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色纺织品] 缭绫,唐,白居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11 20: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缭绫
唐   白居易
( X1 ?/ Q! q$ b2 R) ?; r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
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纹。
异彩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
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
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蹋泥无惜心。
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
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
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9 R6 y; X( k# V3 n* E3 O9 S( `* G
《缭绫》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新乐府》中的第三十一首,诗题下原有小序:“念女工之劳也”,其诗旨也就在于此。. u4 h* r+ D" t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以缭绫为题材,着力描绘缭绫的精美奇绝,从而,突现织造缭绫费工惊人,达到“念女工之劳”的目的。诗中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摹写缭绫的精美奇绝:它出自“越溪寒女”之手,不同于罗、绡、纨、绮这些丝织品,其形状,犹如明月映照下的天台山前悬泻的瀑布;其花纹,宛若白云飘荡,秋雁飞翔;其色彩,由“地铺白烟花簇雪”染得像江南春水那般碧绿;染成织就,制为舞衣,其奇纹与异彩交相辉映,无论是正看、反看,花光都闪烁不定。缭绫如此精美奇绝,“越溪寒女”织就它所耗费的劳动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
* ?2 n' m* C) M/ \“越溪寒女”为织就缭绫付出了惊人的劳动:“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而她衣单身寒,却不能用缭绫为自己御寒。因为“寒女”是听“中使宣口敕”,为包括“昭阳舞人”在内的“汉宫姬”而“天上取样人间织”的。可是“昭阳舞人”却把用缭绫制成的价值千金的舞衣看得一文不值:“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蹋泥无惜心”。这里,对比鲜明,也就更有力地表现了诗的主题:“念女工之劳”,揭露封建统治者奢侈淫逸的生活是建筑在老百姓的血汗之上的。& `$ R. Y% s6 e7 f+ f2 o% _$ r8 G9 i
这首诗含藉丰富,耐人咀嚼,其价值是多方面的。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此诗,我们可获得艺术美的享受;从社会学的角度来阅读此诗,我们则可知当时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对立的关系;从纺织史这一方面来看此诗,我们又可见彼时彼地的纺织品已达到相当惊人的水平。正是历代像白居易笔下的“越溪寒女”这般勤劳、聪颖、手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中国纺织发展史。
7 ?* M+ C: n+ L. ?5 ]$ k! n6 i(王美春点评)
1 T8 [& K3 R( a/ _/ A8 j# }7 s  n7 [' P" a( v4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21:47 , Processed in 0.1562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