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历史] 新中国第一家纺机企业郑纺机(恒天重工)的发展变迁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9: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中国第一家纺机企业郑纺机(恒天重工)的发展变迁史
7 }! E& K* ^3 M+ D& ?  [
& E) [6 _0 f: J- M& E8 a# y
原题:共和国纺机长子的述说

- ?' |3 E5 s; {
9 I3 ~7 {8 X- B. C: l7 i# T
李秀明  阴志勇
6 R0 n! @( K. g# T/ _1 p
4 Z. L+ n+ A! B8 M1 f: ?; J9 `& ^$ ^
    这是一个载入历史的重要时刻。1949年,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礼炮声,新中国第一家大型纺织机械制造厂在中原名城郑州兴建。2014年11月13日,被誉为“共和国纺机行业长子”的郑纺机将迎来65岁华诞。
; Z8 U/ [4 i0 C
    从单机中小设备到大型成套设备
* ?+ V3 E' [/ b; |# V* _! `+ P, l
    郑纺机在新中国经济的一片废墟上起步。在中原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座崭新的郑纺机巍然屹立在世人面前。第一台粗纱机、第一套清花设备、第一台浆纱机设备陆续诞生,郑纺机号称“清花、浆纱独此一家”。
7 K1 V& v3 x: I6 w9 J
    如今,郑纺机人无不述说曾经的激情岁月。当初,老一代创业者在荒滩上,铁锹挥舞、人拉肩扛、豪情万丈,住工棚,艰苦创业,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创业战歌。“当年,60名职工曾创下3天装配28台车的纪录。第4天,开庆功会,工人睡倒一片。”一位退休老职工回忆说。
) k6 B3 w% j1 `* }3 U- a4 K
    踏着时代的节拍,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企业从当初仅能生产老清花、浆纱、印染单机、中小型化纤设备,发展到如今具备生产短纤、长丝、印染、棉纺、织造、非织造布等大型成套纺织设备能力的大型纺机骨干企业,并成为世界三大清梳联和全球化纤、印染、非织造布大型成套设备的供应商之一。

: U2 J9 m0 v! P( I
    上世纪80年代,郑纺机为适应气流纺及中长化纤混合的新需求,清花设备从A系列升级到FA系列,形成了现代化开清棉联合机流程。同时,引进日本技术,推出年产1.5万吨涤纶短纤后处理设备,获得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奖。90年代,承担并圆满完成干法腈纶、湿法腈纶、万吨粘胶成套设备3个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打破我国纺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年产8万吨涤纶短纤维后处理设备填补国内空白;年产4.5万吨大容量粘胶短纤设备,获得纺织行业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e: u; T# f, F( U+ {2 H: `8 w
    “八五”期间,郑纺机又承担国家“两机”项目,引进德国、日本技术,在国内率先开发了达到国际水平的清梳联、浆纱机和往复抓棉机,替代进口。其中,清梳联和往复抓棉机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浆纱机被评为纺机行业唯一的国优金奖。
    进入新世纪,企业着力开发化纤长丝设备、印染成套设备、特种纤维设备及军工、医疗等非纺机设备;研制出世界上单根锭轴可纺丝饼数最多的,拨叉式高速卷绕头和槽筒式高速卷绕头;推出国内最先进的碳纤维高强聚乙烯等短纤维纺丝生产线,其中芳纶获得“桑麻纺织科技二等奖”;非织造布设备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第一台3.75米幅宽的W1204型梳理机在郑纺机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四针板正位对刺针刺机的研制成功,属国内首创。
' s# D% ]1 V6 E% ^- ]0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9: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 f4 M( L6 X4 Y/ Q" z. I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65年来,郑纺机开发上千种产品,不仅多数产品在国内领先,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表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产品远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获得国家专利519项,其中发明专利131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项,“国家金牌”、“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业界权威人士说:“郑纺机的产品研发史,就是中国纺机业的发展史,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改革开放,为郑纺机注入了新的活力。企业先后与德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国际一流公司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了高端创新能力。企业还与纺织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创新能力。目前,企业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近2000名,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4人、教授级高工11人、高级工程师280人、工程师943人。
    企业先后被命名和认定为纺机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纺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创新十佳示范企业、省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
从1983年,郑纺机连续承担了国家科委与德国相关单位确定的“郑州Ⅰ号、Ⅱ号、Ⅲ号工程”中德科技项目,高起点、大批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设备更新向大型、数控、加工中心等高精尖方向发展,整个装备制造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
    郑纺机是国家“863计划”CIMS工程首批7家“单元技术应用工厂”之一。1988年,柔性制造系统(FMS)建成,成为我国第一条大规模柔性加工系统,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在国内装备制造业处于领先水平。1993年,采用CIMS和MRP-Ⅱ技术,实现了制造系统总体水平的飞跃。2001年,实现CAD/CAPP/CAM/PDM大集成和Pro/E三维设计,企业生产、采购等业务流程全面采用ERP系统,并被认定为国家级信息化重点应用示范企业。
    企业拥有数控机床、柔性加工系统280台套,形成了数控金属切割加工、数控钣金加工、高精度检测、特种工艺装备和信息化五大技术密集型软硬件体系。企业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生产保密资格认证、生产许可认证和国家军工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成为全省首家可承担军工生产任务的民品企业。
    近10年,郑纺机销售清梳联上千条生产线,占据国内市场半壁江山,供应数千万枚纱锭规模;浆纱机销量数千台,大容量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水刺无纺布增长快速,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0%、80%和60%以上。这些闪光的数据,述说的是曾经的艰辛,演绎的是科学发展的轨迹,见证的是自身的实力和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3 1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 ]( L4 H& D. k+ ~2 n
从郑纺机到恒天重工战略重组
    2002年,借助国家债转股的有利时机,企业实施战略重组,整合邵阳纺机、邯郸纺机等企业优良资产,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
2009年9月,中国恒天集团与省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股份公司实施整体搬迁改造和产业升级。2010年2月,郑纺机更名为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郑纺机从纺机企业向纺机、工程机械和专用汽车综合性集团化企业迈进。
    恒天重工郑州本部搬迁改造项目是近几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该项目经过3年紧张的施工,新厂区高大雄伟的大门、综合大楼、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在郑州高新区拔地而起,蔚为壮观。2014年8月,搬迁改造项目竣工,10月企业实现退城进园,搬迁新址。其中,新厂区投资数亿元,新增国际顶尖设备100多台(套),为形成郑州区域纺机、通用机械和专用汽车三大业务格局创造了条件,在企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恒天重工将立足纺机,以发展新型纤维成套装备为核心,以大吨位涤纶和粘胶纤维生产线装备向差别化、高性能和特种纤维成套装备转移;以提供高技术、高性能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成套装备为创新方向,致力打造世界一流化纤装备、非织造布装备供应商和制造基地。
    工程机械业务向大型装备拓展,主攻挖掘机、静压桩机在内的桩工机械、挖掘机械和液压缸等核心工程机械系列产品。通过5年的发展,进入市场主要竞争行列。
    专用汽车业务,重点研发特种行业载货车和新能源客车,推进10万辆专用车建设项目,在细分市场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稳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恒天重工通过战略重组、搬迁改造、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纺机主导产品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力争3~5年,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赢利能力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
    “65年风雨历程,练就了恒天重工人一副压不垮的钢筋铁骨,继承了与时俱进、勇创一流的基因。”恒天重工负责人表示,如今,新一轮改革大潮已经起势,行业面临改革和发展的“新常态”,历史接力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恒天重工将与社会各界一道齐心协力,共创企业美好未来。(中国纺织报)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0 18:0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