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维稷(1902-1984年) 2 K# E/ h5 e- J2 U7 R2 }: Z, `
纺织教育家,纺织技术专家。1902年10月生于安徽省青阳县。
% P" R) {7 g2 n3 ^1 Y+ @$ W; z, r3 ?
1925年赴英国就学于里兹大学染化系。1928年毕业,转去德国实习。
# W' p% J9 w9 N3 b7 V9 U
5 `; ]2 Y( | i0 J. Q0 L1929年回国后,先后在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南通学院纺织科等院校执教,并任南通学院纺织科染化系主任与纺织科教务长。1937年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协会全国宣传委员会。1934年和1937年先后主持出版秘密刊物《起来》和《天下日报》,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5月在原籍担任民众动员委员会副主任。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秋被派往重庆工作,先后担任重庆合作事业管理局物品供销处协理和民治纺织厂工程师,利用专家和学者的公开身分,继续从事革命活动。7 G/ @9 v+ d' S$ R
9 c/ w; g3 k4 U# |
抗日战争结束后,陈维稷在上海先后担任第一印染厂厂长,中国纺织建设公司总工程师。
- [3 }6 v% o" b3 q& O m( V
& M- _: x5 a8 q! `1948年参与筹划中断多年的上海交通大学纺织系,并担任该校校务委员会常委兼纺织工程系主任,亲自讲授印染课程。同时继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参加现代经济社、中国民主建国会、中英文化协会等团体,从中广泛联系工商界、学术界,特别是纺织界科技人员,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948年他协助皖南游击队在上海采办电台等物资。1949年1月和交通大学另一教授苏延宾一起遭国民党上海当局逮捕。后经党组织营救获释,护送到解放区。1949年4月随解放军南下,在上海参加接管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同年11月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一直到1982年离职。
8 {$ [7 i0 M0 T4 d
. ]5 v+ `( \+ k陈维稷从 1947年起参加中国纺织事业协进会 ( 简称小纺协,是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进步外围组织)的领导工作,并任中国纺织学会理事。以后历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十五届至第十七届理事长、第十八届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并被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第二届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
9 n5 f$ D5 t6 V: O3 M9 D$ t" l" O
陈维稷在对纺织界上层人士,特别是高级科技人员的团结合作,对纺织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等方面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在纺织工业部工作期间,对建立纺织工业完整教育体系、制定纺织科技发展规划、促进原棉品种改良、加强纤维检验、发展纺织出版事业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晚年,致力于组织整套纺织工具书籍的出版,并亲自主编了《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和《中国大百科全书 · 纺织》等学术著作。他还发起创办了《纺织通报》与《纺织学报》。
6 o$ C3 u3 f n!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