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哲:回归纺织产品开发之本 在第17届(2015年)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上的讲话 各位来宾、各位专家: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全国纺织新产品开发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专家、企业家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回归产品本质,塑造商业价值”。有一句俗语: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 让中国人民站起来、让中国人民有盼头、让中国人民有劲头、让中国人民有感觉是几代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成绩与贡献。新的时期党的领导集体所要做的是让中国人民幸福起来,这是国家之本,是执政党之本。有了这一根本,则社会层面、经济层面各种工作都有了灵魂,各种力量也自然积聚起来。目前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于共产党的干部队伍来说,信念是本,作风是形。 做人之本是什么?是仁义礼智信。企业家之本是什么?是创造价值,包括两方面:既通过产品造福消费者,也通过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和公平竞争的行为践行社会责任。 企业层面,产品开发之本是什么?是围绕有效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创新。产品开发的最高境界是产生颠覆性技术并拥有核心知识产权,次之是成本优势即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和管控成本的能力,再次之是对需求的快速反应。在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发现,产品依然为本,坚持如此宝贵,而坚持创新在这个世界上更显珍贵。 需求导向就是围绕行业需求来设定创新目标。 自拍神器,看似不起眼的小创新,但体现着设计者对需求的敏锐扑捉。手机已成为人体不可缺少的一个外在器官,一个“延长的手臂”找到了消费者真正的心里诉求,创造了一个刚性需求市场,造就一款成功的产品。 无论外贸和内销都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即订单碎片化与生产规模化之间的矛盾。多品种、小批量、快翻新成为趋势,而大部分企业生产端的设备、工艺、流程、制度、理念,都为大生产而准备,个性化定制将给企业带来很多挑战:品质保障难,对工人的要求更高;工期控制难,客户下单相对更零散、无计划性,给供应链备货、工期节奏安排带来新挑战;成本控制难,个性化定制要求品种多,但单批的量不多,很难形成采购规模化效益,导致成本攀升。生产制造企业为取得更多利润,可以有三条途径:增加产销率,减少库存,减少运营费用。这三条途径中,减少库存和减少运营费用是有极限的,而提高产销率来取得更多利润则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对于企业运营管理来说,改造传统供应链,最终实现柔性化供应链是关键。数据全流程打通共享是基础。 原有产业边界的打破,意味着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目前的棉纺织企业非棉纤维使用已达到64%,化纤企业针对终端需求如何改变传统的规模化连续生产模式、建立柔性化的生产机制,智能纺织品是划在服装还是算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如同我们在审视目前的学科教育一样,当不断的将知识划分科目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把自己束缚了。能否跳出原有领域按照终端需求来定位产品开发,已成为今天大家不可回避的课题。所以必须坚持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是要在三个层面形成协同创新机制,即知识创新联盟、技术创新联盟、产品创新联盟。 行业层面,什么是纺织产品开发工作之本?从1998年至今,围绕着突破国产面料这一薄弱环节,我们开创了中国流行面料工程。 最先启动的是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目前流行趋势已覆盖色彩、化纤、纱线、面料、家纺、服装全产业链,既是优秀企业开发产品的操作模式,也是每个行业展会的金字招牌,成为一种公共营销模式; 接下来启动的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是将最优秀的企业联合起来,不是按照资本的纽带和利益的模式,而是创建共同价值联合体,各自开发、联合展示,将产品开发成果展现在行业的平台上,来迎接买家的检验和同行的羡慕; 质量检测初衷是建立行业的质量公信力与企业的自我质量管控机制,这些都比原来预想的快的多而实现了,目前的缺憾是中国流行面料吊牌离当初的深入消费者人心的设计仍有差距; 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了全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CSC9000T建立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尊重,但从根本上改变验厂的现实和资本市场单纯逐利的行为方式还需要更多创造性的工作和政策上的支持; 贸易推广目前依然是展会一枝独秀,还没有其他推广形式能够颠覆传统展会,互联网在B2C、C2C方面有很多突破,但B2B依然乏善可陈。 从这些回顾来看,流行趋势利己利人,必须发扬光大;产品开发基地有没有变成利益共同体的机会,值得探讨;质量检测如何跨入消费信用领域应该更多尝试;社会责任应该围绕建立优秀企业在资本市场和全社会的地位而去延伸;贸易推广应该在传统展会以外的形式上去有所作为。 行业纺织产品开发工作之本,从根本上来说是围绕企业的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目前正在进行“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行业的定位。“十二五”时的三句话高度概括了纺织工业的传统贡献: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十三五”如何描述?我认为也可以用三句话: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民生与支柱产业,推动文化创意、引领生活方式的时尚与消费产业,国际化发展、高新技术应用、商业模式创新的先导与基础产业。 对纺织行业来说,需要从提升资源控制力、环境友好度、劳动生产率、时尚导向力四个维度入手,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 |3 p Z. n8 ?* x ]$ L |