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梳理] 锡林、盖板间的分梳作用及影响因素(转速、隔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7 11:3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G5 t# p9 N' T
锡林、盖板间的分梳作用及影响因素(转速、隔距)

  i4 K! Z+ {. ^0 p
& u* X/ m- r% C4 i6 d( |. S1 ~8 P
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各机构如图(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2929-1-1.html)所示。锡林、道夫上包有条状针布,盖板上覆有块状针布。其主要作用是锡林、盖板对经刺辊初步分梳后的纤维作进一步细致的分梳,并除去一部分细小杂质,然后道夫将锡林上梳理过的部分纤维凝聚成纤维层,进一步均匀与混和。
( ~9 f, v  U. e3 l
锡林与盖板间针面为分梳配置,盖板工作区弧面长度占锡林周长的1/3左右,所以纤维在锡林盖板间能受到良好的梳理,棉层经刺辊分梳后,留下的20% ~30%的棉束,在此处基本能分梳成单纤维。
$ _+ X, f' P" f" K
锡林携带从刺辊表面剥下的纤维或纤维束向前运动时,因锡林高速回转,纤维和纤维束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尾端扬起,进入盖板工作区时,由于锡林盖板间隔距很小,锡林针面扬起的纤维或纤维束极易被盖板针面握持,转移到盖板上,这样盖板和锡林各抓住一部分纤维和纤维束,随盖板、锡林两针面高速相对运动。被盖板握持的纤维尾端被锡林针面的针齿梳理伸直,而被锡林握持的纤维尾端则被盖板针齿梳理伸直。若纤维束同时被两针面握持且握持力都大于纤维强力,则纤维被一分为二。在分梳过程中纤维与针齿的夹角是随时发生变化的,有时处于沉降区,有时处于滑脱区,使纤维在锡林盖板针面间来回转移,这可使纤维两端都受到梳理,随锡林盖板间隔距逐渐减小,上述的分梳和转移会进行得更细致。影响锡林盖板间梳理作用的因素除针布规格外,还有锡林转速和隔距等。
9 B. a$ \0 r0 J. f
1.锡林转速
当锡林转速增加,锡林盖板工作区中的针面负荷必然减少,单位时间内作用于纤维上的针齿数增加,有利于提高分梳质量,即棉束的分解和棉结的减少;同时,离心力得到提高,这也有利于锡林上的纤维向盖板转移,使纤维在工作区内上、下转移的次数增加,从而提高工作区中纤维的分梳质量,并加强排杂能力。不过,生产上品种改变不大时,锡林转速选定后,一般很少改变。部分国内外梳棉机锡林转速见表(http://www.cuzhiwang.com/thread-3193-1-1.html,三楼)。
: h/ z# x2 A' K. o$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7 1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 k! D2 g( }) t3 k; @
2.锡林盖板间隔距
锡林盖板间隔距根据盖板数量多少分别按五点(俗称五点隔距)、四点甚至三点校正。一般进口处大,中间小,出口处略大。进口一点隔距大些,可减少纤维充塞,并符合棉束逐步被分解的要求,出口一点位于盖板传动部分,盖板上下位置易走动,隔距必须稍大些。锡林和盖板间采用小于0.25mm的紧隔距,可充分发挥盖板工作区分梳的效能。隔距愈小,针齿刺入纤维层愈深,接触的纤维愈多,纤维被针齿握持或分梳的长度长,两针面间转移的纤维量多,分梳较充分,易使棉束获得分解;同时,浮于两针面间的纤维少,不易被搓成棉结。常用的锡林与盖板间隔距、锡林与固定盖板间的隔距以及锡林与道夫间的隔距如下。
1)锡林—盖板五点隔距:一般为0.18~ 0.25mm,0.16~ 0.23mm,0.16~ 0.20mm,0.16~0.20mm,0.18~ 0.23mm。
2)②锡林—后固定盖板隔距:一般自下而上为0.37~ 0.55mm,0.30~ 0.45mm,0.25~ 0.40mm。
3)③锡林—前固定盖板隔距:一般自上而下为0.20~ 0.25mm,0.18~ 0.23mm,0.15~0.20mm;0.15~ 0.20mm。
4)锡林—道夫隔距:一般为0.10~ 0.125mm,国外高产机为0.08~ 0.10mm。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充值|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 )

GMT+8, 2024-4-20 06: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