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3 Q# n+ O2 k
用别人的资源创造自己的品牌价值) q- v) }1 C$ [4 g% Q2 n
自产原绒仅所需原绒量的四十分之一,但宁夏却恰到好处地“草船借箭”,巧借别人的羊绒资源,来成就自己的羊绒产业品牌价值。3 v0 K: K4 e1 x, L# Z( A! `
谁来“借”?宁夏人把自发形成的一支3万人左右的羊绒收购队伍,通过政府有效地组织起来,变“散兵游勇”为实力强大的“正规军”,常年活跃在盛产羊绒的国内省区和国外的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 h1 s( j. [, L8 i! I9 O3 f 怎么“借”?收购队伍把自己与羊绒出产地语言相通等优势发挥到极致,借助庞大的网络和丰富的收绒经验,最大限度地把羊绒产区的上好原绒,收回宁夏。8 h# y: T- O1 I7 t0 p
“借”到之后咋办?这是宁夏人最感兴趣的,他们要的是羊绒加工后的高附加值和品牌价值。又是政府在其中起了主导作用,引导羊绒加工“作坊”向规模化、产品向精品化和品牌化迈进。政府的主导方向和企业的发展意图再次合拍,从别人处“借”来的羊绒产业原料,经过精细加工并贴上品牌的“标签”后,宁夏实现了“低进高出”,以远远高于原绒收购价的价格,再销售到全国乃至世界。这“一进一出”,宁夏巧妙地完成了羊绒产业的品牌价值创造。(杨光毅)$ k& H* N$ F8 Y- v6 P
9 G+ `- A1 g' L2 s+ t9 X# {"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