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综合] 202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励大会举行(附获奖名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2 2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age.png

; ~5 w! O/ \- z# h
image.png

3 A0 }/ p  e& x$ P" _8 [+ x% [  v
image.png

$ G2 ?# N4 k# L6 J; Y11月12日,202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表彰了获得2024年度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和个人。
- d$ X" R5 \1 \4 X7 y  X9 ~6 B
- [* y, N" j3 v; U' Z. v
image.png
1 w$ b" y' _; g  C中国纺联副会长端小平主持会议。3 P, V& }( r% a
3 I* w$ n% ~# A8 W4 r3 r$ @5 @, i$ T/ L
2024年度中国纺联科技奖共评选出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奖共计59项,桑麻学者奖4人。在5项自然科学奖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3项技术发明奖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5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37项。桑麻学者奖分别授予浙江理工大学教授胡旭东、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刘琳、东华大学教授王宏志、西安工程大学教授武海良。
6 x1 l! s0 U. u4 K2 U! G
党的十八大以来,纺织行业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行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行业科技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创新又激发新产品、新业态乃至新产业不断涌现,为纺织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扎实的科技基础。
) E# i% i( o. U) `7 d
自2004年启动以来,中国纺联科技奖已累计奖励2224项科技成果,其中一等奖265项,二等奖943项。这些成果以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主攻方向,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应急安全、海洋工程、生命健康、人民生活等领域提供了重要基础材料,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纺织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纺织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t2 N3 p" V1 S* W( c. }+ Z
image.png
, p/ Z% A" _. L. x' y
: [- E* O! a( G: A( \& X/ s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路径。纺织行业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责任,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是实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纺织行业要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纺织科技强国建设。
, H, I7 p+ n7 X& R: Y  `
image.png 3 V) w4 c1 u$ x
- k/ p6 g& F# @& @8 S. w% R: W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表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动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纺织领域国际竞争的主战场。我国纺织工业依托完整的产业体系优势和发展韧性,实现了产业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并存的跨越——高性能纤维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垄断,产能占世界1/3以上,纺织机械自主化率超过75%,高端装备关键基础件国产化率超过50%。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稳步提升,化纤、面料、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等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实现向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根本性改变。
+ o# C6 t3 ]# J8 y- X4 }
何亚琼同时指出,当前,我国纺织工业原始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在高端材料、关键装备、核心技术和品牌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突破。面对全球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未来纺织科技创新应聚焦四个方向:坚持数智化方向,顺应发展之“势”;坚持融合化方向,拓展发展之“域”;坚持绿色化方向,夯实发展之“基”;坚持品牌化方向,筑牢发展之“魂”。

2 L- w- a; l1 `
image.png 3 r; O. [3 i* x& I4 N6 U9 A) U

$ y+ u# W; C0 u  m! T2 @+ L" D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表示,当前,科技浪潮汹涌向前,装备技术、先进材料等关键创新不断延伸广度、拓展深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整个创新范式的变革。在多学科交叉、多技术渗透、多领域融合的科技发展趋势下,纺织行业处在技术轨道变迁和产业质态跃升的关键阶段。将纺织强国建设推向新高度,需要行业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与引领能力,在“技术—要素—产业”传导中,推动传统产业的高端化升级,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加快培育以科技、文化、绿色、健康为内容的纺织新质生产力。今年的获奖成果项目,充分体现了当前前沿技术和市场创新的趋势,具有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潜力与实力。
4 U$ D0 T% R4 \3 `
孙瑞哲提出,放眼未来,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要顺应改革要求,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强化纺织特色和价值高度,脚踏实地推进学术引领与实践转化。要突出战略导向,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作出创造性贡献作为推荐和评审的重要原则,强化行业重点和跨领域协同攻关,推动融合创新与创新融合。要坚持科学评价,严格规范奖项推荐、提名、评审、授予全过程,奖励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要强化品牌发展,严格控制授奖率在30%以内,确保奖励含金量。
5 k2 P. A5 p, O
image.png . p- q& i+ j* F1 I8 P) _

' {& V8 s% {9 B0 I$ ?' y
中国纺联副会长李陵申介绍,2024年中国纺联科技奖总授奖比例为28.0%,比2023年下降8.8个百分点,竞争难度加大,奖项含金量增加。

