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织袜技术] 袜跟和袜头的结构与编织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25 20: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袜头和袜跟的结构; f5 U' g8 \$ H+ ]0 F9 ^2 C: C1 a
袜跟应编织成袋形,其大小要与人的脚跟相适应,否则袜子穿着时,在袜背上将形成皱痕。8 H: D6 j" R+ @, r
  a& y9 P7 J. a* g
圆袜机上编织袜跟,是在一部分织针上进行,并在整个编织过程中袜跟部分的袜针进行握持线圈收放针(简称持圈收放针),以达到织成袋形的要求。7 c* Q1 l+ b3 K' R+ t; B* r+ E
* c3 B4 u$ s+ v/ H
在开始编织袜跟时,相应于编织袜面的一部分针停止工作。针筒做往复回转,编织袜跟的针先以一定次序收针,当达到一定针数后再进行放针,如图1所示。当袜跟编织完毕,那些停止作用的针又重新工作。7 }; J3 ?/ z" F5 q5 j. }. m
+ U- z5 a* f+ k! e9 V
袜跟的形成.png
袜跟的形成
4 I$ h/ F2 i9 t" t: C
在袋形袜跟中间有一条跟缝,跟缝的结构影响着成品的质量,跟缝的形成取决于收放针方式。跟缝有单式跟缝和复式跟缝等几种。( k' T9 G8 @- u" E
; B% j4 v+ g- k5 Y) Y8 x1 |+ ]
如果收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收一针,而放针阶段针筒转一转也放一针,则形成单式跟缝。在单式跟缝中,双线线圈是脱卸在单线线圈之上,袜跟的牢度较差,一般很少采用。如果收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收一针,在放针阶段针筒转一转放两针收一针,则形成复式跟缝。复式跟缝是由两列双线线圈相连而成,跟缝在接缝处所形成的孔眼较小,接缝比较牢固,故在圆袜生产中广泛应用。
) q- Z1 z( U# s# R7 }) w; R5 T9 m* l( F. V' c
袜头的结构和编织方法与袜跟相似。有些袜品在袜头织完之后进行套眼横列和握持横列的编织,其目的是为了以后缝袜头的方便,并提高袜子的质量。( ~( B+ o* a: P6 a. h) c. w/ ~

  A% M% {# q8 R) R& w4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袜跟和袜头的编织
2 A! P' M, c+ a" J5 B
1 l7 ?: _+ Q' O- W5 ~1.编织的基本原理 
+ V3 K3 V4 f6 X1 m0 r$ t! x; u; c1 ?(1)袜跟
  H% ~) d5 d+ V袜跟有多种结构,图1所示为普通袜跟的展开图。在开始编织袜跟时应将形成ga与ch部段的针停止工作,其针数等于针筒总针数的一半,而另一半形成ac部段的针(袜底针)。
0 Y+ H. @& r# V9 O' S  F1 Z6 l  Q5 @. N
在前半只袜跟的编织过程中进行单针收针,直到针筒中的工作针数只有总针数的1/5~1/6为止,这样就形成前半只袜跟,如图1中a—b—d—c。后半只袜跟是从bd部段开始进行编织,这时就利用放两针收一针的方法来使工作针数逐渐增加,以得到如图中b—d—f—e部段组成的后半只袜跟。袜坯下机后,ab、cd分别与相应部分be、df相连接,ga与ie、ch与fj相连接,即得到了袋形的袜跟。
$ ]* ?" }9 G" N/ s" A/ M
8 q7 o: |0 F9 Z1 O/ B
袜跟的展开图.png
图1   袜跟的展开图
- Y; |! d$ h$ l& \$ f; s% n7 R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1: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2)袜头
# }. ]# A3 S! K. q袜头也有多种结构,图2显示了楔形袜头的展开图,它是在针筒总针数的一半(袜面针)上织成的。首先在袜面针ab处开始收针编织,直到1/3袜面针cd处;接着所有袜面针ef进入编织,并在左右两侧进行收针编织12个横列;在编织至gh处时,使左右两侧的织针gj和hk同时退出工作,只保留1/3袜面针jk编织;而后进行放针编织,直至mn处所有针放完。袜坯下机后,ac、bd分别与ec、fd相连接,eg、gj与mj相连接,fh、hk与nk相连接,再将袜头缝合,便可得到封闭的袋形袜头。
" h* Q6 p6 P; s* X. a6 K: E
+ t/ M" h2 e' @, c
楔形袜头的展开图.png
图2    楔形袜头的展开图
  y2 Z1 g* w9 J( p* R! Z/ s; P-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1: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2.编织袜跟袜头时使部分针退出工作的方法 : N4 U! d. F; v& y1 T3 M3 u
该方法分为利用袜跟三角和埋藏走针两种方法。$ n2 C9 j) X; J/ b/ ^
(1)利用袜跟三角法
: @' O+ N9 e+ p3 z* k袜跟三角的作用,是使袜跟或袜头编织开始时有一半袜针退出工作,编织结束后使所有退出的袜针重新进入工作。. a& l+ \" T6 E5 E& G$ u* }
6 U5 `9 U# g9 r: p, b$ b. W& |
以编织袜跟为例,此时针筒上袜针的排列方法为袜面半周插长踵袜针,袜底半周插短踵袜针。如图所示,在开始编织袜跟前,袜跟三角8朝针筒中心径向进入一级,离开针筒一定距离,作用不到短踵袜针,但将针筒上的长踵袜针(袜面针)升高到上中三角2以上,使之退出编织区。而短踵袜针(袜底针)仍留在原来位置上,参加袜跟部段的编织。当袜跟编织结束后,拦针三角7径向进入工作,并靠近针筒,能对所有袜针的针踵起作用,使退出工作的袜针全部进入工作位置。
0 U5 Z) h; N1 Z( p7 t7 u( j0 d, G9 j' X
单针筒袜机的三角装置展开图.png
单针筒袜机的三角装置展开图
(2)埋藏走针法
8 v) Z$ R& z  w7 x- V2 @埋藏走针法是指不参加编织袜跟或袜头的一半袜针不升起,而埋藏于针三角座内往复回转不垫纱成圈的方法。这种编织方法的优点是:省去了袜跟三角所占位置,且因不参加编织的一半袜针无须升高,防止在袜坯上产生一道油痕。
8 S/ q1 P) x( S5 f以袜跟编织为例,此时针筒上袜针的排列方法为袜面半周插短踵袜针,袜底半周插长踵袜针。在开始编织袜跟时,左、右弯纱三角都径向退出一级离开针筒一定距离。因此,这些三角只能作用到长踵袜针,碰不到短踵袜针,编织袜面的短踵袜针在三角座内往复运行,不垫纱成圈。
% V( x4 p2 V0 ~8 r6 ^2 O! h2 w# Z+ N6 h, S) ?! B- A
当袜跟编织结束后,三角又重新恢复到原位,进行后面部段的编织。# z2 w/ v) X; Y* S2 C) |; g; Y

