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特色纺织品] 收藏海南崖州布的“苦行僧”——周长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9 09: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0多匹,在收藏崖州布的路上,他感觉自己像一名苦行僧,很多人,包括家人也不理解他对崖州布的痴迷,在他看来,对崖州布与其说是收藏,倒不如说是抢救性保护。周长征,他把对崖州布所有的研究成果和心里话,都写进了论文《海南棉纺崖州布》中。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收集和研究,重新唤起人们对海南独有的崖州布的关注。
% x- _8 t/ K4 ^: I0 _+ k0 X 痴迷收藏“土布旧衣”
5 p" `# ]. h4 j6 i: q. \6 c; l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现世,当全世界都在赞叹那令人着迷的汉墓女主时,海南乐东籍收藏家袁金华,却被随墓出土的纺织文物所震惊,“其中竟然有海南崖州的斑斓布,原来在汉代我们海南就有这么精美的手工技艺,有丰富的棉纺织文化了!”/ e2 D; Q9 o3 f( ~9 P4 D
 古崖州地区包括了如今的三亚和乐东,当时家住乐东佛罗镇的袁金华早就开始留意街坊邻居们的生活,他发现在旧式家庭中,家家户户都有纺织机,而且当地还传唱着一首有关纺织的童谣,就连街上老阿妈穿的衣服,也多是老棉布手工缝制的。
$ \4 I( W4 B3 i/ X6 `: o/ a" Y" s 袁金华敏锐嗅出,这一切迹象,都和崖州布、古崖州棉纺织文化有关系,而且如今尚存的老棉布、老纺织工具,可能都与马王堆汉墓里那些海南斑斓布有着很深的渊源。于是他不断寻找史籍资料,最后从黎族棉纺织技术中找到了崖州棉纺织技术的来源。越往下探寻,所涉及的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社会学知识也越来越深,袁金华对崖州布的研究仿佛进入了迷宫,再加上年事已高,对崖州布的实物收集只能无奈停止,但他一直在寻觅合适的接班人。后来,他注意到了一个年轻的收藏爱好者。0 J3 h- \  T  \
 周长征年轻时,对一些邮票、古钱币、旧陶碗等老物感兴趣,收藏的物品也是多而宽泛。“以前都是闹着玩的,各种都收,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进入了迷茫的时期。”大约2002年前后,周长征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当地收藏圈赫赫有名的袁金华。
5 u' v% m+ F6 U; S  O' x. n 经过接触了解后,袁金华也欣赏周长征身上的“呆气”,“周长征这样的人,实干,能吃苦,喜欢一个东西,就愿意钻进去,又有文学功底,能够肩负得起对崖州布的研究,去寻找崖州布的出路,我认为他这方面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袁金华告诉迷茫的周长征,收藏要有自己的方向和专研的领域,现在在琼南地区,崖州布应该是最值得保护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你可以试试看。”
0 U& ]8 h& R3 X- h- m 袁金华的一席话让周长征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收集崖州布的漫道。从发掘、收集一寸、一尺的各种崖州布开始,十多年下来,周长征收藏了500多匹崖州布。品类有白棉布、染色棉布、花布、猪血布,质地有单布、双布、二春麻布、车子线布,颜色除了常见的蓝、黑之外,我们还看到了红白交织的花布,以及稀有的湖蓝色和淡紫色崖州布。“就算同是黑色、深蓝色布料,颜色也绝没有完全一样的。”周长征十分珍惜地介绍着自己的藏品说,因为手工染制过程中,水温、用量、浸泡时间、固色方式的不同都会影响最终染成的颜色,可以说每一匹都是独一无二的。5 Z( ^! P1 _$ v, d
 这些棉布多数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老物,有的已经斑驳破损,但有的看起来甚至还崭新如初。除了棉布外,周长征还收集了织布的棉、麻原料和纺织工具。通过整理这些实物资料,他开始探索崖州布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在考据史籍的基础上,增进了对崖州布的认识,并写出论文《海南棉纺崖州布》,介绍崖州布的来龙去脉,成为如今人们了解崖州布的不可多得的综述性资料。3 j2 p2 b' Q-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9: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夜坟地里找回珍贵崖州布衣 4 m( S* V5 R2 S3 |$ w2 U