- y+ `. B4 c& a
今年的获奖项目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坚持“四个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二是凝聚人才资源,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为科技创新核心力量,获奖的4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占67.8%。三是注重协同研发,产学研用融创取得显著成效。获奖项目多为产学研用合作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其中企业牵头项目占比达到45.8%,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显著加强;获得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成果在近三年实现直接销售收入1638.8亿元,新增利润86.6亿元。
4 P  \0 F* d7 u2 h* M1 C
image.png
中国纺联副会长陈大鹏宣读202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的授奖决定。
% t1 ^3 D5 ^7 U, W9 n, S* P
image.png

6 e3 \: L2 s- s+ L9 W1 V! x
image.png
: i. ]! b0 s2 M
image.png
# B1 h* f+ x& }7 T3 ?) U. r
image.png
  n4 I; u$ }6 s& n$ x+ o
image.png
* ?+ U1 a% m3 M9 j( d
image.png
大会向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获得者颁奖。

7 o0 z8 V% e* m" l
image.png 3 j1 K( G+ Q) W! k
顾秀莲(中)、孙瑞哲(左一)和常州市桑麻教育基金会执行理事杨大伟(右一)为桑麻学者奖获得者颁奖。1 N) D3 }6 [. y

+ q7 e1 W7 @% z# B1 v- C5 A 1731418244969.png 9 j% m- w; L, @& K9 J
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桑麻学者的获奖代表王宏志、王栋、刘子斌、胡旭东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1: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png
% j- N1 N+ T$ p$ ~! D
image.png
+ O. e) V; c; B0 R" B
8 J; j0 J# p. H3 r* s
2024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建议授奖名单
一、自然科学奖
壹等奖

6 V2 k# s/ [7 X2 j! ]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机电转换纤维及其织物的能量与湿热管理功能调控
东华大学
王宏志、侯成义、龚 维、李耀刚、张青红、李克睿
2
基于纤维集合体的辐射调控原理及应用
南京大学、武汉纺织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朱 嘉、朱 斌、张 骞、盛 丹、李 炜、徐卫林
3
柔性光电超构织物的多物理量精准响应机制与稳定成型技术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纺织大学、青岛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陶光明、夏治刚、田明伟、马耀光、吴嘉威、于  贺

4 P; b0 V& s9 U) [# V
贰等奖

% Z% I! `7 A* k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惰性纤维表面微纳结构可控构建及其光/电磁行为调控机制
武汉纺织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陈凤翔、张如范、赵世超、刘  欣、覃 勇、徐卫林
2
柔性纤维基超级电容器及高能量密度机制
浙江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武  观、吕汪洋、陈 苏、满增明、胡 颖
; f( B4 O( K! D7 r, i7 G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 L  \* ]/ H7 o+ X4 p
二、技术发明奖# G8 z: l: K# m9 N4 j  d
& a' d% y  A. I& A4 Z
壹等奖
$ o' O$ i2 x% z( T! A0 t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环锭细纱机自动接头机器人及其协同智能系统
东华大学、无锡一棉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经纬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张  洁、周晔珺、汪俊亮、邓 靖、蔡 赟、季 承
2
热湿刺激响应型聚酯纤维及舒适性智能调节织物制造关键技术
武汉纺织大学、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
王  栋、王雯雯、陈佳慧、陈志明、卓丽琼、田友如

& J, m! \6 ]5 I# f7 Y1 D
; o( x6 c- g& s+ G5 n% X贰等奖
9 H( C  c8 v/ k& N5 ~# Y4 Y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功能聚乳酸纤维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服装学院、安徽丰原生物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易生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润益(嘉兴)新材料有限公司
张秀芹、王  锐、陈中碧、朱志国、范亚庆、汪 滨
1 G4 j/ e  M6 [  N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1: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科技进步奖

