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半个蚕茧、石雕蚕蛹、骨雕家蚕:中国先民育蚕制丝的实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2 10: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绎史》卷五《黄帝纪》引《黄帝内传》:“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乃称织纴之功。”《蚕经》云:“黄帝元妃西陵氏始蚕”。《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这里所说的蚕神即嫘祖,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西陵氏之说,引起后世河南西平县、四川盐亭县、山西夏县等地对嫘祖“娘家”之争。
- N9 c- h2 x* l+ G  H$ L4 @- V
/ f) _' q5 k, p0 `$ L1926年10月15日考古学家李济在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 发现了距今已有5600年—6000年的半个茧壳,被认为是中国茧丝绸史上最为重要的实物证据。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这半个蚕茧也一起穿过海峡,被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4 L- q; B1 C5 s- U1 ?1 i) d  o+ J9 N* U) z- H+ M5 \
半个蚕茧.jpg
半个蚕茧

* n6 ^! h0 Y# I; B2 E' m# A- d2020年,考古人员在夏县师村遗址进行田野考古时,发掘出一枚距今6000年的石雕蚕蛹。意味着早在仰韶文化早期的先民们很可能已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4 C" I$ d4 ^  V$ h. ]4 y9 W
2 r9 m4 d# ]$ @7 B
在夏县师村遗址进行田野考古时,发掘出一枚距今6000年的石雕蚕蛹.jpeg

! ^/ A7 b% q2 J5 d
石雕蚕蛹

) b2 J9 v# D' r0 Q6 d1 Y: A5 U( X) Y
后来郑州市汪沟、青台遗址发现的丝绸和巩义双槐树遗址发现的骨雕家蚕,确切证明了中国古代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开始家蚕制丝。
6 ~( I9 Q5 i* i9 ?4 O  t% l' [
" n3 U3 B" x9 Y, S; G, x

骨雕家蚕.jpg

" f2 j8 b2 Z  d
骨雕家蚕
) A0 E4 K4 {, p4 p


! O; l, w, C- d0 l8 x7 ~距今4000余年的良渚文化钱山漾遗址也发现了丝绸。7 G* c( k+ [. k/ f* t. ^
7 B, W+ R/ L' V" |) i2 z6 R" A
20世纪五十年代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绢片.jpeg

0 O% d9 V+ C: |7 z* k8 x1 j: Z
20世纪五十年代湖州钱山漾遗址出土的家蚕丝绢片

- O, {& W1 K7 G. i2 f- R/ Y* o
# F4 X$ ?: N+ v# C5 n这说明原始纺织技术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甚至更早阶段已比较发达,晋豫交汇处的黄河流域很可能应是中华丝绸之源。! f% G$ K! W# I7 H1 \9 m9 d
# N% ]/ y0 y: R0 K* ?& i9 Z
蚕茧遗址.jpg
' k/ B) F$ e2 _0 x- x3 d# H/ z
/ V! Z) n" x- j7 L) L
继起的殷商时代,甲骨文里也出现了桑、蚕、丝、帛等文字。《诗经·鄘风·桑中》里的:爰采唐矣?沬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都说明蚕桑一直延续。. d' e5 Z4 S) x9 G. S'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11-1 13:0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