如今,已经没多少人掌握崖州布这项技术了,琼南地区仍然在世的织女垂垂老矣,虽有心而无力。随着她们的离世,那些旧衣老布多半压箱底,或是被后人处理掉。可以说,崖州布面临着绝迹的处境。周长征所做的收藏,几乎相当于文物抢救。- Y0 w$ j+ t8 |/ T* j
 他曾有过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1997年,周长征在乐东黄流镇上曾看到过一位90多岁的老阿婆,身穿民国样式的深蓝色棉衣。开始收藏崖州布后,他几经打听后得知,这是阿婆年轻时亲手纺织缝制的,是地道的崖州布制衣,内外两层棉布,中间夹一层棉花,用细密的针脚固定,结实又耐穿,多年下来不见褪色。周长征立即联系阿婆,希望可以买下她的这件衣服。不出意外,老人家不肯割爱,“自己缝的衣服,舍不得卖人。”这也是周长征在收集崖州布过程中常常听见的回答。
  a: o( Z, T" i- R/ ?- s 但不久之后,他听闻老人家去世的消息,当下一想,作为遗物,老人家的旧衣服可能会被后人处理掉。为抢救那些珍贵的崖州布衣,周长征四处打听,终于问到,老人家的旧衣服可能已经被丢入坟地的后山坡上了。周长征心里一横,当夜就打了手电筒上山寻找。老天不负有心人,终于,那件老阿婆仅存的崖州布衣被周长征保下来了。- Z9 ]; Z( @! R. |8 v9 b5 b
 “随着时间的推移,崖州布的实物资料是发现一件少一件,消失得很快,我每时每刻都有一种紧迫感。”今年已经47岁的周长征说,崖州布的收集是要靠缘分的,有时候碰巧是他没钱的时候发现了值得收藏的崖州布,但就算欠债也要把它收下来,因为往往一旦错过,可能就真的没了。
& [; N* _7 x* J' _) U2 \( L. Q3 I$ u1 H0 b; V8 }& F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9: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借钱也要保下重要史料 
0 G- I$ j6 Y( y+ E1 Q- a为了收藏崖州布,周长征数次债台高筑,也多次因为现实的困难而萌生退意。在他最困难的时期,一边同时供着几个孩子上大学,一边又要专注收集崖州布,为此他变卖了自己的一部分黄花梨木收藏品,有时还需要借钱,就为了这一匹匹、一件件世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土布旧衣”,他遭遇了债主上门逼债的境遇。1 D$ A# \& e7 k" p
 现实的巨大压力让周长征心灰意冷,终于有一次,他咬咬牙,决定低价贱卖所有藏品,只求能够还清债务,回归平淡生活。袁金华知道后感到十分痛心,立即和收藏圈的朋友召开了一次集体会议,最终通过众筹的方式,暂时帮周长征度过了难关,让他安心继续做研究。3 x8 \" w" E+ m  Z7 ]+ R. z
 “我们都是这样,不管如何困难,还是要坚持下去,也算是为海南崖州布文化留存一些重要史料。”袁金华说,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呆”是首要具备的特质,上了这个道就是不断地投入,还会面临周围人甚至亲人的不理解,“人人当你很有钱,要么就当你是疯子,他们说哪有人为了一些‘破烂’赔上全部身家的?”
. \$ h; P- `( v% w! I$ u" V* e+ y# D! X  N

$ o9 @/ W* ~" n(文\海南日报记者 孙婧 图\海南日报记者 武威)
) z. f' M6 |: ?# I7 k' T9 l( w3 S# n" w&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5 h& B! R4 Q: O, h) p
周长征收藏的部分崖州布
周长征收藏的部分崖州布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9: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6 O6 c: Q- L( h* x
周长征和他收藏的崖州布
周长征收藏的部分崖州布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5-29 0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 `' a$ d  n3 r! ]) T( B
周长征收藏的用崖州布制作的衣物
崖州布制作的衣物.jp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7 03:1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