/ O% x9 M. f: A. J
$ e; K! }- b9 ]* r2 p0 x( T
壹等奖

8 i6 _7 i( x- y! ]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高效短流程纯亚麻干法纺纱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张 阳、郁崇文、李季媛、王向阳、张 斌、彭海舰、乔 月、李召岭、杨 树、马军贞、陈红霞、高春燕、王 骏、曹巧丽、钱丽莉
2
冬季运动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与应用
北京服装学院、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吉祥三宝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东德润纺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刘 莉、李 苏、翁 鼎、韩 燕、张 丽、刘 皓、申世飞、郑伟涛、谢南平、肖伯祥、王建萍、王艺璇、张天骄、杨建祥、刘昊海
3
防弹防切割用UHMWPE纤维及其轻量化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昊新材料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中航装甲科技有限公司、永康市龙盔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上虞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 宏、吴金丹、王勇军、张 冲、宋磊磊、黄志超、张家地、王刚强、陈自力、曾建卫、张间芳、石正印
4
聚酯复合纤维熔体直纺工程化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江苏港虹纤维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江苏中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王 锐、唐俊松、边树昌、梅 锋、王秀华、胡一飞、朱军营、靳高岭、魏建斐、吕汪洋、侯志伟、朱志国、张晓雨、钱琴芳、高国洪
5
高强粗旦聚丙烯纺粘针刺土工布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天鼎丰控股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天鼎丰聚丙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天鼎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王先锋、聂松林、刘力奇、王学利、镇 垒、孙丰华、吴玉灿、刘 冲
6
高性能中空织物复合材料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四研究所
姜鹏飞、赵大娟、陈文俊、王晓文、张艳红、常德杰、匡 宁、石 磊、王芸铖、王蕴之、魏雅斐、万 佳、董继萍、林家庆
7
个体热防护纺织品及其检测仪器研制与产业化
陕西元丰纺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西安工程大学、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普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大学、天津工业大学
樊 威、李世雄、王 芳、郑振荣、刘 琳、樊争科、迟海平、吴 银、蔡普宁、赵 雷、周绪波、邹 亮、徐炎炎、韩 祥、唐  凯
8
可溶性聚乙烯醇非织造防护材料研发及其在核防护中的典型应用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路先非织造股份有限公司、世源科技(嘉兴)医疗电子有限公司、东纶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大学、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于 斌、马咏梅、唐 岷、张 芸、刘东生、董向红、肖 婷、刘北壬、叶翔宇、刘 强、刘国金、朱斐超、崔 利、余德游、罗云英
9
车用超纤革反应性聚氨酯涂层加工新技术及产业化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禾欣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禾欣新材料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禾欣可乐丽超纤皮(嘉兴)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有限公司
戚栋明、徐欣欣、钟 齐、汪 旗、段慧敏、徐华伟、黄志超、纪尚超、杨 浩、徐一剡、晏雪生、陈 永、周志军、石 磊、赵  烈
10
高效绿色时尚在线染色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伟峰机械有限公司
刘子斌、夏良君、王广武、杜立新、张 凯、张 蕾、刘德铭、吴旭凯、吕文泉、王运利、刘 柳、张庆法、李 荣、冯丽娟、丰  硕
11
基于界面化学与微结构调控的功能织物关键技术及应用
杭州传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传化功能新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大学、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鲁丰织染有限公司、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
张庆华、王小君、高 峰、于本成、詹晓力、陈八斤、许长海、王胜鹏、许秋生、宋黎娜、朱鹏峰、胡一飞、李 磊、王 辉、卢重亮
12
印染行业膜法水处理与液体元明粉回用关键技术及应用
天津工业大学、浙江津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绍兴海通印染有限公司、愉悦家纺有限公司、嵊州雅戈尔毛纺织有限公司、阿拉尔市兴美达印染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染整有限公司
王海涛、常 娜、肖长发、许以农、李传海、范 宁、陈董根、刘 振、闫静静、张国清、周新祥、刘 鹏、王建锋、侯宇婷、吴瑞军
13
单线单釜年产5万吨莱赛尔纤维成套装备及工艺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赛得利(常州)纤维有限公司、河源元久科技有限公司、邯郸宏大化纤机械有限公司、深圳市元久科技有限公司
彭倚天、王少平、屠建中、廖建华、李新奇、卢嘉昊、侯会鑫、朱树洲、张红战、杨丽君、张玉梅、黄 瑶、文永斐、孟 磊、党维涛
14
聚酯纤维全产业链全局可视可析智能大数据平台及集成技术
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东华大学、浙江恒云智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浙江恒创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桐昆集团浙江恒超化纤有限公司、桐昆集团浙江恒通化纤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陈 蕾、李圣军、王华平、许燕辉、吉 鹏、李大川、骆淑云、方韶峰、秦夏楠、肖顺立、冯天宇、季 玉、唐 威、裴欣奕、沈心怡
8 T6 U# a. H# w0 ^$ k- L3 x

