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坚持不懈让成功越来越近
7 u6 P7 [" }$ R. U4 ~ 岗位: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织布分厂挡车工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对于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织布分厂准备车间穿筘工序挡车工李敏来说最恰当不过。李敏外表文静、温柔,但内心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干劲。 李敏16岁就进入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刚开始,穿筘工艰苦的工作环境曾让她打退堂鼓,但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不服输的钻劲下,她又重新坐到了穿筘架前。一遍遍地练习,手不听使唤,拿不住综丝,腰痛得难受,胳膊也发酸,动作僵硬不到位,但她硬是一天天地坚持了下来,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终于她可以坐稳了、手也不抖了,心、眼、手相一致,动作规范了,效率也一天天提高。 尝到甜头的李敏,给自己定了更高的标准,一班八小时,别的学员休息她不休息,就连吃饭的时间她也不放过,而是让老师捎饭回来。下班了,同学们都回到宿舍休息了,可李敏却还在车间里练习着,有时为了一个动作,能练半天。就这样,李敏凭着一股拼劲、闯劲和干劲,实习两个月便定岗工作了,比同期学员提前了两三个月。 李敏是个有心人,在日常工作中总是琢磨如何做到既快又好地完成生产任务。她在操作中发现,贡缎类织物和一些组织较复杂的织物,由于综片页数较多,用四根钩嘴的钩子操作比较复杂,不易记忆,且效率还慢,于是她开始默默地尝试改进。 她找到维修师傅,让其帮助把四根钩嘴的钩子改造成五根钩嘴,并开始进行尝试。她仔细琢磨改进操作动作,不断地进行反复练习,渐渐地操作熟练起来,动作也连贯了,效率也在迅速提高。以前四根钩嘴的钩子穿五页综片的组织,需要两个穿纱动作才能完成一次循环。改用五根钩嘴的钩子后,一次就能完成一个循环,这样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出错的几率。李敏的这一创新,很快被姐妹们接受,还给它起了个名字——“李敏穿经法”。 针对当前很多年轻人都不愿从事纺织行业,李敏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专一行,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7 v3 s d G2 B 德棉经验: 1 完善的三级管理组织,为提高员工操作技术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多年来,无论公司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公司、车间、班组三级操作管理体系,以及职工进厂培训、岗前培训及岗位培训模式始终未变。 2 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练兵活动,不断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公司始终坚持做到了从公司到生产班组多层次的操作培训与辅导,坚持对挡车工进行“月测单项”、“季测全项”的操作测定,车间种子队员每月组织练兵不少于3次,公司每年举办青工操作运动会、运转操作运动会、种子队员验收,同时还举办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从而激发了广大职工参与练兵的热情。 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对在各种大赛包括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职工,以及连续三年及以上在本公司运动会中获得大工序第一名的职工,给予晋升公司级技师奖励。对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还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和政治荣誉。职工的自我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更增强了练技术强本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纺织服装周刊)
* g! _+ A1 I: e) ^- ^: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