x+ R) k( u4 K8 s& m9 R: L# R
三、精梳 / 260
) F( t. d) h5 R- K& [四、并条 / 264* @# o7 k9 k& h5 k& j7 f
五、粗纱 / 265
1 }) t3 W* z3 t六、细纱 / 266
}( g+ g4 L+ b+ a7 b: p. h9 v七、后加工 / 2666 Y* K7 }1 x5 I r& x
第二节 毛纺主要设备及工艺过程 271
0 T% w$ ?: j5 n, n一、粗梳毛纺设备 / 2714 @! L; w" [3 j+ k& a& F8 J' X$ L1 M
二、精梳毛纺设备 / 2749 g! w+ {0 ]* U1 K
第三节 麻纺主要设备及工艺过程 281, w9 f$ `9 |( z4 K- Z
一、梳理前准备 / 2827 B ~" n, ], w: k" b
二、梳麻 / 283
0 m( C4 b+ Y* A7 E三、精梳 / 284
% p6 g: ?, R {/ E四、并条(针梳) / 284$ O' R2 D' V8 S% V
五、粗纱 / 284
; H* W5 ]' a0 K六、细纱 / 286, V( W( G/ J& C; i
第四节 绢纺主要设备及工艺过程 286
+ Q2 i a- I8 Y0 m% n5 S一、制绵工程 / 286
; Y/ a- j( I6 E4 @' ~( ^二、成条 / 290% W& x& e; H+ x/ i; q0 \7 n: S& D
三、粗纱 / 291" a! l3 g$ M; K: `
四、细纱 / 2928 V9 ~1 ]$ w, P2 |
第十一章 成纱质量检测与标准 294" w5 I0 L6 T+ t! _0 o# E% [) f
第一节 成纱质量主要指标及检测方法 294" E: u" d+ i$ s, L6 Q& ~% z
一、成纱质量主要指标 / 294$ }5 ~: P7 Y- {: n* C% m* S
二、检测方法 / 300
$ I8 }. s; w0 d3 U7 F; p第二节 成纱质量标准 302
$ I9 v, J% T+ e一、国家标准 / 3026 |: K/ C4 |) m
二、乌斯特公报 / 3041 k) O& j; {, \
参考文献 3053 p7 x% y6 R# f( a2 e
5 c" Z" H! V( h0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