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方] 近代河南纺织工业发展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8 23: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南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盛产棉、毛、麻、丝等纺织原料,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具有发展纺织工业的条件。
9 |5 R$ ]  L* k1 {4 d; j# L, r* @! P( L4 N
河南手工纺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除农民家庭的“男耕女织”外,在城镇也有相当数量的手工纺织作坊进行商品生产,如开封洋绸和长葛绒曾驰名中外。此外,还有毛巾、织袜、染布等手工业相继在开封、新乡、周口、安阳等城镇发展起来,在解决人民衣被需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9 t4 F0 [! l: S' |
& r1 C8 B6 R  E
河南近代纺织厂只有4家,都建在铁路沿线。1901年曾任清朝工部尚书的孙家鼎在安阳开办广益纱厂,是河南动力机器纺织工业最早的一家,投资150万元,规模为纱锭2万枚,1903年竣工投产。1928年该厂因屡受挫折,乃出租给商人,为期6年,由官商合办改为商办,更名豫新纱厂。30年代抵制日货运动在全国兴起,豫新纱厂兴旺了几年,每年盈利约20万元,纱锭增至2. 92万枚。1934年出租期满收回,恢复广益纱厂。1937年秋,安阳沦陷。1939年8月,广益纱厂被日商钟渊公司接管,改为日军管理第一工厂。以后遭受日军多次毁坏,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该厂仅剩下纱锭4800枚。1945年底广益纱厂再度开工,每天生产28支纱7件。解放战争开始,该厂毗邻京汉铁路和机场,成为军事攻击目标,故于1947年初再次停工。1947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入该厂,组织力量将设备迁至河北省武安县和村。1947年三季度在和村兴建厂房,1949年三季度投产,定名和村纱厂。
% q0 P& B5 T  G!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8 23: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京汉铁路和汴洛铁路分别于1905年和1909年全线通车。1914年民族资本家鲁连城在武陟县木栾店创办成兴纱厂,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设备延缓到达,至1919年方竣工投产,规模为2880锭。工厂经营顺利,1930年增至6480锭。由于资方屡次被军阀敲诈、土匪绑架,损失惨重,乃于1931-1936年出租给河南省商会会长杜秀生经营,改名矩兴纱厂。1939年4月,该厂被日军占领。1941年5月,日军将该厂迁至新乡市。抗战胜利后发还民营,恢复成兴纱厂本名。因经日军搜括钢铁,销毁部分纱锭,这时该厂只剩纱锭5040枚,直至1949年新乡解放。
) F- Q* S' V& U- C( _) ~( v/ A" J! V- h0 j) Y8 w* I  [
1918年民族资本家穆藕初在郑州创办豫丰纺织厂,集资银200万两,规模为纱锭5. 64万余枚、布机234台,职工4170人。1920年4月投产,日产10支、32支纱120包,1921年盈利300万两。1923-1933年,因连年战争和偿还贷款,共亏损446万余元。1934年由中国银行与慎昌洋行的债权团租厂经营,并更名为郑州豫丰和记纱厂。下半年,纱布销售畅旺,盈纯益35. 76万元。1938年3月,内迁重庆。* w: F) o, i! S; }% W, Z
$ j: n3 j4 Z6 c+ K' R
1919年周学熙筹组的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推荐徐友梅等人创建华新纱厂,集资80万银元,选址卫辉府(今卫辉市)城西北角,规模为纱锭1. 2万枚,布机80台,1921年基本建成。后又增加纱锭1万枚。1938年2月,卫辉沦陷,该厂被日军接管。抗日战争后期,日军搜括钢铁,销毁大部分设备,至]1945年9月日军撤退时,该厂仅有纱锭5760枚。后由经济部接管,1949年发还资方自营。此时该厂已增至纱锭1. 28万枚,布机42台。5 ]6 Y2 d( t. S/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7-28 23: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代纺织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为家庭织布业和小型布厂提供了棉纱 ,并促进其发展。
" d8 T+ ?- R; h: N
/ n9 I4 r0 f2 x  i- s) |) K河南较早的织布厂是1911年由吕伴竹在开封府创办的中州女工厂,生产爱国布。后有官办的一批染织厂。如济民布厂,有铁木机120台,职工150人;冯玉祥创办的平民工厂和妇女习艺工厂,有平纹织机20多台,提花织机10台,职工130人。1919年后,相继建立的第一、第三、第四工厂都设有染织部。20世纪20年代,彰德府(今安阳市)、新乡、郑县(今郑州市)等地也兴起了一批织布工厂。兴盛时,仅安阳一地就有织机约300台,年产布10万匹左右。抗战时期,河南织布业虽受影响,但至1949年全省仍有织机近千台,对缓解本省棉布供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g/ E8 H0 n2 L4 U' |( U$ L- M
2 q% ?+ l: A. @4 p河南的复制业主要是开封的民艺局,拥有木制毛巾机40台,职工60人,年产毛巾2880打。到1931年,私人织毛巾户发展到80家,织机320台,职工450人,年产毛巾32万打。20世纪30年代,新乡、安阳、郑州等地也兴起一批毛巾厂。抗战期间因战乱而萧条,抗战胜利后有所回复。1949年全省有毛巾工厂60多家,织机近200台,年产毛巾10万打。1921年华新纱厂建成后,河南的4家纺织厂合计有纱锭 10万余枚。19 36 年 纱 锭增至11.13万枚、占全国2.2%,布机588台。以后由于战乱频繁,屡遭损害,至1949年河南仅剩华新、成兴两家动力机器纺织企业,合计纱锭2. 33万余枚、仅占全国0. 4%,布机42台。其余毛纺织、麻纺织、棉印染、丝绸、针织、色织等行业,大都是手工业作坊,生产水平甚低,数量甚少。至于纺织机械、纺织器材,几乎是空白。  t: p1 P! O3 K) u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06:37 , Processed in 0.2968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