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纺织服装“非洲制造”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3 17: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纺织705 于 2015-5-13 17:58 编辑 9 Y# H' f( }& [/ P! t" e

( P0 R% e6 n' g- B4 T作为欧美服装采购商眼中的“热土”,非洲拥有劳动力成本和原料优势。然而,产业链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和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如同三座大山一般阻碍着该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发展之路。欲成为全球纺织业的下一个价值洼地,非洲业者还需寻找最高效的“翻山”路径。: P/ W) H0 G* `
    问题 产业链不完善0 q1 \* F( G0 V# w& P, q

( D! }: i5 N- M, k7 i" `  对策 发挥区域力量  ; l, D: O0 z, S
! g, E# a- o- Y. p
  如今,越来越多的欧美品牌将生产订单转移到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这使得该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前景被业界看好。有专家指出,虽然非洲有潜力成为新的全球服装采购中心。但是,非洲业者还需从东南亚企业的发展历程中总结经验。“非洲国家应注意到亚洲各国纺织和服装业协同发展的关系,以及区域的整合力量。”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经济学系主任帕特里克·康威表示,“比如,撒哈拉以南国家可以通过各自的产业优势,在区域内完善供应链环节。”康威指出,非洲服装加工企业应当加强跨国企业间的合作,提升跨国承接订单的能力。; z0 I; l* `& H, t1 `

3 J1 @+ _, c2 ?2 s9 u  在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由美国出资6500万美元的东非贸易和投资中心正在建设中。该中心是一个典型的跨国合作案例,用于加强美国与东非共同体之间的联系,这些国家包括肯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该中心于2014年11月启动。美国驻肯尼亚大使罗伯特指出,中心除了将加强上述东非共同体国家间的联系外,还将帮助开发埃塞俄比亚的城市项目。其中包括南苏丹和吉布提。美国政府认为,由于受教育的中产阶级人群逐渐壮大,该地区的经济蕴藏着增长潜力。1 B% Z: q, T9 B

5 d9 L$ N& g! O% T/ I% p1 A  事实上,非洲很多国家在发展纺织业方面已表现出各自的优势:纺织业在埃及是一个传统领域,其纺织品市场规模在非洲名列前茅;在莱索托,纺织业已经成为最大的就业支柱,该国劳动力成熟;纳米比亚出口加工区内的政策尤为优惠;莫桑比克纺织业生产优质棉花,且劳动力成本低廉。如果这些非洲国家的纺织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化合作,比如共享优质棉花、加强成熟的技术工人之间的交流,或许能为非洲纺织产业的发展捕捉更多机会。
* h# L. f. D  C$ o
! ]: l+ ?* n$ c9 e* I    问题 专业人才缺乏
4 Q9 x3 b9 {) f
3 O8 G( Y+ w5 B- s- g  对策 “合作办学”好取经  
' o* C! R/ [; M+ F7 o  w. v8 i; O7 i' W, ~: ^
  在最为国际买手看好的几个非洲国家中,肯尼亚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该国有超过50个出口加工区,在这些加工区内,服装制造业的投资者为主导,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主要集中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从统计数据来看,得益于《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肯尼亚近几年的服装出口大幅增长。2013年,肯尼亚服装出口总额增长了7.5%,这一年,行业提供的直接就业人数从2012年的28300人增长到了33000人。3 ^+ b: A( m2 J% [2 r& D& I
4 R$ c) F$ k" _) E
  然而,就业人群的壮大并没有带动专业人才的增长。曾有赴非洲考察的行业人士指出,在非洲国家投资建厂,除了存在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专业人才的缺失同样困扰着企业。“如果技术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都需要从国外引进,对企业来说是相当大的成本投入。依据本地化的管理原则,最理想的方式是聘用当地的专业人才。”
9 u$ l* s' z: v8 f) ?/ a1 N) H; Q" z
  英国的调研机构指出,得益于制造业服务提升和农产品的广阔资源,到2030年,肯尼亚有望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其前提是政府不断创造有利条件来吸引投资者,而人才培育则是重中之重。! k) m8 x# Q7 O4 p* o4 J0 s# P

