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会长倪阳生介绍,我国现有纺织服装本科类院校约200所,高等职业院校约300所,中职学校约900所。去年,我国纺织服装类的高职、中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好。特别是服装职业教育领域,与国外相比,我国走在前面。纺织专业院校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面总体做得较好,与产业需求实际结合比较紧密,但也存在“就业好,招生难”的突出问题。
: l$ ?1 j' P/ @( ^4 m# F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制造业的“工匠精神”,为纺织技能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行业技能型人才供需的最大问题具体体现为招生有难度,学生报考积极性和意愿不强。主要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全社会对纺织行业的认识普遍不到位;二是外界对纺织行业的变化情况不够了解,薪酬工资待遇提高的程度还不太令人满意。
% K0 A( |, I7 [ 由于纺织服装企业较早融入市场经济,和各类职业学校进行深度融合,学校也下了很大功夫与产业需求相衔接,因此这部分教育和行业需求的契合度较好。要扭转“需求俏,招生难”的状况,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更多地了解真实的纺织服装产业,它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形象,而且是融合时尚、科技、智慧于一体的产业,要鼓励年轻人把纺织服装作为职业发展的方向;二是行业要更加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延伸的人才需求;三是加强校企合作,不仅包括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还需要双方更深层次的角色互动与上下游需求的紧密衔接。; g: j5 o1 \+ I: l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这在全国上下特别是制造业中产生了极大反响。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中国工匠”,国家在《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薪酬、落户、培训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未来产业工人将得到更多的社会尊重与价值体现,莘莘学子投身新型纺织制造业将会更加大有可为。
3 U# R- s9 A v# k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