  C# \. p3 d3 O$ t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贰等奖
: }9 m& g4 S! z7 T% z& k# |9 K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1
热湿舒适功能纺织品结构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东华大学、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张佩华、张瑞云、马仁和、陈力群、刘蕴莹、孙燕琳、金 帅、杜立新、张义男、付少举
2
柔心纱及其高功能运动纺织品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安踏(中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斐乐体育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嵊州盛泰针织有限公司、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刘可帅、李俊威、许 多、周淑梅、邹琪钊、曾国坪、张后清、邱志成、梁 亮、陈启升
3
丝绸多功能化及智能生产集成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浙江理工大学、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浙江嘉欣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市特欣织造有限公司、海宁中纺面料科技有限公司、御秀实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祝成炎、张金珍、金肖克、王国夫、张红霞、林  平、吴惠萍、丁圆圆、田 伟、贺 荣
4
匀弹高稳牛仔面料绿色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东华大学、浙江金梭纺织有限公司、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常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众恒染整有限公司、福建恒源纺织有限公司
张瑞云、童胜昊、杨燿斌、张 毅、李雪明、郭腊梅、童福友、黄满红、童福陆、荣 慧
5
服装数字化多维度裁剪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阴海澜科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常州纳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江阴通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澳塔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全锐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大学
周立宸、石晓东、朱建龙、龚 俊、黄 齐、杜劲松、居红宇、岳春明、周 建、卞  芹
6
宽幅绵柔针织家纺面料的开发与产业化
江阴市红柳被单厂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纤维检验院、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泉州卜硕机械有限公司
黄 磊、方 剑、熊小曼、周小进、叶 葳、奚 锡、郭建峰、黄文栋、江 伟、彭智勇
7
全成形针织服装设计方法与编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武汉纺织大学、松滋弘翰服装有限公司、闽江学院、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熟理工学院
沙 莎、路丽莎、王 磊、檀江涛、邓中民、金永良、白 莹、彭佳佳、江学为、师艳丽
8
热防护服装功能设计与评估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东华大学
李 俊、王云仪、苏 云、田 苗、王朝莉、李小辉、王 敏
9
羽绒服装全链协同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江苏波司登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波司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高德康、吴定会、戴建国、苏军强、梅 冬、汤 泽、王晨华、马亚平、姚丽红、陆申鑫
10
高效钛系催化剂研发及在聚酯熔体直纺产业化中的应用
新凤鸣集团湖州中石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慧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大学、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浙江省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沈 虹、崔 利、国世荣、孙 宾、胡兴其、徐兴国、李红杰、李 明、李艳艳、张  恒
11
基于协同增效/高效掺杂技术的导电纤维开发与产业化
绍兴文理学院、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绍兴中纺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孚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赵德方、刘婉婉、陈江炳、徐煜东、许志强、缪宏超、龙啸云、占海华、邱志成、詹莹韬
12
纳米纤维素基多功能助剂的宏量制备关键技术及高端女装应用示范
浙江理工大学、卓尚服饰(杭州)有限公司、圣山集团有限公司、湖州市菱湖新望化学有限公司、杭州希睿迪科技有限公司
余厚咏、丁武杰、杜 磊、许尔明、吴美琴、邹奉元、李 涛、沈家源、徐海燕、王晓杰
13
大型纺织复材新能源汽车关键结构件设计、制造及应用
东华大学、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凯勒(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南通大学、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阳玉球、高 聪、孟宪明、谢 天、马 岩、张 庆、张 林、杨 琨、王志白、许福军
14
弹性纺熔非织造布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青岛大学、山东恒鹏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青岛理工大学、恒鹏(浙江)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江 亮、陈韶娟、常 丽、王玉梅、邓林林、周彦粉、刘颜光、吴韶华、陈鑫成、徐延梅
15
道路适用型高性能纤维及土工材料关键制备技术与工程应用
南通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宏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张 伟、高 强、肖 倩、马海燕、吴福胜、骆静静、刘好武、李 果、马 进、颉俊杰
16
多工况下高效低阻复合长滤筒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广州市华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清远华滤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蔡光明、王 锦、罗 磊、王向钦、曾志松、余绍毅、岳程飞、欧阳屹伟袁 嘉、叶中天
17
多射流静电纺纳米超细纤网宏量化制备及高精密滤材产业化
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河南中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邵伟力、韩鹏举、刘 凡、齐 琨、何建新、孙晓艳、李 想、周玉嫚、张 惠
18
高灵敏高分辨力敏电子纺织品产业化技术
青岛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稳健医疗(武汉)有限公司、上海百琪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润厚特种纤维有限公司、四川豪尔泰服饰有限公司、青岛天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田明伟、毕曙光、纪 华、冉建华、王 航、袁小燕、郭庆峰、曹良波、卜庆革、杨应奎
