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绸史研究》,范金民、金文,PDF。图书后面有彩图,12M。* Q2 ]- r3 i$ s: a/ j
. h: @% O2 V3 C2 T# Z9 `
内容提要
2 |+ {& u3 z! o& ?5 q8 B) d' K5 O p2 {4 |韦庆远先生在《江南丝绸史研究》序言中说:这是迄今为止(1991年),将区域经济史与行业经济史有机结合起来的第一本关于江南丝绸史的著作。 目录* C5 L* p* w: c& m& B5 I
序言 12 v; I9 p2 p p/ R! l% @0 G
前记 19 \- d* K- n& F
第一章 源远流长的江南丝绸业 1
/ b0 S4 B! U: u/ F" ^: K第二章 南朝前江南丝绸业的起步 4
5 t2 j' }& T0 E2 T一、先秦时期的江南丝绸业 4
h. _! e) f3 Y2 Y* x8 V& G二、秦汉吴时期的江南丝绸业 7
, Q0 |' U% e; F三、两晋南朝时期的江南丝绸业 10
m$ I8 f8 w# N7 D- C: D第三章 十国前江南丝绸业崛起 18
) P2 e- Y, [0 t* t h X( V# z一、隋唐江南丝绸业 18' d* Z* C1 i; o; c
二、南唐江南丝绸业 24
# h: |% O2 U" ]) F8 V5 t三、吴越江南丝绸业 26
* @1 x5 M4 ~; P+ `2 F$ h' g第四章 宋代江南丝绸业中心地位的形成--兼论中国丝绸中心南移论 30( M1 l0 P: Z+ G. J W+ m' K
一、蚕桑生产迅速发展 30
( Q; J& ?6 ]+ x7 n二、丝绸生产全面展开 36
1 b$ W: Z6 V* Y* J' M2 u1 x" `- f三、江南丝绸的生产形式 44( n5 G) X( M. z1 C
四、丝绸贸易崭露头角 49/ f9 B8 w# f' A+ F" }
五、江南丝绸在全国的地位问题 54
8 t7 D1 w* h( d3 ~6 u7 ]% ]# L第五章 元代江南丝绸业由中心向重心地位的过渡 62
4 l% u# B" E2 Y) Y一、蚕丝生产的新发展 62
, f* g$ G9 p0 V( \# ^; U# [( r& k7 n二、民间丝绸生产的普遍化 66
" G+ \$ @3 h& Z6 Y3 H5 Y# i- {三、官营织造业气势宏大 71
; a; R6 O" b" m6 `第六章 明清时代江南蚕桑生产的特点 78
' d2 y/ L- |) ]! n" y* Z6 Y一、全国蚕桑生产最盛的地区 78- y8 o( d+ m5 e6 P' R% P
二、蚕桑生产的商业化与专业化 87! e3 J6 W' l2 T* y2 b- ?/ i5 o" D( w
三、战后蚕桑生产的新格局 95) X! e( h+ n! f
第七章 明代江南兴盛的官营织造业 1029 S7 x4 ?0 N' a. \/ N# x" H
一、中央织造机构考述 102
0 Y$ P: j9 {+ C4 ^2 F3 T( o二、江南地方织造业的兴盛 114
; j" h* f% ^5 f4 x6 H三、江南地方织染局生产形式的演变 1241 ^) \0 X( R1 a. c y0 ~, L
四、不同生产形式下机户的待遇 130
+ ~9 J8 x9 M3 r. I2 d1 N第八章 鼎足而立的江南三织造 138: d- R" Z. }3 j9 Z) y& b
一、清前期江南织局的生产形式 139
6 C) s; `9 C1 X' g二、清前期江南织局的生产格局及其生产量 149
6 j/ A/ o* N7 ^/ z* f6 t三、清后期江南织造的演变 173$ R8 C8 l. u4 W3 C. h: K/ V# s
四、江南织局对民间丝织业的影响 1875 s o) O; b2 y* B4 Z
第九章 明清时代江南民间丝织业的发展 196
0 [2 P$ K5 _1 P! [一、民间丝织业的发展阶段 1976 P# L- d; k4 h% C5 [
二、民间丝织业的生产方式 209
6 f d: m* {# N" X0 H7 H, `; x第十章 明清时代江南丝绸的国内市场和对外贸易 236( P. O) ?3 d7 r! I, U1 ~
一、广阔的国内市场 236) \% _! @2 \5 p/ ?/ ~+ O) b/ O
二、兴盛的对外贸易 261
$ z6 q+ h* q) _( P+ t第十一章 “贸易绸缎”的历史考察 301. q& F u M0 a7 L+ s* v/ l1 G H
一、丝绸贸易始末 301* P1 [4 c% X( p
二、贸易绸缎的数量及其地区分配 310& _# E0 `4 [$ d0 h7 V4 [
三、贸易绸缎的品种与色彩 318
, v2 e9 r0 x6 j. ~5 q) C四、贸易绸缎的来源 325( `2 S/ i* B, J6 L8 @8 y
五、贸易绸缎与丝绸贸易的性质 333
0 K) L& R* h6 t ]3 p/ \( U六、绸缎贸易的作用与影响 341
! M1 s: `- _& @. c. S9 N, N5 A第十二章 明清时代江南丝绸的工艺技术和品种色彩 349) y3 t- p2 J3 Q% K: b0 |6 [
一、织机的改进 349
$ T4 ~9 J- M! j+ F6 T( g& |! @二、花本的挑结 358
, \6 Q( Z8 P! ~+ [0 i: o3 U5 F- Z三、品种的不断创新 361
* V! V2 l3 p O0 N0 n& T6 p四、纹样的丰富题材 376+ R, e0 O* G, n3 P# h2 m
五、色彩的变化及染色方法的进步 381
/ ~/ @4 b" C5 i1 G. n; a# T" w附录页 389. A4 e* \3 ^2 z
# l! V' H# q*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