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天子公卿冕服形制:冕冠、衣裳、舄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2 22: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冕服是服装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从孔子“服周之冕”来看,周代冕服十分规范。从最典型的形制分其服饰种类,即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前系蔽膝、足登舄屦等。
! q0 U; Z; i( r. E2 r9 w+ m一、冕冠
. X7 A# P  s8 o5 z9 S& a头戴冕冠,是帝王冕服的最大特征,其具体形制,主要是冠顶一块平放的木板。据汉代叔孙通所撰《汉礼器制度》所讲:“周之冕,以木为体,广八寸,长尺六寸,上以玄,下以纁,前后有旒。”这块长方形木板被称为
板,上面黑色,下面绛红色。前端略圆,后部方正,以隐喻天圆地方。戴起来时,前方略比后面低一寸,以提醒君主俯就之意。
) R+ x- X3 b1 e: [! h% j
板的前后两端,则垂以数条五彩丝线编成的“藻”,藻上穿以数颗玉珠,名为旒。一般为前后各十二旒,但根据礼仪轻重,官职大小,也有九旒、七旒、五旒、三旒之分。每旒多为穿玉珠九颗或十二颗。其中十二旒为最贵,每旒十二颗玉珠,专用于帝王。3 h6 n) ~! q+ U/ @# F
板之下的冠两侧各有一个小孔,冠戴到发髻上以后,要以笄从一侧小孔穿进,穿过发髻,再从另一侧小孔伸出,以固定冠体,免其歪斜坠落。在玉笄的顶端,结有冠缨,名“纮”,使用时绕过颌以下,再上提固定在笄的另一端。2 r9 S7 k4 ^6 j) n+ a
冠的两侧,再垂下两条丝绳,名“ ”,天子诸侯用五色,人臣则用三色。在的末端,即耳部附近,各系一颗玉珠,名“瑱”、又名“黈纩”,也有叫“充耳”的,天子用玉,诸侯用石。这种玉珠悬挂于耳边,意在提醒戴冠者不要听信谗言。板前端低俯的样式也具有规劝君王要仁德的重要意义。; I9 p8 N) w, x
现有据传为唐代阎立本画作《古帝王图卷》,很好地表现了冕冠的形状,现存摹本。该卷描画了十三位帝王:前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蜀主刘备、晋武帝司马炎、南陈文帝陈蒨、南陈废帝陈伯宗、南陈宣帝陈顼、南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此画卷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需要高清画卷,8.6M,请联系管理员)
- f* U3 ~1 l/ |; e
晋武帝司马炎.png
晋武帝司马炎
现在的文物是明鲁王九旒冕,1969年出土于山东省邹城市明代鲁荒王朱檀的墓葬之中,是鲁王的礼帽。明鲁王九旒冕高18厘米,长49.4厘米,宽30厘米,由藤篾编制而成。冕的表面敷有罗绢,并漆以黑漆,周围镶有金边。
  s" [2 q& [4 l- L8 g4 [) F冕的顶部有长方形“綖板”,綖板左右两侧原本垂有丝绳直到耳旁,并至耳处系着一块美玉,好像塞住了耳朵,即所谓“充耳”,寓意着帝王不听谗言。明鲁王九旒冕的前后两端各垂有九道旒,这也是九旒冕得名的原因。每道旒上缀有九颗五彩玉珠,整冕共用玉珠162颗。
明鲁王九旒冕.jpg
明鲁王九旒
旒和珠的数量是决定冕等级高低的主要因素,根据古代礼制规定,天子十二旒、十二珠,诸侯王九旒、九珠,其他依次递减。
# p0 c% h7 C  F0 a2 P" G' T! h冕在使用的时候和黑色上衣、红色下裳共同构成一套完整的冕服,一般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场合穿戴。冕服的使用有一套十分严密的等级制度,先秦时期的典籍《周礼》对这一制度作了详细记载,此后历代均沿袭《周礼》制定了大略相同的冕服制度,直到清代建立后我国古代的冕服制度才宣告终结。
冕冠.jpg
! i9 B. g4 o9 Q: d" I; L$ j4 B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23: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衣裳% C. v7 @+ {/ w- b
冕服多用玄衣而纟薰裳。玄衣,指黑颜色的上衣;纟薰裳,指绛红色的下裙。上衣下裳取之于乾坤。玄衣纟薰裳意义在于:上以象征未明之天,下以表示黄昏之地。上衣纹饰一般用绘,下裳纹饰一般用绣。绣绘的手法也因纹饰内容不同而有所区别。# U5 ^3 p1 q* l/ j2 x2 z/ c3 Z
《虞书·益稷》中记“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即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5 v5 y& ]5 R+ F. o8 Z' E) m绣并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其含义是:绣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之意;绣山形,取其稳重之势;绣龙形,取其应变之能;绣华虫(雉鸟),取其文丽之容;绣绘宗彝,取其忠孝之道;绣藻,取其洁净之本;绣火,取其光明之源;绣粉米(白米)、取其滋养之恩;绣黼(斧形),取其决断之气;绣黻(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之思。以上纹饰被称为十二章,除帝王在隆重场合穿着以外,其他可以根据级别、场合而相应递减。
- k1 ?' r9 S$ ~# k# J  _穿着冕服时腰间束带,带下佩一块长方形皮子,被称为“芾”或“蔽膝”。蔽膝初为遮护生殖部位,后来演变为礼服的组成部分,只为保持贵者的尊严了。
* A$ Y: M5 G' ^: }# K6 v, R- C4 j" ?
十二章纹饰.jpg
十二章纹饰: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2 23: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舄屦
0 W' x2 j1 H; A4 h1 C( l! c《周礼·天官·屦人》云“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缱、黄缱、青句、素屦、葛屦”。着冕服,足登赤舄,诸侯与王同用赤舄。三等之中,赤舄为上,下为白、黑。王后着舄,以玄、青、赤为三等顺序。舄用丝绸作面,木为底。《古今注》讲:“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似为复底。屦为单底,夏用葛麻,冬用兽皮,适于平时穿用,也可配上特定鞠衣供王后嫔妃在祭先蚕仪式上专用,屦色往往与裳色相同。
4 `: k8 X7 \; [, Z1 ], X6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3-29 18:0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