19
高清洁可冲散擦拭制品产业化关键技术
河南逸祥卫生科技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优奈新材料(河南)有限公司、郑州智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杨自强、甘 益、张 恒、夏宇飞、乔建才、康桂田、许士学、靳向煜、陈 华、杨帅锋
20
海洋油气输送用耐腐蚀铠装柔性动态立管关键技术及应用
江苏正道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高升特种管业有限公司、江苏赛弗道管道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正道可燃冰管道有限公司
夏平原、孙启龙、陈东阳、周章银、赵绍东、陆小敏、范 杨、韩 东、朱晓林、陈江华
21
人体修补医用经编网状材料成形制备关键技术与应用
江南大学、江苏集萃先进纤维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江苏华宜医用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市康蒂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新帝克单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马丕波、董智佳、周家良、朱丽萍、陈超余、赵  刚、丛洪莲、储开元、陈小菊、马海燕
22
“雾聚合”法纤维表面功能化改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华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天纺检测有限公司、浙江美看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
刘向东、董庆奇、付飞亚、沈国康、蒋生华、潘新明、颜安咏、蒋秦峰、邓年明、方  园
23
超柔亲肤型水性涂料印花助剂节能近净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常熟理工学院、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台华高新染整(嘉兴)有限公司
陆 鑫、鞠 镭、王冠中、王 薇、王 翀、尹丽馨、李秀颖、张迎春、陈百顺、徐丽亚
24
集成膜法资源化处理印染废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开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源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东华大学、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长兴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
刘立芬、朱和林、包进锋、童少平、林赛赛、石楚道、孟哲一、刘彬彬、吴玉超、齐萨仁
25
色纺散纤维连续染色关键技术及装备
绍兴国周纺织整理有限公司、绍兴文理学院、绍兴国周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绍兴国周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国周针织科技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
金国周、陶华冠、洪剑寒、金 芳、郭筱洁、俞 诚、奚柏君、何林伟、杨 杰、王  振
26
天然染色印花与保健功能纺织品加工新技术
南通大学、南通金仕达高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欣捷纺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紫罗兰家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顺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世嘉纺织品(南通)有限公司
张瑞萍、欧卫国、丁思佳、王海峰、袁燕、张贤国、吴永惠
27
真丝/生物质合纤复合面料高品质染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达利(中国)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苏州大学、绍兴德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林典誉、王潮霞、殷允杰、郑 路、唐人成、杨洪峰、徐 眉、黄志慧、刘庆悦、吴桂军
28
并条工序全自调匀整产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湖北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纺织大学、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银桥南海光电有限公司
沈 忱、杨文峰、郑 强、杨圣明、郭升旗、倪卫祖、杨家轩、高 军、刘雪军、王元林
29
低浴比高效智能溢流染色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浙江亚东机械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
胡志峰、吴威涛、韩敏祺、顾申吉、王俊茹、钱 淼、向 忠、王立锋、劳云峰、吴海泉
30
高效全幅轴经系列双针床经编装备及智能织造工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常州市赛嘉机械有限公司、东华大学、常州市步云工控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恒百佳新材料有限公司
蒋金华、陈 逸、邵慧奇、江 飞、邵 洪、陈南梁、彭永生、林建冲、毕思伊、邵光伟
31
全成型横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及针织服装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恒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宁波必沃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汝 欣、曾志发、史伟民、王博平、戴 宁、胡军祥、袁嫣红、郑建林、唐 伟、徐  立
32
染化料智能称量配送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
浙江绍兴福元科技有限公司、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武汉纺织大学、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维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越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洪 萍、梅顺齐、徐 巧、蒋鸿铠、陈立刚、付国军、杜雄星、蒋竺莊、马华全、郑 权
33
丝锭外观、经编断纱和织物疵点智能在线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大学、盎古(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工业大学、泉州市纳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张效栋、胡江洪、李娜娜、李 飞、曹 彬、余天煌、李泽骁、袁帅鹏、程威盛、郭  丹

& U1 o1 w3 L6 _5 g% v3 u
3 j) ^8 w1 W) @/ H, @& Z3 |6 ?+ K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桑麻学者奖
+ j; f9 P$ P* N6 [" y( f. c1 U
  序号( H$ d& x  X& C! Y+ O
姓名
工作单位
1
胡旭东
浙江理工大学
2
刘 琳
山东中康国创先进印染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3
王宏志
东华大学
4
武海良
西安工程大学
! |! x0 O& d, T  A; o. K  ?$ o/ S/ Q& E
& i/ l& y* W4 P) D- f; K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4-30 16:5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