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方] 安阳广益纺织厂、太行益华纺织厂到石家庄棉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7 23: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前安阳城郊有一个广益纺织厂。这个厂是清朝未年袁世凯办的一个老厂,抗战前有纱锭2.8万枚。但被日军占领后,以献铁为名,遭到大肆掠夺,将大部分设备拆运走,只剩下4800枚纱锭。
6 U0 @) A8 a+ D$ w$ {
广益纺织厂旧址.jpeg
# K# i: w2 b# q; d* r( o
安阳广益纺织厂旧址
' f. W5 u( [5 H: J+ c/ o
1947年5月9日,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的领导下,攻占了安阳城郊的这个广益纺织厂。当时我野战军司令部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考虑到国民党马上要发动内战,为了保存解放区的经济实力,遂决定将工厂迁往当时隶属磁武县(现峰峰矿区)的和村镇。由太行区前方财政随军办事处组织了民兵、民夫7500多人的抢运队,经过9昼夜的鏖战,人拉肩扛,将拆散的机器运到了和村,计有细纱机12台,织布机100台,纱锭4800锭,辅助设备10多台。随同设备一起来的还有原广益纺织厂的81名工人,由太行区管辖。太行区党委和行署准备利用这些设备建设一座纺织厂,并将筹建新厂的任务交给了属下的大行实业公司。
  W8 t8 M3 ]1 [9 J+ o. V
太行实业公司副经理贾冲之任厂长,是年七、八月8月,选定了在和村镇后连庄北约300米的地方建厂。这里北靠鼓山,面临清泉,杨柳荫郁,便于隐蔽,以免遭敌空袭。建厂的砖瓦木石,多是附近农村拆庙宇的旧料,白灰是自己烧的。土石工程由地方上抽集的民工担任。由于战争形势的需要,在贾冲之副经理的主持下,九月破土动工。为了迅速建成投产,太行实业公司从兄弟单位抽了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工人骨干。1948年初,纺纱厂建成,命名为太行益华纱厂。1949年中又名称为益华纺织厂。
7 s% D6 D) c! l4 r
益华1.jpg

9 B6 _9 z1 m6 y  ~+ t) C
1948年秋有三台细纱机开始运转,到年底大部设备组装完毕并正式投产。群众高兴的说:“土八路这回可纺出了洋棉纱。”4800枚纱锭的太行益华纺纱厂就成了晋冀鲁豫边区第一个机器纺纱厂。

' r+ \! \0 \( v& M3 ^4 ^: u
未标题_全景图-1.jpg

5 N) N! O) t9 q0 K8 U6 i3 q
太行益华纺织厂5.jpg

4 [0 D5 B5 Q/ @5 K- ]
太行益华纺纱厂技术力量主要依靠随着机器设备到解放区来的81名工人,又从国民党管区接过来200余人。太行行署还从太行实业公司所属厂矿企业如华丰铁工厂、六河沟煤矿等调来一部分技术力量。另有几十个随军家属留下参加了工厂生产。为了加强技术和管理力量,又从新解放区吸收,从太行财经学校、纺织学校分配,从当地调来大批人员,全厂职工达到60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约50人。

: @* t8 p1 [' w3 e/ Y2 {5 U5 l
纺纱車间一角.jpg
! V0 }" ^' O. u/ K3 M
" X4 V3 ]% M3 g( T0 _% L, Q- r0 C# D
包装.jpg
5 s% V' q( I' b+ Q& y8 x
6 m8 a. j2 s6 R; F& i  ~0 {
所产棉纱为20支,商标为“蚕桑牌”,日产350捆。这些棉纱,源源不断的供给了解放军,织成布,做成军装,送到前线,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太行益华纺纱厂,在晋冀鲁豫解放区闻名遐迩。

5 i) f4 n% s1 w$ F
看报.jpg

/ E" [$ A( H; }
2 }5 i" y0 D1 V
喂奶.jpg

" [& j) v4 ^7 I4 f5 U  s8 X' V' c# z7 O% k
腰鼓队.jpg
' p5 W. m5 T4 e9 @1 _+ X

; x* f  t+ ]# {; n
随着解放区形式的飞速发展,解放区的日益扩大,太行益华纺纱厂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亦日新月异。从生产到生活,从扫盲学习到文娱体育,一片兴旺景象,生产蒸蒸日上,各项活动轰轰烈烈,政治空气十分浓厚。既是一座纺纱厂,又像一座生气勃勃的大学校,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下,曾先后荣获太行区太行实业公司和河北省工业厅生产和职工教育的先进模范单位。该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名为河北省和村纺纱厂,属河北省轻工厅所辖。
. v$ n5 r0 q& `
& @6 {; {9 O; o" L$ b% e( e
后来根据河北省政府的决定,和村纱厂于1954年与邯郸市的翔丰纱厂一同(人和机器)迁往石家庄,与河北石家庄市资本家开办的大兴纺织厂合并为公私合营企业,合营后的纱厂更名为河北省公私合营石家庄大兴纺织厂。1975年,按市属国营纺织厂序数排列更名为国营石家庄第七棉纺织厂。

/ X8 X6 Q$ R; S
从安阳广益纺织厂到太行益华纺纱厂,从建厂到合并,时间虽然仅仅只有六、七年,但这几年里确实有它值得回味、借鉴和颂扬的地方。在物质上它为军需和民用提供棉纱20000余件(每年产3600件×6年达21600件),为新解放区和新建企业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企业技术管理人才。据粗略统计,这几年输送到各条战线百十名干部,而其中多是工人当中提拔起来的。从这个厂调出提拔为地市级干部的有数名,县团级者十余名,提拔中层干部的则更多了。特别是这个厂的厂风和政治思想工作,继承了解放军和根据地的好传统、好作风,并得到发扬光大。

, ~+ v5 ]3 r( l" B6 D
( J$ d( y8 F1 Y7 g/ v  w4 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1-1 14:22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