8 {6 L  K# K( `  今年3月30日,孔子学院总部与肯尼亚莫伊大学合办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在肯尼亚埃尔多雷特正式揭牌授课。该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院校是中国东华大学。这是全球第一所以纺织工业技术和服装设计为特色的孔子学院。莫伊大学孔子学院表示,他们将在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服装服饰文化,推广中国纺织工程技术和服装设计艺术,以促进肯尼亚本土纺织工业的发展。
* h8 J# i/ H2 ^" }% {
, U; F, F% C6 W6 Q( o  可以预见的是,以两校合作为基础,在中肯政府及纺织企业的合力推进下,莫伊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将会给中肯两国的纺织制造领域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营造出更为紧密的双边关系。
- n+ |. M+ B# e6 Y1 o! i. x, `! R- r4 b1 z  G
  问题 产品附加值低" s2 Q8 J, f) T( O$ k
! d7 s: Z$ J/ @% z# t& v- s
  对策 从纺织原料着手  % n, V0 Q" e7 Y& }

, C+ ~9 `6 E+ X) _+ d7 F  非洲纺织服装业的未来值得期待,而如果要探索出一条长久的产业发展之路,当务之急是提高产品质量,尤其是棉花。根据Cotlook最新数据统计,2013/2014年度非洲13个主要产棉国棉产量为119.2万吨,占世界总产的近5%,其中7成以上出口。  k) E0 ~6 k7 L# q% l

! F' t# k0 K; Y# {9 Q8 i3 r- w  非洲棉花协会常务秘书长阿德耶米表示,非洲棉花在各个地区的差异是非常小的,而且纤维的品质也比较好。“一般而言,业界对于非洲棉花抱怨最多的,可能是杂质含量较高的问题。目前,非洲棉花协会正在通过日常的工作提升非洲棉花的质量。比如,为了确保非洲棉花的品质,非洲棉花协会建立了分级技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集结了关于各个棉花企业在分级方面的专家。我们还建立了非洲棉花标准,而且会定期的更新该标准。同时我们也会对棉籽进行很严格的分级,包括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对于纤维也有非常严格的分级。此外,我们还制定了一个程序手册来实现非洲棉花品质宪章。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解决棉花的杂质问题。”- H- {2 N1 F6 H5 O+ {9 ~) X2 {, M; g

  h6 ?. x/ G" C- r  非洲棉花和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席贝迪说:“我们需要提高出口原棉的价值,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贝迪指出,陈旧的技术和设备使得企业经营成本趋高,这方面的产业短板抵消了由较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产业优势。因此,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非洲纺织业来说至关重要。3 y' e' }. I! \+ Y

9 [% W3 W, k! B+ Z  英国纺织业顾问皮特认为,从源头提升产品价值将是推动非洲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商业和制造业的生产技能也将影响产业的竞争力。“虽然纺织服装产业需要靠加工业务来实现出口额的增长,但在此基础上,非洲的生产商亟需建立现代的技术,并树立及时、可靠的商业信誉。现阶段,非洲可能还是在标准化的产品,如内衣、T恤等产品上存在比较优势。”
; X2 O. Q- B3 G- G
$ @; u0 j! P  M+ _9 ~+ D9 s, q% ~: @  无论如何,出于对非洲产业发展前景的考量,众多品牌已经落脚非洲,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家加大投资。他们认为,在非洲的投资回报指日可待,因此不应仅局限于设立采购办事处。(中国纺织报,赵颖)
; h" e7 O) V/ j5 x6 k6 e  t& J, V9 X' t+ t, V( M2 u
* A3 o# G  b3 d8 ]+ W& E;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手机版|下载说明|促织网 ( 京ICP备14010041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6754号 )

GMT+8, 2025-5-1 11:2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