% G* k- L5 L6 g9 R7 k) ?
9 u% p, G7 Y# m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3.前一半袜跟(袜头)的编织方法 
6 ?# j+ H7 t" [  F" ]0 I8 ~. z0 K编织前一半袜跟(袜头)时,收针是在针筒每一往复回转中,将编织袜跟的袜针两边各挑起一针,使之停止编织,直至挑完规定的针数为止。
" s7 C% w; p& _' z% x' v  i- L, ~, D( `" w' Q* X
挑针是由挑针器完成的,在袜针三角座的左(右)弯纱三角后面,分别安装有左(右)挑针架l,如图(1)所示。左(右)挑针杆2的头端有一个缺口,缺口的深度正好能容纳一个针踵。; M+ q# \( y/ f( E3 {

! _# I- C  Y0 t# D* d8 H7 {1 q$ v( v
挑针器.png
挑针器
# r* }6 F* U$ ^2 G' k# \
左右挑针杆利用拉板相连。编织袜跟时,针筒进行往复运转,因左挑针杆2头端原处在左弯纱三角4上部凹口内,如图(2)所示。因此,针筒倒转过来的第一枚短踵袜针便进入挑针杆头端凹口内,在针踵5推动下,迫使左挑针杆2头端沿着导板3的斜面向上中三角背部方向上升,将这枚袜针升高到上中三角背部,即退出了编织区。左挑针杆在挑针的同时,通过拉板使右挑针杆进入右弯纱三角背部的凹口中(在编织袜筒和袜脚时,右挑针杆的头端不在右弯纱三角背部凹口中),为下次顺转过来的第一枚短踵袜针的挑针做好准备。如此交替地挑针,形成前一半袜跟编织。2 h2 z- n& `0 K5 I' F! {

! h' |3 m- p/ ~5 u) s从上楼袜机三角装置展开图中,也可以看到左挑针杆26和右挑针杆25的配置。
6 ?& s' B, o3 C4 o! Q! {" W
1 |6 ]3 e" E) Y( k2 r/ v* K/ i$ S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1: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4.后一半袜跟(袜头)的编织方法 
/ |! x& f' z7 [0 C2 I7 E9 L. b编织后一半袜跟(袜头)时,要使已退出工作的袜针逐渐再参加编织,为此采用了揿针器,如图所示。它配置在导纱器座对面,其上装有一个揿针杆,揿针杆的头端呈“T”字形,其两边缺口的宽度只能容纳两枚针踵。在编织前一半袜跟或袜筒、袜脚时,揿针器退出工作,这时袜针从有脚菱角1的下平面及揿针头2的上平面之间经过。揿针器工作时,其头端位于有脚菱角1中心的凹势内,正好处于挑起袜针的行程线上。放针时当被挑起的袜跟针运转到有脚菱角1处,最前的两枚袜针就进入揿针头2的缺口内,迫使揿针杆沿着揿针导板的弧形作用面下降,把两枚袜针同时揿(下压)到左或右弯纱三角背部等高的位置参加编织。当针筒回转一定角度后,袜针与揿针杆脱离,揿针杆借助弹簧的作用而复位,准备另一方向回转时的揿针。在放针阶段,挑针器仍参加工作,这样针筒每转一次,就揿两针挑一针,即针筒每一往复,两边各放一针。' w  \4 d2 u; k& E* _5 X

+ A1 X9 b3 r0 b
揿针器.png
揿针器
% G4 z8 `1 P  ?8 q0 e
从前图所示的三角装置展开图中,也可以看到揿针器27的配置+ ?/ q/ i5 V8 R! S  d; Q$ A- p3 a$ T

: C- ?+ \' p& p3 e; Y' D+ V, m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8 17:3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