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绣活(高平绣活)
8 h( e X1 _/ M4 ]" `7 Z
; x$ y% l- l0 _4 N( x: K; A项目序号:8536 \7 C5 P6 G4 I: w6 Z
项目编号:Ⅶ-77
, @6 I0 S6 O6 @: b9 Q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X8 L5 o! O; s- X) s( y, u
类别:传统美术4 V' y8 l/ O5 ]) F" b: e& b5 ^
所属地区:山西省: U" P4 {4 { X& j3 O) ]$ B
类型:新增项目* G: l7 Z' Q6 s/ a/ ]3 q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高平市9 Z% V, {) s" x- A
保护单位:高平市文化馆$ p1 p1 t+ d( P. P+ c
5 ]6 }4 I: M1 C2 p: O
民间绣活又名“针绣”、“扎花”、“绣花”,由于多系妇女所为,又习称“女红”。它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运作时以针穿引彩线在织物上刺缀,使绣迹形成特定的纹样或文字。民间绣活制成品是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礼品和装饰物,它历史悠久,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即流传有“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民间绣活题材广泛,文化内涵丰富,流传地域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北京等地,民间绣活得到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地域风格。. C7 s* P+ y7 N, l4 [8 U
! {' G" v% P- j' V4 J; X8 T
高平绣活是流行于山西高平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根据相关留存遗物考证,其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高平刺绣分丝线绣和布贴绣两种类型,其中丝线绣有平针绣、打籽绣、盘金绣、披金绣等针法。平针绣表现力最为丰富,打籽绣结实耐磨,盘金绣、披金绣则能产生富丽堂皇的效果。布贴绣是对服装裁剪所剩各色布头加以利用的一种艺术,制作时按照构思将布头剪裁成一定的图形,再堆贴在底面上锁边,完成的绣品朴素大方,色彩艳丽。6 G& h F. ]1 F; e; Q5 o
5 @- N8 @+ g. z+ F6 q
高平绣活在色彩搭配上颇具地方特色,它惯用黑、蓝、红、紫或淡蓝、金、银等颜色进行搭配,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体现对立统一关系的配色规律。为增强装饰效果,高平绣活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作品重神采而不求形似,体现出绣制者的艺术匠心和当地民众的审美品位。
! i! A* z4 a X相关传承人:
9 t2 o* `! ~- d, P2 s+ J2 Q05-2687 赵翠林 女 汉族 传统美术 Ⅶ-77 民间绣活(高平绣活) 山西省高平市. e4 I5 }# E/ q( ^
* s* e3 F" \: `, X* `* }
1 a4 t: j: ?. g2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