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地方] 国家工业遗产:四川南充六合丝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3 2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着3000多年丝绸文化的南充坐落于嘉陵江畔。“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是古时南充的美誉,“天上取样人间织,满城皆闻机杼声”是南充曾经的真实写照。南充丝绸曾为皇室贡品,并远销日本等海外诸国,“绸都”、“桑蚕之乡”名满天下。5 S' b$ E: {4 S2 `3 _4 L! L4 H

* a- I! `* g3 u$ i- V1912年,西充县占山场富商傅骏三在南充县都京坝创办兴隆丝厂,首开南充采用机器进行缫丝织绸生产的先河。7 z' v, C( Q6 d; C
  g1 [- K2 c4 e; M9 d6 J! E! W
1914年,张澜先生在今天顺庆区南门坝创办果山蚕业社,传授孵蚕种、栽桑养蚕、改良蚕种的新技术,并购置60部脚踏缫丝车缫制扬返丝,首创南充缫制匀度扬返丝之例。1917年,张澜先生和盛克勤等人集资白银5万两,在今天顺庆区学院街创办六合丝厂,并于1929年迁至南充县都京坝。/ f/ h% L2 V' C
3 J8 y$ Y- M6 G0 u  x/ a1 i
1921年,由南充县商人常俊民创办的合记丝厂收购兴隆丝厂后更名为同德丝厂。
% Q9 ~$ W$ g' h3 S. B
: _+ x. q- @. s6 V! G2 f: D% U1931年,六合丝厂和同德丝厂合并更名为同六丝厂,成为当时全省第一大缫丝厂。- T) R5 N8 f# v( k) q

" C# _% }) c- P* y/ g1936年5月,同六丝厂更名为四川丝业公司第二制丝厂,简称“南充丝二厂”。
. }0 n! @! G& A+ F' e! q2 B  v) e. K& j! M% L! M- d
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记录了我国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见证了国家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21年11月30日,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位于常州市的宁波和丰纱厂在列。同期有南充六合丝厂获批。9 B8 k- B% m9 v* c

: I* K0 E; G) h! i, Q% E项目位置: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 H% C6 T. d3 l+ P
# v% P# e6 b2 @6 M# k' d3 C
核心物项:六合院,青砖茧库,望江茧站,煮茧车间,立缫车间,锅炉码头及窄轨火车线,职工医院,1、2、9、10号职工宿舍,张澜手植桑;制丝设备,办公老设备,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奖励的美式吉普车;档案资料! |: |# {# J2 G# ~; I3 {
7 A# [. u, B# V# V% Y3 J3 j
申报单位: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 d+ K" n+ K7 F! P' e; Q8 z

) L! W1 Z9 H& Y六合丝厂位于有“中国绸都”之称的四川省南充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同盟创始人张澜创办。
' b$ x& c/ N1 P( ~3 d7 _: K$ ~0 y) R3 x, ]! A
民国时期六合院原貌5 ^( l/ Z) o# B

, J4 E/ G( n1 B$ a1921年,张澜在今顺庆区南门坝创办果山蚕业社,传授孵蚕种、栽桑养蚕、改良蚕种等技术,并购置60部脚踏缫丝车缫制扬返丝,首创了南充缫制匀度扬返丝之例。1915年,六合丝厂生产的“金鹿鹤”牌生丝,获首届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后来,张澜等人集资白银5万两,在今天顺庆区学院街创办六合丝厂,并于1929年迁至南充县都京坝——这就是六合丝厂的前身。5 I0 }* [# [$ P+ Y# ^  ]4 Z6 e
8 \0 C9 o* d  R- o! v
1931年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上海丝价猛跌,也影响到了南充,致使境内各丝厂歇业。为了共渡难关,六合丝厂和南充另一家丝厂合并更名为同六丝厂,是当时四川省第一大缫丝厂。之后,同六丝厂又更名为四川丝业公司第二制丝厂,简称“南充丝二厂”。
8 E/ j+ m5 C9 G9 b6 g- j1 ^1 f, N
# F5 j7 i& Q! ^* e50年代初,四川丝业公司第二制丝厂大门- L9 a+ D! N+ _% O% R+ H
+ k5 Q+ i( G! ^9 r2 i6 g& x( |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到来,全国工业经济迅速复苏,丝二厂年产值在9000万元左右,1990年突破亿元大关。这个生产规模在当时不仅是中国第一,甚至堪称亚洲第一,被誉为“亚洲第一丝厂”。$ N  _) H$ g  ~; W$ |* V' k9 U
( r0 S; D3 \: b1 V6 i+ B1 d$ _
2014年初,传统缫丝工艺退出历史舞台,当年4月25日,11组自动缫丝生产设备正式运行,标志着南充丝绸业全面转化为自动化缫丝生产。如今,六合丝厂年生产能力达到250吨,丝绸产品出口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
' `+ B: f# X, Z- y9 q+ B) ?( P& N: `! |: ]2 w2 }( [2 H
如今的六合院外貌
. a1 M0 H/ e/ W! D! @3 C, a6 ^! P, |# Y+ w
今天的六合集团,正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全力培育丝纺服装千亿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正以六合发展历史、工业遗产和丝绸文化为核心,以工厂为载体,努力打造集文化创意、工业旅游、休闲购物、生产研发、丝绸交易、蚕桑体验、康养为一体的“世界丝绸源点”和“中国丝绸之都”,正在全力建设世界丝绸工业旅游目的地。
% W  ]+ E0 j# R% j/ a& ~
7 o5 ~: V% X+ \) `. d4 U2 d6 v/ }9 n
(信息来源:工业文化遗产、促织网等)
$ g( M) i! e$ c! `/ u+ \
2 N; a: @+ F7 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9-15 21:0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