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印染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详细内容见附件。
; @7 w' G1 h% ^# Q/ y3 ^8 y
6 S. W& C: s6 h- R& {! b)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4 R% ?3 M0 Z: v# W
2021-12-13 " F' W- } f) p+ n3 i6 m
1 A$ L/ ^3 Z$ H. ^8 I ^, n, N) l. A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纺织品服装内在品质、赋予纺织品服装色彩、图案和功能性的重要环节,是具有高创意感染力、高附加值特征的产业。印染行业的发展为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下游产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为满足人民对纺织产品新需求、引领绿色时尚新潮流提供重要保障。 “十三五”期间,印染行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一步。“十四五” 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着力推动印染行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进一步推动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指导意见。
/ _5 v" v8 g( J8 I1 W4 c; k
4 s! a! c l$ S0 D4 u5 B# T一、“十三五”发展成效
$ X% j! V+ P8 x+ w. H
$ j3 S- c4 T) s. h8 E# @, U7 @(一)行业运行保持平稳4 J! M5 p L+ w. U: p& A5 ~
“十三五”期间,在宏观经济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的情况下, 印染行业运行总体平稳,规模、效益保持在合理区间。2015-2019 年,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年均增长 1.4%,销售利润率由 5.2% 提升至 5.6%,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年均增长 6.8%,出口金 额年均增长 3.0%。2020 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541.3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126.7 亿元,营业收入占纺织全行业的 5.6%。0 s$ m2 N! i. F6 E
. N3 s+ i& w9 C(二)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持续深入! u7 [9 {3 h' t+ W+ m! D+ O
1.技术和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 B# h+ s" d# ~, w; Q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创新成果不断涌现。2016-2020 年,全行业共有163 项科技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 18 项,二等奖 82 项,三等奖 63 项。“十三五”期间,生物酶前处理、冷轧堆前处理、棉织物低温漂白、高牢度涂料印花等技术在行业内得到普遍应用;低盐低碱活性染料染色、数码喷墨印花、无氟防水整理、定形机废气高效收集处理及余热回用、废水膜处理及回用等技术的应用面进一步扩大;活性染料无盐染色、涤纶织物少水连续轧染、液态分散染料印染、分散染料碱性染色、低尿素活性染料印花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应用;超临界 CO2 流体染色、张力敏感织物全流程平幅轧染等前瞻技术研发取得重大进展。
/ w# I8 d+ [: h9 g- w2 f+ N" Q) E
生产装备高效环保,自动化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针织物连 续平幅前处理及水洗设备、化纤机织物连续平幅前处理及水洗设 备等节能减排装备的应用面不断扩大;小浴比低能耗的溢流染色 机、气流染色机、气液染色机逐渐成为间歇式染色的主流装备; 数码喷墨印花设备的喷印速度和精度明显提高,Single Pass 设备、数码+网印联合机、双面数码印花机等新型数码喷墨印花设备得 到应用;工艺参数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染化料自动称量配送系 统、印花自动调浆系统、智能仓库等印染自动化系统和装备逐步 推广应用。9 I$ p( c5 \. Z! ~
i8 B. D* h" u" h" V2 A4 C6 p
2.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Z, H& c4 F# P" z+ t( K2 t* K" i( O
“十三五”期间,企业扎实推进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社会责任管理等体系认证, 不断加强生产管理、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化学品管控等内部建设,健全和强化制度管理,行业内涌现出大批精益生产管理先进典范。生产计划排程系统(APS)、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印染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覆盖印染全流程的数字化信息系统以及 AGV 小车、工业机器人等智能物流系统在部分骨干企业得以实施,初步形成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应用示范。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意识增强, 各环节衔接更加顺畅,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产业链竞争优势进一步彰显。
/ k# E H) K7 k0 y* l+ A. S# P& X- x: T
3.产品结构优化提升
* t' B \$ s: y) s' ?' E“十三五”期间,印染行业以产业升级顺应消费升级,持续加 强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产品供给结构进 一步优化。创新运用新型纤维染整技术、生态友好功能整理技术、多功能复合整理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等,开发了新型纤维纺织品、生态绿色纺织品、多功能纺织品和智能可穿戴纺织品等一批新产 品。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品质档次稳步提升,更好地满足了消费 者在服用性能、生态环保、健康防护等方面的需求。企业品牌意 识增强,自营产品比重增加,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 a6 {7 G' K* n: D
2 v9 ] J' O/ j# Y' }
4.绿色发展稳步推进9 t- [- p/ l' {8 e. H+ H o" j1 e5 W
“十三五”期间,行业深入贯彻国家各项环境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大批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和环保高效生产装备得到推广应用,天然气、中压蒸汽等清洁能源应用比例加大,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绿色发展扎实推进。2015-2020 年,印染行业机织物单位产品水耗由 1.8 吨水/百米下降到 1.5 吨水/百米,下降幅度为 17%;针织物单位产品水耗由 110 吨水/吨下降到 95 吨水/吨,下降幅度为 14%;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近 15%,其中, 机织物单位产品能耗由 41 公斤标煤/百米下降到 35 公斤标煤/百米,针织物单位产品能耗由 1.4 吨标煤/吨下降到 1.2 吨标煤/吨; 水重复利用率由 30%提高到 40%,提高 10 个百分点。: w0 r1 ~6 V0 d- i/ g/ w3 ^0 X
1 H1 }1 p) P9 c4 q( g( x S5.行业发展重点关注问题
9 N: p& O' v3 S2 a- j6 g' Q# z/ h! ^“十三五”以来,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困扰行业发展和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综合创新能力偏弱,创新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型人才缺乏,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环境要素的刚性制约不断强化,环保压力持续加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亟需加快补短板强弱项;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自营贸易比例不高,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1 ]0 D5 d7 A- a" j0 ~9 \8 ]! d. \
+ x& i3 C8 A$ ?; p0 U- e1 ?8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